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雲南遊記

(2010-07-29 07:02:12) 下一個

         這是雲的南方,夢之故鄉,大自然的洗禮成就了這裏蒼茫的雪域風光,曆史的煙雲化成了這裏曆盡滄桑的古老城牆,歲月的河流帶著遠古的呼喚向未來奔騰而去。如夢如煙,亦幻亦真,當沉醉其中,便寧願不再醒來。來吧!奔跑,怒吼,狂笑!朝我們心中的聖殿頂禮膜拜,去體驗激情被引爆的快感!帶著尋夢的熱忱和虔誠的信念,向彩雲之南――出發!——《昆明大理麗江黃金指引》

 

        2009年10月11日晚11:25,飛機降落在昆明機場。

        我和老公開始了雲南的蜜月之旅。

        懷著非常美好的憧憬,想像著自己置身人間仙境,如癡如醉的種種畫麵,美美地入眠……

        早餐鈴聲響起,我們迅速衝下樓,吃了兩碗過橋米線,兩個煮雞蛋和兩盤鹹菜。過橋米線遠不如我們在其他城市吃的那麽正宗,市場經濟將本土的飲食文化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所以當我們走在不同城市的街道上時,總會感受到似曾相識的氣息和味道,一個城市本身的特色反而有些模糊了。而出來旅遊的人們尋找的正是一些特色的,隱蔽在喧囂的都市背後,讓人覺得耳目一新的東西。

 

雲南祿豐世界恐龍穀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之後,來到了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境內的祿豐世界恐龍穀。世界恐龍穀是一處以“中國雲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內世界級的恐龍化石埋藏遺址為依托,按國家AAAAA旅遊區標準而建的,集遺址保護、科普科考、觀光遊覽、高科技娛樂和休閑度假於一體,以“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為目標的科普旅遊基地和恐龍文化旅遊主題公園。我們將在這裏“走進失落的恐龍王國,穿越再現的侏羅紀世界,解讀地球生靈的興衰演化,共享留存地球億萬年的世界奇觀”。

        祿豐恐龍遺址館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恐龍遺址館,由序館和主館兩組建築組成。 其中序館麵積350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恐龍知識展示最為全麵、專業,最具地方特色,科技含量最高,互動性最強的恐龍科普知識館。主館麵積為9999平方米,是一座集遺址保護、科研交流、科普教育、朝聖觀光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自然遺址保護建築。室內原址保護大廳裏展示出極具震撼力的兩大世界級奇觀:一是震驚世界的恐龍大墓地,1.6億年前的中侏羅紀晚期的地質剖麵和恐龍掩埋、發掘原址現場;二是創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恐龍骨骼化石裝架展示。六十餘具出土的祿豐龍骨架在兩個大平台上裝架展出,遊客可以從平視、仰視、俯瞰多角度、近距離的觀賞,氣勢恢弘,蔚為壯觀,其數量之多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崇聖寺·三塔

        從恐龍穀出來,沿著曲折的環山公路行駛,金色的陽光映襯著秋日裏被染黃的楊樹葉,溪水從高山上緩緩流下來,在石塊環抱的凹槽裏形成一個個亮晶晶的小湖,又有溪水從石縫的缺口衝擊而下,在有落差的岩石斷麵上落幕成小小的瀑布……山水所到之所,大自然便有了靈氣,連落葉都變得鮮活起來,光滑的莖和泛著一點黃的葉麵,軟軟地貼著大地,似乎還帶著樹的體溫。

        三塔由遠及近漸漸呈現在眼前,主塔名為千尋,高69米,建於唐代,兩側的子塔略微傾斜。三塔自建成以來曾遭遇過幾次強烈地震,卻巍然不倒,可謂“永鎮山川”。

        從崇聖寺寺院正門進入,登高之處,可以欣賞到“三塔倒影”。三塔在清澈如鏡麵的湖水中倒影成趣,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

 

麗江古鎮

         汽車在盤山路上行駛了三個小時,到達麗江時已經是傍晚時分。在玉龍花園酒店安置好行李之後,我們便衝進了傳說中的麗江大研古鎮。古鎮的夜晚燈紅酒綠,紅漆木門映襯著大紅燈籠,門廊上纏繞著紫羅蘭和牽牛花,街道兩旁也擺滿了大株大株的獨本菊,紅色的燈光照映在石牆上刻畫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和馬車上,一陣秋雨過後,濕漉漉的青石板路泛著溫潤的光,竊竊私語的情侶們手挽著手穿梭在古鎮街道上,溫馨而愜意。

        古鎮的店鋪裏擺滿了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做工精美的銀器、溫婉如水的玉器、木料燒製出來的散發著古韻的素描、摩梭姑娘用梭織機手工製成的披肩、白族女人製作的聞名遐邇的紮染……如此近距離地感受多種民族文化的交織對於長年生活在單一的漢族聚集區裏的人們來說不能不算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對於我而言,除了奢侈,還有震撼。

        大研古鎮以河為界,左中右分為三條特色街:客棧一條街、小吃一條街、酒吧一條街。因為古鎮的商品玲瓏精致,因為古鎮的氣息溫軟愜意、因為古鎮的夜景色彩斑斕,所以即使迷失了方向,也樂在其中。不過因為古鎮的地勢特點,造就了古鎮順水進城, 逆水出城的特色,迷路也不是一件易事。

 

玉龍雪山風景區

        第二天清晨6:30我們便隨著旅遊巴士出發前往玉龍雪山。玉龍雪山海拔5000多米,是一座至今未被人類征服的處女地。關於玉龍雪山,曾經有這樣一個傳說:

        金沙江上遊有個大金礦,天神派一個神工去挖金子,挖了一年又一年,神工思念母親,請求天神準他回去探望,可天神不許,說:“挖的金子還不夠人間用,等挖夠了才能回去。”挖金神工很生氣,自言自語說:“讓世間要用金子的人去江裏撈吧。”說完便把挖好的金子全撒下江去。金沙江裏有了金子,玉龍漢子和哈巴便以淘金度日。北方魔王霸占金沙江,不讓人們淘金,玉龍漢子找魔王評理,魔王蠻橫地說:“誰敢往江邁一步,我就吃掉誰!”兄弟兩大怒,揮動寶劍與魔王拚殺,不幸哈巴兄弟的頭被魔王削掉了,玉龍和魔王大戰三天三夜,一連砍斷了十三把寶劍,終於把魔王趕走了。從此哈巴變成了無頭的哈巴雪山,玉龍漢子為了防範敵人,日夜高舉十三把寶劍,後來變成了十三座雪峰,而他那戰鬥的汗水化為不竭的黑水,白水和三思水。

        玉龍雪山是納西族及麗江各族人民心目中的一座神聖之山,納西族的保護神“三朵”,就是玉龍雪山的化身。它位於麗江城西北,呈南北走向,東西寬約13公裏,南北長約35公裏,與哈巴雪山對峙,洶湧澎湃的金沙江奔騰其間,全山13峰。峰峰終年積雪不化,如一條矯健的玉龍橫臥山巔,有一躍而入金沙江之勢,故名“玉龍雪山”。

        清晨,我們的旅遊巴士行駛在山腳下時,玉龍雪山諸峰在雲霧中若隱若現,主峰“扇子陡”的峰頂顯露在雲層之上,頂峰積滿了白雪,在陽光和雲霧的映襯下,閃著銀灰色的光澤,如同神話故事中的銀山,伸入雲端,聖潔而美好。

        到達玉龍雪山旅遊景區後,我們乘坐環保車穿行於雲杉坪時,才發現自己與仙境如此接近。雲杉坪,又名錦繡穀,海拔3240米,是一塊隱藏在原始雲杉林中的巨大草坪,位於玉龍雪山東麓的山箐裏,在雪山主峰的右下方。每逢春夏之間,綠草如茵,繁花點點,雲杉坪是被周圍的原始雲杉林緊緊包裹著的翠綠草坪,這裏如此幽靜,如此美妙,如此動人,仿佛人間仙境一般。

        傳說雲杉坪是納西族第一對情人殉情之地。據傳說納西族情死的開山鼻祖是開美和於勒排,他倆如蜂花恩愛的愛情生活,卻被一夫多妻製的封建婚姻破壞扯離,他們向往自由的愛情生活,便雙雙上雲杉坪情死。所以逢六月火把節的時辰,落居龍山附近村寨的青年男女,編製標誌開美和於勒排的紙人,來到雲杉坪祭奠第一對情死的開山鼻祖。

        沿雪山公園向北行駛25公裏,便進入了一個開闊的高山草甸,這裏即為甘海子。甘海子是一個天然草甸牧場,地勢平緩起伏,遼闊的草甸上散落著一棵棵低矮的鬆樹。綿延的草場中,在草木的掩映下,一隻隻犛牛或隱或現,呈現出一派高原牧場風光。它被視為納西族神話傳說中的“玉龍第三國”的入口處。在這裏,雄偉的玉龍雪山近在咫尺,千年冰川清晰可見,除了觀賞玉龍雪山,分領略原始森林額的奇異和幽靜,還可以欣賞到納西等少數民族的歌舞。

        從雲杉坪乘纜車下來,是條幽深的河穀。冰雪從峰巔融化流淌而下,一落千丈,遇陡崖成瀑,過淺灘成溪,穿林過岩,清清澈澈地歡跳在人們麵前。窺望其源,積雪、冰川、冰塔盡在眼底。

        白水河位於雲杉坪旁,水質未受任何汙染,清澈明晰。河水衝涮的卵石,河床,台地均由白色大理石、石灰岩碎石組成,水流其上,顏色更加明淨。站在橋頭和壩上,麵對奔湧的白水,凝固的白雪、冰林,會引起人無限的遐想,令人沉醉不已。白水河的瀑布呈現層疊之勢,鬼斧神工,渾然天成。

        距白水河的一橋之隔,就是最近開發的“藍月穀”景點。藍月穀是條幽深的河穀,因河床顯藍色,借用了《消失的地平線》中“藍月穀”的傳說而得名。藍月穀由4個湖組成,從上到下依次為:玉液湖、鏡潭湖、藍月湖、聽濤湖。藍月穀的湖水是由雪山冰川的萬古冰雪消融之後順著峭壁流淌而匯集形成的,由於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銅等金屬元素,所以河水呈現出美麗的藍色。沿河溪水瀑布層疊,兩岸植被繁茂,藍天白雲倒映在碧藍的湖水中,微風輕拂過湖麵,有一股涼意沁人心脾,又散發著原始的氣息,讓人仿若置身人間仙境,害怕打破了這裏夢幻般的寧靜。坐著索道俯視這湖水,又似一幅動人至極的寫意山水。讓人似夢若醒,分辨不出是現實還是夢境。

 

玉水寨

        從玉龍雪山出來,我們來到了“東巴聖地、麗江之源”——玉水寨。玉水寨背靠玉龍雪山,這裏不但是麗江之源,更是納西族地區的東巴聖地。山寨自然純樸,山水相依,風景秀麗,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風水寶地。

        玉水寨整個景區分東、西、北三麵,是常年鬱鬱蔥蔥的青鬆山林,南麵朝麗江壩子傾斜,景區北端一道山崖下,兩株被列入雲南古樹名錄的千年古楓樹,虯枝盤曲,枝葉婆娑,綠蔭匝地,雙樹成林。樹苔上生長著的寄生植物證明著歲月的悠久和楓樹的濃蔭,兩棵大樹伸展枝葉緊緊遮住源頭窩,大樹底下是東巴祭祀之地,而那棵特大的楓樹被稱為母神樹,因為納西族對自然生態的崇拜和保護,使得這棵千年古樹被保護下來。古樹下一股流量為每秒0.5立方米的清泉噴湧而出,帶著水花向南流,注滿一個又一個玉水潭,形成三疊水瀑布群。

        玉水潭內飼養著貴族魚——虹鱒魚和金鱒魚,既能觀賞魚水歡諧的情景,也能供遊客品垂釣之樂並一飽口福。

 

黑龍潭

        黑龍潭又名玉泉公園,位於城北象山腳下,從古城四方街沿經緯縱橫的玉河溯流而上,約行一公裏有一處晶瑩清澈的泉潭,即為中外聞名的黑龍潭。潭水從石縫間湧湧噴出,依山斛清泉匯成四萬平方米潭麵。四周山清水秀,柳暗花明。依山傍水造型優美的古建築點綴其間。其流韻溢彩,常引人駐足留連。

        黑龍潭內隨勢錯落的古建築有龍神祠、得月樓、鎖翠橋、玉皇閣和後來遷建於此的原明代芝山福國寺解脫林門樓、五鳳樓,原知府衙署的明代光碧樓及清代聽鸝榭、一文亭、文明坊等建築。龍神祠為黑龍潭主要建築,含戲台、得月樓,分布在一組造型典雅、和諧而又變幻無窮的主軸線上。祠坐東朝西,為四合五天井大院,有門樓、兩廂、大殿,南麵辟有一方丈,自成院落。大殿為單簷歇山頂,麵闊進深三間,前有月台,施作垂帶踏跺,四周遊廊回互貫通。大殿和門樓高聳突兀,極富廟堂氣息。門樓高懸“天光雲影”四字榜書。

 

《印象·麗江》

        觀賞了風景如畫的玉龍雪山,再來體會大型的實景演出,視覺、聽覺、感覺的結合,讓人對麗江有了更多層麵的認識。

        《印象·麗江》全篇分《古道馬幫》、《對酒雪山》、《天上人間》、《打跳組歌》、《鼓舞祭天》和《祈福儀式》共六大部分。《印象·麗江》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蕩滌靈魂的盛宴。在《印象·麗江》的係列實景演出中,並沒有所謂的主題和具體的故事,而是表達三個導演對麗江的個性體驗,第一部分“雪山篇”是與山的對話,表現的是人們從四麵八方來到麗江,體驗生命與自然的緊密關係;第二部分是通過人們攀登玉龍雪山,遊曆麗江古城,從而與生活對話;第三部分“古城篇”將是與祖先的對話,在對話中發現古往今來在人們的內心深處,始終存在一個神聖的王國。

 

白族民居

        第二天乘車至大理,參觀了“雲南第一園”——白族民居。

        白族民居普及於雲南大理、洱源、劍川、鶴慶等白族聚居區。多為二層樓房,三開間,筒板瓦蓋頂,前伸重簷,呈前出廊格局。牆腳、門頭、窗頭、飛簷等部位用刻有幾何線條和麻點花紋的石塊(條),牆壁常用天然鵝卵石砌築。牆麵石灰粉刷,白牆青瓦,尤耀人眼目。山牆屋角習用水墨圖案裝飾,典雅大方。木雕藝術也廣泛用於格子門、橫披、板裾、耍頭、吊柱、走廊欄杆等,尤以格子門木雕最為顯眼。

        大理喜州、海東一帶有的民居建築還有泥塑,造塑多為龍鳳、古瓶、花卉。照壁即瓦頂飛簷的粉牆,是建築中藝術裝點最集中的地方,多用凸花青磚組合成豐富多彩的立體圖案,各組中心再作粉畫,或鑲嵌自然山水圖案的大理石。有的在兩邊塑魚,以示穩固。照壁腳下常砌花壇,花香四溢,怡靜幽雅。照壁與正房和兩側樓房構成三房一照壁的格局。此外,更高級的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套院建築,其木雕、石刻、粉畫就更為集中突出。

        白族很講求住宅環境的優雅和整潔。多數人家的天井裏一般都砌有花壇,種上幾株山茶、 緬桂、丹桂、石榴、香椽等喬木花果樹。花壇邊沿或屋簷口放置蘭花等盆花。種花愛花是白族的傳統美德。

        如果說白族民居的建築格調突顯了白族人民清新雅致的生活情趣,那麽白族的三道茶便代表了白族人民喜慶迎賓的一種習俗。

        白族第一道茶,稱之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業,先要吃苦”。製作時,先將水燒開。再由司茶者將一隻小砂罐置於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熱後,隨即取適量茶葉放入罐內,並不停地轉動砂罐,使茶葉受熱均勻,待罐內茶葉“啪啪”作響,葉色轉黃,發出焦糖香時,立即注入已經燒沸的開水。少傾,主人將沸騰的茶水傾入茶盅,再用雙手舉盅獻給客人。由於這種茶經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聞起來焦香撲鼻,喝下去滋味苦澀,故而謂之苦茶,通常隻有半杯,一飲而盡。

        第二道茶,稱之為“甜茶”。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後,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與此同時,還得在茶盅內放入少許紅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湯傾入八分滿為止。

        第三道茶,稱之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雖然相同,隻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換成適量蜂蜜,少許炒米花,若幹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為六七分滿。飲第三道茶時,一般是一邊晃動茶盅,使茶湯和佐料均勻混合;一邊口中“呼呼”作響,趁熱飲下。這杯茶,喝起來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無窮。它告誡人們,凡事要多“回味”,切記“先苦後甜”的哲理。

        由於這種煮茶方法能發出似雷響的聲音,響雷茶也就因此得名。據說,這還是一種吉祥的象征。一當響雷茶煮好後,主人就提起砂罐,將茶湯一一傾入茶盅,再由小輩女子用雙手捧盅,奉獻給各位客人,在一片讚美聲中,主客雙方一邊喝茶,一邊敘誼,預示著未來生活的幸福美滿和吉祥如意。

 

大理古城

         遊覽大理古城時,腦海裏一直想象著金庸筆下的段氏家族,希望從這古城找到曆史的痕跡。

        大理古城的曆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現在的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圓十二裏,城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東西南北 各設一門,均有城樓,四角還有角樓。

        由南城門進城,一條直通北門的複興路,成了繁華的街市,沿街店鋪比肩而設,出售大理石、紮染等民族工藝品及珠寶玉石。街巷間一些老宅,也仍可尋昔日風貌,庭院裏花木扶疏,鳥鳴聲聲,戶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的景象依然。

        大理城的城區道路仍保持著明、清以來的棋盤式方格網結構,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稱。南北對峙的兩座城樓被修複一新。城內由南到北,一條大街橫貫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東縱橫交錯,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麵,鵝卵石堆砌的牆壁,顯示著大理的古樸、別致。

        養花種樹,已成為傳統的習俗,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大小不等的花園,名貴的大理山茶花、杜鵑花,爭奇鬥豔、傲雪開放,各種紅花綠劃伸出牆外,連成一條條花巷,芬芳的花香四時不絕,彌漫了全城。清洌的泉水,從蒼山上流進城裏,穿街繞巷,經過一家家門前,洗淨汙垢汙染,大街小巷,叮咚的水聲不絕於耳,如彈奏的三弦。“家家流水,戶戶養花”名不虛傳。

 

石林

        從大理返回昆明時,我們觀賞了有“天下第一奇觀”之稱的昆明石林風景區。

        昆明石林以石多似林而聞名,景區範圍廣闊,景點眾多,有石林風景區、黑鬆岩(乃古石林)風景區、飛龍瀑(大疊水)風景區、長湖風景區、月湖風景區、芝雲洞風景區、奇風洞風景區、圭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其中已開發為遊覽區的是:石林風景區、黑鬆岩(乃古石林)風景區、飛龍瀑(大疊水)風景區、長湖風景區。

  昆明石林是2億7千萬年前,大地上崛起的千餘平方公裏的石頭“森林”,是石頭鑄就的大海, 是岩石雕塑的森林。

        石林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由岩石組成的“森林”,穿行其間,但見怪石林立,突兀崢嶸,姿態各異。由於石灰岩的作用,石柱彼此分離,又經過常年的風雨侵蝕,無數的石峰、石柱、石筍、石芽、形成了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峰叢和丘陵於一身而顯得千姿百態的石林。雲南石林喀斯特無論是類型分布的多樣性、溶岩發育的獨特性、地質演化的複雜性、岩石機理的美學性還是人文風情的融合性、入內觀賞的通達性等等方麵,在世界同類型喀斯特地區都名列前茅,尤其是石林有部分區域是石灰岩與玄武岩交疊覆蓋演化成的地質地貌,更是世界罕見。

        石林風景區舊時一直被稱作“李子箐”石林,在雲南路南彝族自治縣內,由大石林、小石林(阿詩瑪景區)、步哨山、李子園箐、萬年靈芝五個片區組成。

        大石林整個景區由密集的石峰組成,有如一片石盆地。 這裏的石林直立突兀,線條順暢,並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獨立岩柱高度超過40米。 其中有“蓮花峰”、“劍峰池”、“鳳凰梳翅”等典型景點,最著名的當數龍雲題詞“石林”之處的“石林勝境”,而“望峰亭”為欣賞“林海”的最佳處。人們行走在峰林間,不幾步便被石峰擋道,曲折迂回之後,又是另一番天地。

        與密集的大石林相比,鄰近的小石林(阿詩瑪景區)便顯得疏朗、清雅。 寬厚墩實的石壁像屏風一樣,將小石林(阿詩瑪景區)分割成若幹園林。小石林(阿詩瑪景區)裏最有名氣的景點當數“阿詩瑪”,當夜幕降臨,彩燈映照,更是五彩斑斕,嫵媚動人。

 

        雲南,中國最美的邊陲之地,猶如一頂王冠的最璀璨部分。而昆明、大理、麗江,更是王冠上的三顆耀眼寶石!一顆綠色,一顆白色,一顆金色!昆明的舒適恬靜,大理的白族風情,麗江的納西古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