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高原

終於開始寫博客了,足以證明無聊
正文

所謂東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

(2007-07-19 10:08:39) 下一個

恕我直言,你最好是把商業交涉中的思考方式和表達方式分開,不然很難想清楚這個問題

 

<思考方式>

我想你想說的是西方人判斷對方是否值得交涉下去主要看對方是否具有邏輯性,而中國人主要憑直覺,對嗎

如果對你的意思沒有理解錯的話,那麽就必須說我不能夠完全同意你的觀點。理由是:

1)       所有的判斷都有它的邏輯,好壞是另一回事 - 比方說哪怕是靠扔硬幣或者是“神明啟示“都是種邏輯。

2)       在商業談判中判斷交涉是否進行下去的基準主要有2(個人看法) 1。對方是否誠實;2。生意是否有利可圖(短期或長期) 。這2點我認為是基本通用的,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 - 前者是生意的保證;後者是生意的目標。

3)       評價上述2個基準時的思考方式在東西方有一些區別,這點我是同意你的。深入探討這個問題就會太長,形象一點說,西方的思考方式是直線形的,包括中國人在內的東方的思考方式偏向於螺線形,旋轉著看各個方麵,最後到達中心。

4)       雙方都有自己的邏輯,中國人在交涉時的邏輯更加難於理解一些,但並不是說沒有邏輯而光憑拍腦袋(你可以拿這個去嚇唬你的老板了:DD) 不能說誰好誰壞 - 中國人在商業談判中的精明有目共睹。

 

<表達方式>

思考方式決定表達方式,同時表達方式也具有文化特點。這一點西方和東方確實有一些不同,我同意你。但是,僅僅是程度上的不同。

1)       西方人比較習慣於:文字說明的就是文字本身所代表的意思。或者說“話外之音” 比較少一些。這和他們的文化有關;也由於他們的思考方式是直線形的,對於表達方式本身不象東方人那麽在意。因此比較容易將他們的想法直接表達出來 - 盡管有時候根本就是胡說八道沒有一點邏輯。

2)       東方人在表達時更加注重“沒有說出口的東西” 。這也是和我們的文化傳統有關 - 小心翼翼地選擇詞句避免引起對方可能產生的反感或誤解。其結果是,大家表麵上一團和氣,都把話說得模模糊糊,而實際上能夠理解的話就會知道在稱兄道弟的時候其實根本不是這麽回事(按照彼此能夠理解的邏輯來判斷那些“沒有說出口的東西” 的話) - 把這種風氣發揮到了極點的是日本人。

3)       即使是歐美的商人,在表達的時候直率(或者說粗魯)的程度也不一樣:與民族性有關(由於職業原因和各國人民常來往),與職業有關。但是真正很粗魯到傷人的不多。

4)       不能否認,有一些西方商人和中國人打交道時常會有一種“傲慢的直率” ,這是種壞脾氣,有必要直截了當告訴他們你生氣了。但是,在進行跨國界的商業談判時,有必要表達得清晰一些。

 

把話說得直,把話說得有邏輯性,還有邏輯本身是否正確,三者是不同的。

對於你所說的量化比較感興趣:是搞了SURVEY了嗎?

 

最後打個比喻(以前作學生時拿這個比喻嚇唬過自己的老板) BUSINESS COMMUNICATION中老是把國民性和文化的不同比作漂浮在海上的冰山 -看得見的不同狠少,沉在水下看不見的不同狠多。

但是,人們常常忘了那片海洋 -如果冰山指的是不同的民族性,那麽海洋就是我們共性:人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