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暮暮

好好地品嚐,細細地體會,慢慢地回味
正文

女兒十四歲當了比薩店“童工”

(2008-11-10 23:01:14) 下一個

女兒能在14歲去打工掙錢,我想這和我媽媽也就是女兒的外婆有一定關係。
    有了女兒後我們就一直和我父母同住,白天我們上班,我父母就照顧我女兒,尤其我媽媽,除了買菜做飯外還負責我女兒的吃喝拉撒睡,每次女兒發燒感冒生病,更是徹夜不眠地照顧。記得女兒3歲的時候出水痘,特別嚴重,全身上下,滿頭滿臉甚至整個嘴裏都是水痘,痛得吃不了睡不了,發燒41度,吃藥打針輸液好幾天都退不了,隻得住院治療,女兒住院的半個月,我媽媽一直在醫院守護著,現在回想起來,感覺媽媽真的象個超人,好偉大。
    女兒到了3歲上幼兒園,也是媽媽早送晚接。還記得剛上幼兒園的那段日子,每天早上媽媽送女兒到教室要離開的時候女兒總是流著淚拉著媽媽的手不放。後來幼兒園老師來家訪,我們才知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女兒常常是在教室裏獨坐一隅,不說話也不和小朋友們玩,有時連午飯也不吃,一個人偷偷地流淚,直到她婆婆下午去接她放學。
    女兒和我媽媽在一起總是很開朗活潑,晚上睡覺的時候和她外婆在床上更是沒完沒了,又唱又笑,說個沒完,經常要我父親假裝生氣板著個臉:再不睡就打屁股了,這才安靜。
    再往後,上小學,也是我媽媽接送,風裏來雨裏去,在童年的那段日子,女兒無論遇到什麽事,快樂也好,委屈也罷,並不是第一個來告訴我們,總是第一個跟我媽媽說,有很多事情我和她爸爸都是通過我媽媽告訴才知道的。也許在她童年的記憶裏覺得隻有外婆外公他們才是最關心她最愛她的人。
    女兒8歲時,我們移民了,雖然每兩年都會回去和我父母住一段時間,但每次離開的時候女兒總是那麽地傷心不舍,一路上都是淚水不停。回到自己的家都要用很長時間來療傷
    剛離家的時候,的時候,女兒經常問我,媽媽,為什麽我們不能每個暑假寒假都回去看婆婆和公公呢?我說,這要花很多錢,我們家不像別人那麽有錢,媽媽爸爸要工作, ,存夠了錢才能買機票啊。女兒又問,那以後我掙錢了是不是就可以自己買票回去呢?我說,那當然。我說這話的時候從沒有想到過若幹年後,女兒真的去找工作,就為了掙錢買機票。 
    前幾年,女兒剛滿十四歲,事先沒告訴我們,自己在比薩店找了一份零工,也真的圓了她的夢,到了暑假,用她自己掙的錢買了飛機票,飛回她親愛的外婆外公身邊度過了一個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熱熱鬧鬧的假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