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精神和文化引導品牌輸出

(2007-08-13 11:39:50) 下一個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誌向的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和核心文化要素。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加劇,各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和溝通也越來越頻繁,而民族精神則是一個國家整體形象的集中體現。怎樣確立在世界體係中的民族形象,讓本國的民族精神走向世界,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各國熱切關注和深思的話題。
   
從亞洲各國來看,二戰以來,日本經濟迅速崛起,將善於學習,勇於創新的民族精神確立於世界,讓世界人民重新審視和認知這個民族;韓國也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通過自主開發,以增長為主的經濟模式,將韓國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傳達於世界各地;印度更是在短短25年的時間裏,通過軟件開發以驚人的發展速度震驚世界,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一種力爭上遊的進取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讓它成為世界舞台上的後起之秀;再看中東地區,阿聯酋用30年的時間打造了一個沙漠神話,變不可能為可能,向世界展現了團結進取,一致向上的民族凝聚精神。
   
中國有著長達五千年的文明史,在長期的發展曆程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想要了解中國,而中國在走向世界的進程中,所需要深思的問題還很多,如何將中國的民族精神發揚光大,借鑒和學習各國成功的發展和改革模式,結合中國的特殊國情,開辟一條特色化的發展道路,是中國麵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當今社會的和平環境下,民族精神除了可以通過政治,經濟,軍事等“硬實力”來體現,更重要的是要以文化為載體,對外宣傳國民形象和思想精髓,用“軟實力”來滲透和影響世界,通過文化輸出讓民族精神成為代表國家的一麵鮮明旗幟。
   
在這一點上,日本很早就以動漫開始了文化輸出,從《一休》到《機器貓》《七龍珠》《灌籃高手》《名偵探柯南》再到《蠟筆小新》,都以生動鮮明的形象和風格深得人們喜愛。
   
韓國則以韓劇為先鋒,2000年以來,從《藍色生死戀》風靡全球開始,大量韓劇不斷湧現,被世界各國紛紛引進,2005年隆重推出的《大長今》更是巔峰之作,在中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引起了一陣狂潮,前不久剛出爐的《錢的戰爭》亦被中國以三億元巨資引進,韓國的文化輸出勢頭如此之強勁,娛樂界的“韓流”勁吹引發了更多的人們對韓國文化的興趣。
   
美國更是從語言到服裝風格、流行音樂再到好萊塢影片等各個層麵席卷了全球,全世界的人們都將英語作為必修語言進行學習和交流,海外移民更是將之視為生存和發展的必要工具和手段。T恤,牛仔成為全人類普遍接受的流行服飾,而且經久不衰。搖滾,勁舞在亞洲成為時尚潮流。好萊塢大片票房記錄場場創新,可以說美國文化無所不在,成了世界文化領域的固定元素。
   
文化是一種軟外交,它能於無形之中拉近各國人民情感上的距離,讓人們對某種文化產生特殊的親切感。文化還是一種隱形的力量,有著無限延伸的強大生命力,一旦打開外圍市場,就會紮根,發芽,並日益枝繁葉茂。文化不同於產品,隻要是好的文化元素,無須進行精心策劃和促銷,就能輕易占領市場,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推崇,這種滲透力是產品無法企及的。而且文化可以引導產品輸出,因為對文化的接受可以延伸到產品中去,尤其是與人們喜愛的文化有著密切聯係的相關產品,在市場上可以說是無往不勝。
  
《蠟筆小新》播出後,休閑服裝、工藝品、漫畫書等都以“小新”這一人物形象為模板,在市場中熱銷。《哈利·波特》全球首播以來,相關行業也收益菲淺。“米老鼠”成了美國商業文化的符號。《大長今》給餐飲、美容、服飾等行業帶來了新的契機,韓星也在世界娛樂界受到追捧,掀起了娛樂產業的新一輪浪潮。
   
因為文化帶來的心理認同,文化輸出國的其他品牌也在輸入國獲得了先入為主的心理優勢,比如韓國以三星、LG為代表的品牌就是在這種優勢下開始逐步占領世界手機、數碼、IT等時尚消費電子領域,韓國流行服飾、美容美發也是在文化的推動下迅速風靡全球的。
   
中國經濟在持續增長的20多年中,一直致力於產品輸出,但在海外市場並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就拿中東市場來說,這是個沒有自主品牌的地區,完全是外國品牌相互競爭,少了本土品牌的競爭對外資企業來說就已經是一種優勢。所以,這是個具備了優越條件,等待滲透的市場。諾基亞,三星,佳能,奧林巴斯,尼康占領了中東的手機和數碼市場,奔馳,寶馬,林肯,凱迪拉克,本田,奧迪成為購車客戶首選,各大商場裏出售的世界化妝品也都是來自歐美的品牌,偌大一個市場卻找不到中國的高檔品牌,海外華商隻是在利潤空間狹窄的低檔市場艱難地進行著價格戰。
   
這確實是個值得反思的現象,不管是從民族精神輸出,還是從文化和品牌輸出中國都沒有體現出自己的特色和亮點。縱觀各國成功的文化和品牌輸出模式,中國品牌要開辟出一條新的出路,除了研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還需要重視文化輸出,用文化來引導品牌輸出,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積累,凝聚了大量的文化精粹,從美食文化到武術文化再到“孔學”,都是值得宣傳和推廣的優秀文化。中東迪拜市場龍城貿易中心就有孔子塑像和龍型布局,這就是一種文化推廣,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可以作為對外宣傳的窗口。當然,僅做文化宣傳的表麵工作是不夠的,還需要將文化與品牌結合起來,讓人們從內心去接受和認可中國文化,進而再接受中國品牌,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民族品牌之路可以由此開拓出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