聽雨軒

雖然此雨非故鄉的雨,靜坐軒中,依舊聽得風聲雨聲……
正文

色戒——陰鬱的完美

(2007-11-11 14:53:52) 下一個

終於抵製不住各種宣傳抑或炒做,以及各種迥異的評價,坐到《色·戒》的故事前,看李安對色戒的再解,看張愛玲幾度刪改曆經三十年才發表的對愛的終極演繹。然而,走出影院,心中除了粘了蛛絲般的不清不楚之外,腦海中竟然都是那個漢奸易先生的眼神和影子,在某種意義上,也許讓梁朝偉演繹易先生是李安的失誤,因為影片不由自主地被梁朝偉的眼神控製,不由自主地為他驚詫,為他難過,為他壓抑,為他恐懼……然而,“漢奸”是易先生的代號,原本不應該同情的。然後,就是王佳芝的紅唇,紅的如流動的靜脈血,紅的象牆上的蚊子血,紅的讓人想去擦拭,想用牙齒咬住,直到流出血,覆蓋烈焰一樣紅唇。所以,易先生的激情,侵略,粗暴都顯得那樣順理成章,都成了紅唇刺激下的恐懼和發泄,……甚至還有無言的交流。

易先生流淚了。最後的場景,雪白的床單上易先生殘留的餘溫,殘留的不多的溫情和寄托都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成了“畢竟,我還活著”的無奈和再也不能對人說的恐懼。突然有些恍惚,有些難過,那樣喧鬧繁華的大上海,卻是那樣的空曠,寂寞……張愛玲是寂寞的,她的文章和人物都是寂寞的,無論是麻將的嘩啦嘩啦聲,還是家長裏短的議論以及討價還價聲都掩蓋不住……那麽,王佳芝呢,也會流淚嗎,在那回蕩在東郊采石場的槍聲之後,她還寂寞嗎?曾經那樣的心無城府,曾經那樣的激情湧動,曾經那樣純淨的目光和不假思索的信任,卻被那些“朋友們”出賣了,葬送了,更為他們的幼稚,怯懦徹底失望了。也許,身後能夠回憶的隻有易先生的不露聲色,緊張,恐懼和柔和,以及隻有他們兩人可以理解的激情背後的惺惺相惜。不知道,究竟是王佳芝征服了“無情的”易先生,還是易先生征服了王佳芝,也許,感情原不能用“征服”來描述,一旦用了,就是秋風掃落葉,沒有了生機。

“王佳芝從第一眼就喜歡了易先生?”同伴有些質疑我的想法,然而我卻相信自己的直覺。幼稚天真的人在“崇高的”事業的推動下對獵物的感受是複雜而浪漫的,她甚至希望自己的獵物是猛獸,難以征服,然後,懷著單純的理想去想象征服後的勝利感和滿足。然而,“獵物”卻和她想象中不同,甚至是斯文的,紳士的,沒有任何侵略性。少女敏感的天性讓她困惑的同時更加有些好奇,她甚至希望能接近這位“溫和”的殺手。然而,當她做好了一切準備,甚至在一個最猥瑣怯懦的人身下結束了她的少女時代之後,易先生突然消失了,她曾經萌動的希望和使命突然變得一錢不值。“朋友們”更將她踩在腳下,她成了握在他們手中的刀,用一個不相幹的人的血去消除可笑幼稚的恥辱感,她感到自己被愚弄,被拋棄。曹先生的血,真正結束了她的少女時代,將她的夢想瞬間摔得粉碎。

再次接受“使命”是三年之後(小說上是兩年之後),我還是固執地認為她接受使命絕對不是因為對“漢奸”易先生的仇恨,或者被“老吳”假惺惺的憤慨和“愛國”所鼓舞,她隻是想重新拾起少女時代的希望和好奇。她也恨,恨這個道貌岸然,滿口仁義的虛偽世界,恨曠先生,在他身上,她曾經給予了多麽溫柔縹緲的愛情之夢啊。所以,她眼裏沒有恐懼,隻有坦然和好奇,或者還有興奮和緊張,這些恰恰成了“釣到”易先生的獨門絕技,城府極深,戒備心理極強的易先生最終還是決定鋌而走險,(不要忘記,老吳他們曾經設計過幾次類似的美人計,都以失敗而告終,易先生不是不防備的。)和王佳芝有了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那次接觸,對有過“性經驗”的王佳芝來說也許是恥辱的,但也是震撼的,她三年前封閉的心門被易先生的粗暴撞擊的山響。看到這些,不禁想起被張愛玲否定的那句話“到女人的心裏的路通過陰道”。其實它不無道理,如果非要這句話成立的話,還要加上“如果女人願意,到女人的心裏的路可以通過陰道。”不能否認,女人是感情動物,而感情的原動力卻可以千差萬別,可以是懵懂的欣賞,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笑容,可是是朝夕相處的熟悉,甚至可以是憎恨或者好奇……女人的心思萬變,難以琢磨就是因為愛與恨,喜歡與討厭這種站在兩個極端的詞在女人的詞典裏經常攪在一起,難分彼此,所以,“道理”在女人這兒是要高舉白旗的。通過對女人“陰道”的征服,易先生顯然獲得首場勝利,王佳芝也迷惑於自己的角色,然而,被打開一角得大門已經難以關上。“每次在一起,他都不顧一切地索要,直要到出血”,與其說是控訴和埋怨,不如是對老吳和曠先生的輕蔑,王佳芝的心裏比曠先生和老吳要幹淨的多,要坦然地多。老吳的虛張聲勢,曠先生的怯懦關懷在王佳芝的心裏根本就一錢不值,“三年前你幹什麽去了”,一句話將他們的虛偽打得粉碎。使命感和對易先生糾纏不清的感情在那首“天涯歌女”的婉轉中達到高潮,我相信,那一刻的王佳芝和易先生都是真實的,真實地惺惺相惜,真實地麵對彼此,真實地相信“活著,總還是活著的”,湯唯對王佳芝的演繹在那首歌中也臻於完美。

 天涯呀海角
覓呀覓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愛呀愛呀郎呀
咱們倆是一條心
家山呀北望
淚呀淚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
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
愛呀愛呀郎呀
患難之交恩愛深
人生呀誰不異呀異表春
小妹妹似線郎似針
郎呀穿在一起不離分
愛呀愛呀郎呀
穿在一起不離分

 

歌聲中,易先生拿酒的手有些顫抖,這個深諳人情世故的人在那個婉轉的小女子身上找到可貴的“真”--他其實何嚐不知道這是個什麽樣的世道,不知道做走狗的恥辱,何嚐不知道那些繁華和虛張聲勢背後的悲涼和絕望。可是,他能如何?他有個離不開牌桌的太太,有“鴿子蛋”一樣的鑽石要買,有為主子服務的責任,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不可能回頭。遇到王佳芝,這個屢屢輸牌,卻聰明透徹的女人,他甚至暗自慶幸生活對他的饋贈。王佳芝,成了這個陰暗世界中的一份慰藉,一個微弱卻不會熄滅的燈火,他不要什麽家山,不要什麽鳳尾草的時尚窗簾代表的權勢和富貴,隻要這個女人款款走來,依隈在他身邊,讓他心底裏的恐懼和寂寞紛紛灑落,然後和他一起慢慢采擷,慢慢咀嚼。情欲,在他們之間成了一種和精神一樣重要的交流,他們必須用這種方式確定對方的存在,確定感情尚有處可泊,確定他們還活著,所以,他們不顧一切,他們投入,熱情,顛鸞倒鳳,而又精疲力竭,他們都象困獸一樣需要發泄,需要忘我,需要逃避……他們都似乎預感到故事總要有個結局,結局也許就在明天……

 

王佳芝確實必須要死,因為活著的結局對她來說可能很慘,一種可能性就是易太太發現她和易先生的隱情,得罪一個女人的後果可能真的不堪設想;或者她的“組織”中的某個成員被抓,供出所有,於是她被秘密抓捕,受盡百般折磨而死;或者她在暗殺易先生的局中取勝,易先生在她麵前倒下,血流滿地,然後,她用自己的一生時光去回顧,去愛那個死在她手上的人,那,還不如死……所以,她選擇了用一聲“快跑”去拯救她絕望的愛情,然後是跌跌撞撞地離開的易先生,和曠先生臨死前意味深長的一眼。何苦呢,曠先生,如果你選擇活著,就不要有那麽幼稚衝動的愛國之心,如果選擇愛一個人,就替她承擔少女的初夜,如果你選擇義無反顧地死,就不要有這樣意味深長的目光……可憐的男人,被革命玩得團團轉,還是死在革命的手裏……

 

易先生,算你狠,在這個你死我活的世界中,無毒不丈夫,你依然活著證明了這句話的正確。隻是,我不知道,當你走出那個婉轉的身影和聲音之後,你的生活如何繼續,你寧願就這樣狼藉地生活一輩子嗎?男人呐,太貪婪,又太脆弱。如果用一生的寂寞換取曾經的笑容,這個交易,你將如何去做?

 

愛情,太沉重,沒有承擔力,就不要索要它。《色戒》,經曆了三十年的時光完成了,發表了,張愛玲用一個陰鬱的卻完美的結局結束了故事,也幾乎結束了她一生曾經的風雨。她是沉鬱的,封閉的,卻也是勇敢的,敏銳的,活生生的。合上書,走出《色戒》的故事之時,我仿佛看到那個身著廣袖旗袍的卷發女子坐在陰暗的背景前,目光沉靜如水,那目光,透過層層時光,堅持地勇敢地告訴每個停下來觀看的人:愛,一旦選擇,就沒有回頭路,好自為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軒中聽雨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菊花mm
山菊花 回複 悄悄話 愛情,太沉重,沒有承擔力,就不要索要它。
愛,一旦選擇,就沒有回頭路,好自為之……

寫得好!
停下腳步頂一個:)
預祝寫博愉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