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秋色已漸入佳境,LD卻要拉我去一個看不見紅葉的地方秋遊。要不是讀了Oasisflying_文學城博客的係列好文,我大概率是不會理解什麽叫愛情的本質就是陪著去“沒有秋的地方找秋”的,哈哈哈。:)
LD原來就要去西班牙、世界旅遊的第二大國遊,前段時間又正好看到迪兒在寫西班牙遊記,記得水星兄,亮媽,雲台兄,淡然,麥子等也都寫過不少西班牙的好文,那就陪著他去拔草吧。
歐洲對我們來說還是有點遠的,LD又比較喜歡篤定地遊,所以每次去歐洲隻能分段,巴黎,羅馬,倫敦一次次地去。我很怕飛長途,從我們這裏要先飛紐約,等好幾個小時,再飛目的地,雖沒有回國那麽辛苦,但也是有點折騰的。希望以後退休後可以一次多去幾個國家,像麥子那樣地囊括歐洲的所有城市。:)

美國航空公司的服務沒有卡塔爾航空公司的好,商務艙的位子也沒有卡塔爾的大,不過能躺下就行。另外我要的鱈魚主菜燒得還有點中國的口味,吃完飯看個電影,再睡一覺,就到了。
飛機上看的叫電影"13 Going on 30",中文名《突然30歲》,一部2004年上映的美國奇幻浪漫喜劇電影。看似輕鬆、溫情、夢幻,實則深刻的電影講述了1987年,一位13歲的少女在生日當天因為被冷落而許願,希望自己能“30歲、性感又成功”。沒想到第二天醒來,她發現自己真的變成了2004年的30歲成熟女性,但在享受成人生活的同時,也逐漸意識到,長大後的世界並不像她想象的那樣完美,反而有很多她抓不住的遺憾。。。。。 電影讓我想到了蘑菇關於青春的好文:挪威自駕D4,雨中的青春和青春的紀念 - 博客 | 文學城
這次臨出行時,我隨便抓了本女兒小朋友送她的Sallie Krawcheck 的書“Own it" 準備在飛機上消磨時光。書講的是我剛來美國時最關注的topic“break the glass ceiling" ,女性奮鬥,及怎麽破天花板,和蘑菇的青春有一拚。隻是現在自己基本上到了得過且過混日子的狀態。:)
當然,我也會“追夢”,去尋找那些天才靈魂曾停駐的地方——畢加索的光影、海明威的酒杯——與他們在時光的縫隙裏相遇。在馬德裏,我們去了畢加索,海明威曾下榻的馬德裏皇宮豪華精選酒店(The Palace, a Luxury Collection Hotel, Madrid)。之前就聽說過佇立在西貝萊斯廣場旁的這家“The Palace”,金色的穹頂在午後的陽光下閃耀,仿佛一頂靜默的王冠,不僅是城市的地標,更像是一段凝固在歲月中的藝術品。
酒店坐落在馬德裏的核心地帶——Paseo del Prado,走出大門,不到五分鍾就是世界三大美術館之一的普拉多博物館(Museo del Prado);轉彎便是提森博物館(Museo Thyssen-Bornemisza)和大名鼎鼎的麗池公園(Parque del Buen Retiro)。麗池公園有點像倫敦的海德堡公園,曾在那裏的酒店和丘吉爾“相遇”。
我們白天看藝術、傍晚在公園散步、晚上在格蘭大道購物,用餐,一切都近在咫尺。對於第一次來馬德裏的旅人來說,位置簡直可以說是完美得無可挑剔。

我一直比較喜歡曆史酒店。這裏的大堂高挑、金碧輝煌,卻不張揚。經過酒店厚重的大門,仿佛穿越回1912年。。。。。
中央的玻璃穹頂透著柔和的陽光,照亮那一抹貝爾艾波克(Belle Époque)式的優雅。每一個細節——大理石地麵、古典吊燈、油畫與雕塑——都在低聲講述它的百年曆史。
坐在大堂中央的沙發上,那種“身處宮廷”的錯覺幾乎讓人忘記自己是來旅的。:)






馬德裏宮殿酒店(The Palace Hotel Madrid)於1912年正式開業,是當時歐洲最現代、最奢華的酒店之一。它的誕生與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Alfonso XIII) 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國王希望在馬德裏打造一家能夠與巴黎麗茲(Ritz)和倫敦薩沃伊(Savoy)媲美的酒店,為皇室賓客與國際名流提供頂級住宿體驗。 於是,他邀請了當時最知名的建築師Eduardo Fernández來設計這座地標性建築。酒店的選址極為講究——位於Paseo del Prado,對麵就是西貝萊斯廣場(Plaza de Cibeles與西班牙銀行,周邊環繞著博物館與政府建築,可謂“城市之心”。 在1910年代,馬德裏宮殿酒店堪稱西班牙的“奇跡建築”。
開業之初,它是歐洲首批配備私人浴室、電梯與中央供暖係統的酒店之一。酒店有超過400間客房、宏偉的宴會廳與玻璃穹頂餐廳,其規模與優雅在當時的西班牙無人能及。 它迅速成為皇室成員、外交官、藝術家和社會名流的聚集地。畢加索(Pablo Picasso)、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等人都曾下榻於此。
在西班牙內戰(1936–1939) 期間,酒店被迫關閉,並被改作醫院與軍事總部。盡管經曆了戰火的洗禮,這座建築奇跡般地保存了下來。戰後它重新開放,迅速恢複了昔日的輝煌,繼續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政要與藝術家。 20 世紀下半葉,馬德裏宮殿酒店成為城市重要的外交場所和社會活動中心。無數重要會議、國宴與時尚慶典都在這裏舉行,見證了馬德裏從戰後恢複到現代化都市的全過程。
進入21世紀後,酒店經過多次翻修與現代化改造,但始終保留了其原始的新古典主義立麵與貝爾艾波克風格內飾。如今它隸屬於萬豪集團(Marriott)的Luxury Collection,回歸原名The Palace, a Luxury Collection Hotel, Madrid。
可以說The Palace, a Luxury Collection Hotel, Madrid不僅是一家酒店,更是一部活著的曆史。它見證了國王的夢想、戰爭的陰影、文化的複興與馬德裏的現代化進程。
我們的 Neptuno 套房(Suite Neptuno) 麵積達 1,022 平方英尺,布局雅致,設有門廳、幾乎圓形的寬敞客廳、書房、獨立起居區及分區良好的臥室與衛浴空間。顧名思義,房間可俯瞰 海王星噴泉(Fuente de Neptuno)。透過窗外,白日景致如畫,夜幕降臨則燈光璀璨,美不勝收。

室內設計中用優質材質,如大理石、柔絨天鵝絨、定製掛毯等。裝飾上有意融合曆史與現代:比如套房中仍保留1912年原始元素(如某些大理石台麵)同時加入當代設計感。
書房的書架上放著印象派的畫冊和各種曆史書籍,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舊紙氣息。書桌旁,老式的留聲機安靜地旋轉著,莫紮特的《安魂曲》緩緩流淌在房間裏,靜謐的晚上,仿佛靈魂也被引向更深處的寧靜。
房間的浴室有自己的Steam Bath蒸汽間,很是方便。一路上天天在外麵跑,幾乎沒時間去酒店的SPA, 房間裏有久省事不少。
房間,客廳等處都有自己伸展出去的小陽台。




推門走進臥室

迎麵而來的是這幅非常有質感的油畫。一片林間風景,寧靜的氛圍,色調溫潤、層次豐富,樹木的綠色和背景的金棕色形成柔和的對比,讓人想走進去。。。。。
每天都會坐在這裏欣賞一會。

La Rotonda 餐廳是這家酒店的靈魂所在。巨大,標誌性的玻璃穹頂餐廳是無數旅人記憶中的畫麵。清晨,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灑在桌麵上,抬頭望向那片玻璃穹頂時,會發現自己不隻是住進了一間房,而是住進了一個世紀的故事。。。。。


早餐非常豐富,除了自助,可以自己點英式,美式,西班牙的早餐。新鮮水果、現榨果汁、伊比利亞火腿、各種冷菜,手工糕點……每一樣都精致可口。
各式冷式魚,肉,奶酪

LD喜歡他們的西班牙土豆蛋餅Tortilla de Patatas——鬆軟香滑,一口就能嚐到家的味道。美國蛋餅我喜歡不放奶酪,隻放各種蔬菜,肉。



西班牙小油條,尤其喜歡他們當場做的crepes

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Jamón ibérico)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尊貴的品質而聞名,是西班牙對世界美食的最大貢獻。 由西班牙伊比利亞豬製成,這種豬的養殖方式和飼料(如橡子)賦予了火腿濃鬱堅果風味和細膩的脂肪紋理。 伊比利亞火腿經過至少24個月的鹽漬、發酵和風幹過程。 切成薄片直接食用,是品嚐其原味的最佳方式。據稱一隻頂級伊比利亞火腿的價格可高達上千歐元。
酒店餐館早餐有專業廚師在火腿上現場切片,感覺厚薄正好,油花均勻、入口即化、兩頰生香。外麵有的餐館的會有點硬。



這裏著名的酒吧27 Club環境典雅,服務專業,我們就著小零食,聽品酒師介紹,品嚐了海明威最喜愛的Gibson Martini(主要成份是gin和dry vermouth)和從畢加索的畫Ma jolie中得到靈感的Ma jolie,酒吧裏存當年畢加索注冊入住的親筆簽字,非常沉浸式的體驗。



酒吧的燈光低垂,微醺的氣息裏,調酒師講述著時間的故事。幾款雞尾酒在指尖的光影中閃爍,像是海明威的句子——濃烈、孤獨,又讓人沉醉。



原來不怎麽喜歡Olive, 西班牙的Olive竟然很好吃,不像美國的味道那麽衝,淡淡的,也不是很鹹,怪不得 亮媽說好吃:疫情兩年後歐洲三國遊 (5)- 西班牙馬德裏一日遊 (下午) - 博客 | 文學城,我連著吃了好幾個。
右邊Gibson Martini的裏麵是個調味的小洋蔥,有點像糖蒜,哈哈,味道也挺好,調酒師調侃說就是不適合dating的時候吃。酒吧裏的幾對,包括我們,都大笑,說:我們不在乎。

住在"The Palace" 裏的幾天,仿佛穿越了一場溫柔的時光。它不僅是一處落腳的地方,更是與城市、曆史、建築對話的旅程。這裏有馬德裏的靈魂,也有歐洲的浪漫。當夜幕降臨,街燈亮起,從窗望出去的那一刻,我明白,有些地方,不是住一晚,而是住進了它的故事裏。。。。。。。
非常想念親愛的朋友們,謝謝大家的惦念,錯過了大家不少的好文,回頭慢慢補上。:)
你的西班牙語用上了嗎?玩好。
菲兒一襲紅裙翩然回城,在深秋的濃鬱釅然氛圍中,驚豔了時光,帶來了美的極致享受:)
看到菲兒以赭紅秋葉為背景,氣定神閑地悠然望向遠方,一頂俏皮又優雅的小紅帽畫龍點睛,一切是那麽和諧完美!順便讚一下你家禦用的高超構圖和抓拍技巧:)
你們下榻的馬德裏皇宮酒店室內室外embodied the classic Spanish royal style. 菲兒斜靠在床前,凝視那幅“非常有質感的油畫: 一片林間風景,寧靜的氛圍,色調溫潤、層次豐富,樹木的綠色和背景的金棕色形成柔和的對比“,身上的絲緞紅裙幽幽發光,不禁令人聯想到西班牙弗拉明戈舞者的著裝,“像是海明威的句子——濃烈、孤獨,又讓人沉醉。“
菲兒伉儷精選具有獨特曆史意義的酒店,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實地考察“ ;)親身體驗那裏的人文環境和美食美景,what a great life to enjoy!
那個13 Going on 30的電影記得看過,書Own it沒讀過,謝謝菲兒介紹,也謝謝你提及小文,隻是我的青春基本上就是“得過且過混日子的狀態”,說起來好像我還很超前:)
菲兒享受著也沒忘讀書、探究曆史藝術和文化,足以讓我這混的汗顏了,謝謝你精彩豐富的分享,歡迎回城!
菲兒終於發文了,文圖並茂,我有時想,人們出去旅遊長知識,回來介紹給大家,這也是一種奉獻。謝謝菲兒美文。跟著菲兒的博文旅遊觀光。平安是福。(文中凝練的句子很多,有文采)
菲兒第一張照片可以做頭像:衣服跟楓葉很搭,非常有味道~~
酒店高大上,這一盤西班牙火腿擺得整整齊齊,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