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眼白 海心明

故事像飛魚般 從時間的靜深中閃過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曆史那些事兒(二)

(2009-09-13 20:26:14) 下一個

類似的輕鬆說史成了一種潮流,最近又讀了一本《孟子他說》。語言上,《孟子他說》也是循著《明朝那些事兒》的套路,“深入淺出說曆史”。 就好像自認為相貌英俊的導演當仁不讓演了主角,熊老師也不甘寂寞,時不時出來跑跑龍套,扮個鬼臉什麽的。有時更成了小品主演,山南海北,那叫一個亂侃,孟子老先生充其量隻是他的配角。可歎如今孟大師的版權早已過期,形象沒有商業價值,所以實在是也插不上嘴了。 

平心而論,熊老師的小品比春晚還是好看許多。不僅山東快書唱的響亮,股市投資策略也是急人所需,與時俱進。作者有言“用曆史擦亮思想“,光說小品品味不夠,就算是再談笑,也還得點睛吧。於是常常需要跳出傳統的儒家框架,校正曆史教科書後遺症。 

書中提到的兩件事在我看起來很有意思,似乎可以產生某種對比,。其一是“揚州十日”。揚州城在清軍奪城之後,曾經被屠城十日。“據焚屍薄記載的數字,揚州城內總死亡人數有八十萬上下。這還不包括投井投河,閉戶自焚,以及在偏僻處自縊的死者。”南京大屠殺是三十萬,可見揚州屠城的慘烈。 

清軍入城之前的揚州,是“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溫軟悠閑的揚州,也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繁華城市。一場浩劫,城市盡如鬼城。 

然而,如此的慘象,不久就被人遺忘了。僅八年之後,詩人吳梅村途徑揚州,隻見一派鶯歌燕舞,樓觀亭台,處處繁華生平。Life will go on. 似乎沒有誰好怪罪的。而殘暴清軍後來也演變成了當之無愧的祖國大清。四百年之後,有無數的滿清子民為了保衛辮子而奮戰,而清初的一部“剃發令“,曾使同樣誌高膽壯的民族義士人頭落地。這之間的反諷,恐怕不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那麽簡單了。 

滿清一度的強盛和版圖的擴張,特別是康乾盛世那說不盡的風光,也使得無數子民心生驕傲。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民族大融合吧。可是,假如,當年清軍未能成功攻城略地,被漢人掃回了老家,那他們在史書上/電視裏,也就不過是些麵目可疑的蠻夷賊寇罷了,哪裏來的皇家氣派,呼啦啦一片撲倒山呼萬歲,皇上順勢來個優美的轉身——

音樂達到高潮。。。(——此處插入廣告)

閑話少說,說起外族的統治,蒙古人在南宋末年不是也有過慘烈的屠城之舉嗎。不過蒙古王成吉思汗如今堂堂成了我中華民族一位英雄人物,實在歸功於當年的版圖無敵威風凜凜。至於殺了多少南宋子民,就可以忽略不計了,誰讓他是偉人呢?我們對偉人總是格外寬容的。

至少我們的民族自尊心可以跟著蒙古王風光一回。

事件之二是睢陽守城。

唐朝安史之亂爆發,張巡和許遠堅守睢陽。城內糧草斷絕,張巡殺了自己的小妾,許遠殺了自己的書童,給大家做肉湯喝。不知道滋味怎樣,大概比餓著肚子強。後來據說守軍堅貞不屈,城內人易子而食,前後吃了三萬人,守城兩年,最終寡不敵眾,城破。晚唐韓愈大師對此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說”所欲忠者,國與君耳“,在忠君愛國的大旗之下,吃人也是要吃的。

如此極端的忠君愛國,成大義而廢人命,怎麽就挺不過那揚州的八年,將家國恨輕易地拋棄了呐?是因為這城人和那城人的不同?

孟聖人的“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的凜然正氣,和“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被流傳膜拜千年以後,居然產出了這麽一個愛國以至於吃人的怪胎。封建王朝不必提,當下偶爾到個論壇看相關話題,留言大多對守城英雄表示無上敬佩。大家對這悲壯而大義的事件非常理解,不得已而為之呀。這足以說明,我們中華民族一貫是很愛國的,而且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繼續這樣愛下去。

草民,自己是草,也視人如草。

隻是這晚唐氣數已盡,雖然安史之亂得以平息,不過又苟延殘喘了那麽一二百年,終歸江山易主,大唐王朝煙消雲散。仁人義士們隻好接著充滿理想地為大宋鞠躬盡瘁了。

中國曆史上清風明月的事實在是太少,而明著吃人、暗著吃人和為吃人喝彩的,倒是滿篇皆是。 如果戲說或者大什麽帝國的電視看多了,倒也會產生出美好的幻像。覺得我們煌煌大國,五千年文明;上親下慈,忠孝節義;古有明君,今更輝煌。

前途不可限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