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的興衰:中國向何處去?-zt
(2007-10-30 17:26:01)
下一個
在茫茫宇宙中,我們這個地球小得就像空氣中的一粒塵埃。它經曆過兩件大事:一個是在40億年前產生了生命;其次是在4萬年前產生了人類。至於人類的文明開始的時間,沒有定論。美國史學家威廉.麥克高希開列了另一個名單:
埃及文明 公元前4000以前
兩河文明 公元前3500以前
克裏特文明 公元前3000以前
印度文明 約公元前1500
中國文明 約公元前1500
不管怎麽說,中華文明也是最早的古文明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幾乎亞歐大陸上所有的文字都起源於古埃及的一種庶民體文字,包括整個基督教文明、阿拉伯文明和印度文明,隻有中國文明的文字是獨立起源的。
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曆史上曾經出現過、後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是他們自己失去了創新的活力。
有人分析過, 這些古代文明大都因遊牧民族的攻擊和入侵而衰落或直接滅亡。 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幸免於難,根本的原因就是曾經有過的創新力和韌力。對於遊牧民族的進犯,公元前221年秦朝令30萬人在高山峻嶺上建起萬裏長城,留下白骨累累。如果把修建長城的磚石土方築一道1米厚、5米高的大牆,這道“高牆”可以環繞地球一周有餘,堪稱世界奇跡。
漢武帝非常富有遠見,他沒有躲在這個宏偉的城牆內苟且偷生,而是利用了長城對自己的保護和對敵人的限製而大舉反擊遊牧民族的入侵。以全國人口減少了50%為代價,終於把匈奴趕到歐洲,就是這個被趕到歐洲的突厥民族毀掉了羅馬文明和其它的文明。我們對外常說:“長城是中國人民愛好和平的見證”,隻是技術層次上的一種修辭。國家的利益高於任何私利。漢朝也敢於動“既得利益集團”的大蛋糕,因為它廢除了貴族的世襲製;更采用了科舉這樣一個較為公平的方法選拔人才,使漢朝得以強盛,也使中華文明第一次領先於其它文明。
公元605年,由於黃河流域曆經戰亂破壞,經濟文化中心移到長江三角洲,而政治軍事中心依然在北方。為了加強國力,隋朝開通一條南北向的大運河。大運河全長1747公裏,比蘇伊士運河長10倍,比巴拿馬運河長20倍,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在海運和現代陸路交通興起以前,它的貨物運輸量一般占到全國的3/4。為了修這條運河,全國15歲以上的男子都要服苦役,完工時死者竟達250萬人。
運河的開通為後來唐朝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大運河建成的20年後,李世民發動玄武門兵變,逼迫老邁而貪圖享樂的父親李淵退位。他也動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大蛋糕,實行均田製和武舉,網羅了一大批精明強幹的大臣。所以社會秩序安定,經濟繁榮,曆史上稱為“貞觀之治”。其政績的寫在《貞觀政要》中,成為日本和朝鮮的帝王教科書。
從唐朝開始,中國有百萬人口的城市就有長安和洛陽,宋朝時又多了個開封,GDP占整個世界的70%,而那時的巴黎和倫敦還是個小鄉鎮。一個文明的昌盛是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得到,不是單一原因。同樣,中華文明的衰敗也不能單純地責怪某個人物。早在唐高宗晚年和武則天統治時代,貴族的數量像滾雪球一樣擴大,均田製被破壞,這為唐朝的衰落留下了伏筆。而到了唐明皇時,這老皇帝偏偏老牛吃嫩草,有了個“小蜜”。不顧國家出現的嚴重問題,整日和那胖乎乎的楊貴妃嬉鬧,就那麽著唱啊、樂啊,國家就沒了。。。
一個政治家,應該對自己民族的曆史和弱點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能用一種大的曆史觀和視野來看待問題。就像溫家寶所說的:“一個民族多一些經常仰望天空的人,這個民族就大有希望;而一個民族總是看自己腳下的一點事情,那她很難有美好的未來。”筆者一般對他的觀點不敢苟同,但在這個問題的看法上,卻是相當的一至。
地區大國隻是中國的部分定義。中國真實的位置,是一個世界大國,但眼下還不是世界強國。內在的需求,決定了中國必須走向世界強國。強國是國際舞台上的主角,它們應該利用自身的優勢來影響周圍乃至世界, 以便獲取最大的利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強國需要一個創新的理念和相關的大戰略。大戰略的目的就是通過維持各國之間的必要承諾與資源間的均衡,建立一個全球體係或占盡優勢的聯盟。 這樣不僅能夠保護自己的安全,而且還能推行與自身財富和軍事力量相匹配的雄偉計劃。
在17世紀,英國還隻是一個600萬人口的小國。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製定了謀求世界霸權的"光輝孤立"大戰略。伊麗莎白認為,英國要想成為海洋大國,就必須把幹預歐洲大陸事務作為一項必要手段以維持歐洲大陸上的穩定均勢。其目的,以確保沒有一個單一國家能夠成功主宰整個歐洲大陸。說白了, 就是讓歐洲列強相互製約, 英國能抽身向海洋擴張。這個大戰略的成功,保證了英國以最小的代價在19世紀幾乎統治了整個世界。所以筆者認為,英國統治世界靠的不是《大國崛起》所吹噓的“能量”,而是智慧。這一戰略今天還常常被美國政治家們所使用。
在稱霸方麵,英國是美國的老師。美國人在“孤立主義”的掩護下,美國憑借地理優勢。對歐洲事務袖手旁觀,卻在美洲一路攻城掠地,完成了它的大陸擴張和海洋擴張的全過程,建立了自己的後花園。其領土比那時擴大了很多倍,現在能獨自包攬亞洲事務甚至影響世界上的所有國家和外交事務,它所主要依靠的,依然是智慧。
經濟發展也需要一個大的戰略,或者說是發展模式。有人說英美兩國當年稱霸時的強大經濟來源於科技創新,這不全對。“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這是一條古訓。大國的橫財就是掠奪,這不用懷疑。葡萄牙和西班牙就不要說了吧? 隻是這種簡單的方式無法持續。當把別人的金銀都搶完了,自己也就衰落了。 英國人有所創新,德雷克駕著帆船大肆殺人越貨,既搶劫了人家的黃金,又打下幾艘西班牙大帆船。英王伊麗莎白不但不拿他治罪,反而授於他“騎士”頭銜。當西班牙 “無敵艦隊”來複仇時,伊麗莎白派德雷克的海盜船隊迎戰。海盜船在速度和機動性上都優於西班牙的商、戰兩用船,所以英國擊敗西班牙也是意料之事。
為了使掠奪的方式可持續下去,英國人發展了三角貿易和殖民貿易。無論是哪種貿易方式,英國都是對外輸出工業品,從美洲運進煙草、蔗糖、棉花和礦石。一句話,英國通過對“高技術”的壟斷,使自己的產品結構處於“高端”,合法地掠奪殖民地的資源和勞動力,這種利潤竟然高於300%。正是這種暴富的“貿易”和對工業品的大量需求,而不是什麽科學,在英國引發了工業革命。如果沒有德雷克,沒有伊麗莎白,牛頓也充其量不過是個學院的教書先生。
近代大國的崛起的主要方式就是通過對高技術的壟斷,維持這種有掠奪性質的“貿易”。法國、美國、德國、俄羅斯、日本無一不是效仿了英國這種方式。就是在今天,中國依然處在被美日等發達國家的掠奪之中。而中國的官員卻慷慨地讓“中華之星”變成一堆廢鐵,讓“運十”變成了一卷廢紙,熱衷於接受外國人的“公關”和他們沒有核心技術轉讓的高端產品,真不知道他們是短視,還是無恥?
國防科工委係統三司龔海平副處長說:“中國不能永遠停留在賣8億條褲子賺架飛機的階段”,其潛台詞是說,中國製造8億條褲子的利潤才能換來人家的一架飛機。而這種貿易和“中國製造”給中國帶來的是石油、煤炭、森林的快速枯竭;是每年占GDP總量15%的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是2000萬少女不得不靠賣淫來謀生度日的繁榮;是世界第二大航空運輸總周轉量卻自己連飛機翅膀都不能製造的科技水平。是“經濟騰飛”了近三十年卻GDP依然停留在1960年占世界5%水平的“大國崛起”!
我讚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中華民族又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中國在經濟上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再次遭受國際資本在資源和環境方麵的毀滅式掠奪,處於“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悲慘境地;在政治上,政府官員經營安樂窩和溫柔鄉,到了恥辱不分的境界;在思想文化上,拒絕吸收和發揚工業化革命以來的人類文明的先進成分,頑固地堅持著封建色彩的“以德治國”的儒家思想,逆曆史潮流而行;在國家安全戰略上抱殘守缺,抱著將就一天算兩晌的那種苟且偷生的戰略心理。在民族精神上,有人因為個人恩怨和陰暗的心理,縱容一批流氓文人貶低和抹黑中國人民的精神領袖毛澤東,在曆史教科書中大肆刪去介紹民族英雄的內容,宣揚民族虛無主義。今天中國的現實就是我民族精神萎靡、人心渙散、文官愛財、武將貪生、不思進取、好逸惡勞、醉生夢死、耽於酒色。。。處處呈現出家敗國亡之征兆。
對中國的問題,國內外學者、政治家們也有評論。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放言:中國成不了超級大國。菲律賓是世界上腐敗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其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由於說“中國人發明了腐敗”而引發了一場政治風波,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國際社會對中國腐敗的痛恨與鄙視。波士頓谘詢公司在2006年10月的《2006全球財富報告》中表明:“在中國大陸,0.4%的家庭占有了70%的財富”。難怪《人民網》的一篇“領導加薪是事業單位改革的靈丹妙藥?”的文章中網友們評論:“隻要一改革,就是領導利益最大化,就是群眾利益最小化”,“領導在改革中致富,群眾在市場競爭中掙紮”。
據鄧的智囊、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的研究,僅90年代後期,尋租性腐敗、地下經濟腐敗、稅收流失性腐敗、公共投資與公共支出性腐敗所造成的各類經濟損失平均每年占GDP的13.2%—16.8%,相當於國家一年的財政總收入,可見腐敗分子的勢力有多麽的強大!難怪福建政和縣原縣委書記龍飛,也是被稱為“三光書記”(“官位賣光、財政的錢花光、看中的女人搞光”),他常用的口頭語竟然是: “升官不發財,請我都不來,當官不收錢,退了沒本錢”。
真是豈有此理!
美國《外交事務》2007年九-十月號發表了一篇重要文章,裏麵有這樣一段對中國的描述:中國是一個二流的而不是一流的軍事強國,因為它遠遠不能與美國相對抗。它的軍事力量無法從日本手裏攻占存在爭議而防衛嚴密的尖閣群島(即釣魚台群島),即使台灣的防衛計劃官員也不相信中國能夠成功地“入侵”台灣。俄羅斯總理一聽到北約攻擊塞爾維亞,就命令飛向美國的飛機掉頭而去,而這時中國總理對華盛頓的訪問,隻是比預訂時間晚了兩周(指“消氣外交”)。老式的毛澤東主義雖然“稀奇古怪”,至少曾經是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一座燈塔。而現在的中國卻不是誰的燈塔,而且確實也沒有盟友。沒有任何一個大國像中國這樣孤立。
腐敗,哪個國家都有,美國一百四十年前的格蘭特政府比這也好不了哪裏去。但他們能將勢頭控製住,依靠的是強大的決心,依靠的是好的體製。近代我們這個民族可以說是苦難深重。追究其根本原因, 都是統治集團腐敗和內鬥所導致。當我們從記錄片中看到:一百多萬中國軍隊常常被區區幾萬日軍像趕鴨子似的趕得到處亂跑,很是羞愧。捫心自問:為什麽我們中華一個泱泱大國差一點就被日本這個彈丸小國給滅了?!
筆者認為,目前的發展模式是個錯誤的選擇,不要被那些所謂的“主流經濟學家”的謊言給蒙蔽。但比經濟改革更重要的應該是政治體製的改革,否則,憑著一個千瘡百孔的政治體製,任何經濟發展模式都無法持續。那些保留原有政治體製下進行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種種方案,純粹是缺乏可操作性的夢囈。無能力發展強大實力,無能力和美國進行高智力的全麵競爭。現在該是正視現實,痛下決心,割除痼疾,實施政治體製改革的時候了。也奉勸那些善於阿諛奉承,溜須拍馬,歌功頌德的那些無恥小人們: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