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芬妮的溫馨客棧

烹飪,攝影,旅行,經典美食,品質生活
個人資料
恬芬妮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遊船東南亞(11) - 吉隆坡(Kuala Lumpur, Malaysia)

(2018-08-25 15:06:11) 下一個

馬來西亞華人是海外華人中保存中華文化最好的團體,不僅保留漢人姓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中文,而且認同中華文化和傳統。 年輕一代學習簡體字和漢語拚音,講話幾乎不帶父輩們常有的閩南口音。 雖然華人在馬來西亞經濟中舉足輕重,但是在政治上卻毫無建樹,甚至飽受馬來族的欺淩。 年輕一代的馬來西亞華人幹脆選擇以腳投票,移民海外。 去年我來吉隆坡的中國城觀光,當地的華人導遊很感慨地指著街上說:“幾乎看不見年輕人!”

前幾年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也是到中國城參觀,聽說當地的巫族準備到中國城搞事,於是說:“海外華人也是我們的一部份!” 顧及中、馬關係,巫族取消了鬧事行動。 然而當地的媒體卻紛紛指責中國幹涉馬來西亞內政。 盡管有強大的祖國作為後盾,有些事情也很難說清楚。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最近的馬來西亞大選中,很多華人竟然投票支持93歲高齡的前總理馬哈蒂爾。 難道他們患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忘記當年此君領導的政府製訂一係列歧視華人的政策嗎? 無怪乎有大陸網民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來形容大馬華人。

馬哈蒂爾打著反貪腐的旗號上台,叫停了幾個指標性的一帶一路中資項目,像馬來西亞東海岸的鐵路計劃和兩項油氣管道計劃。 作為回鍋總理,馬哈蒂爾的政治手腕嫻熟、表現遊刃有餘。 他口口聲聲支持一帶一路。 在訪華期間首先去杭州拜訪阿裏巴巴的馬雲,臨時決定改乘高鐵去上海,然後飛往北京見習近平和李克強。 隻有在離開中國的最後一刻才發表聲明,取消上述幾個中資項目,並稱已經得到中方的諒解。

對於外行人來說,一切都像是霧裏看花。 然而政治是肮髒的。 我等庶民不懂政治,也不想摻合進去。 馬國華人隻能自求多福了!

第十八天 巴生港

巴生港位於首都吉隆坡東北23英裏,是馬來西亞的主要港口之一。 它有鐵路和公路直通吉隆坡。 巴生港位於巴生河口,旁邊有兩個長長的海島,可以停靠巨輪。

巴生港(Port Klang)始於英國殖民統治下的1893年,開始以英國總督Sir Frank Swettenham的名字命名為Port Swettenham。 當時馬來亞鐵路局調查研究發現巴生河口水深、安全、具備天然港的條件,於是投資興建港口。 巴生港於1901年9月15日開始營業,但是由於瘧疾泛濫,兩個月後就被迫關閉。 隨後在兩次世界大戰、1960、和1970年代,巴生港多次擴建,現在可以停靠傳統和集裝箱貨船。

進港的時候,我在陽台上不停地拍照。 遊輪足足走了45分鍾,沿途碼頭上全部堆滿集裝箱,真是一望無際。 後來驅車前往吉隆坡,高速公路擁擠不堪,兩旁高樓林立,有很多嶄新的車行。 沒想到馬來西亞的經濟如此篷勃發展,真是大開眼界。

進港。








藍色清真寺(Blue Mosque)

Salahuddin Abdul Aziz Shah蘇丹清真寺以宏偉著稱。 因為其獨特的藍色和銀色穹頂,俗稱藍色清真寺。 它的尖塔高度名列世界第一,是繼印尼雅加達Istiqlal清真寺之後的東南亞第二大清真寺。

藍色清真寺美輪美奐,體現了傳統的馬來風格。 其穹頂和禮拜主殿刻滿古蘭經。 附近的伊斯蘭藝術園(Garden of Islamic Arts)依照古蘭經對天堂的描述而建。 這座園林占地14公頃,內有九座藏館,展示伊斯蘭書法、雕塑、繪畫、建築等等,有時也會舉辦穆斯林表演活動。

一路上導遊和司機在互相講廣東話,我猜他們是所謂的大馬華人。

沒有專門去藍色清真寺,隻是從一個暸望台遠距離觀望。 空中飄來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那熟悉的樂曲,也許是來自旁邊的旅館。

我告訴導遊外麵在播放中國音樂,他馬上變得很熱情,問我從哪裏來,就像久違的朋友一樣。 後來他逢人就說我會中文,並且堅持跟我用普通話對話,


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國家博物館是綜合性國立博物館。 建於1963年,由當時的馬來西亞總理拉赫曼主持開館儀式。

博物館是一棟兩層樓的“米南加保”(menang Kaban)式的古典建築。 正門兩側各有巨型壁畫,左邊體現各種馬來西亞手工藝品的製作過程,右邊反映了從公元十二世紀北部的印度教時代、佛教時代、到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而發生過的重要曆史事件。

國家博物館內的陳列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兩大部分,設有4個展廳:

史前
展示地球表麵的演變,和馬來西亞早期居民的起源和生活方式。 概述了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的石器演變。 其中一件無價之寶是公元150年的東子銅鍾。 而在霹靂州玲瓏地區的Gunung Runtuh洞穴中發掘的霹靂人骨架,約有1萬至1萬1千年曆史。這是東南亞最古老的,保存得幾乎完整的人類骨骼。
馬六甲時代
追蹤中、早期馬來王國的文明發展史,特別是15世紀馬六甲王國的輝煌;這是馬來伊斯蘭文明的中心。 展品包括泰國南部Setul王國的宏偉門廊、觀世音菩薩的雕朔、和傳奇英雄Hang Tuah的壁畫。 也展示了部分馬來皇室文物的複製品。
殖民時代
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和日本人曾先後占領馬來西亞。 這部分展示外國統治對國家政治,社會、和經濟的影響,以及當地人民為爭取國家獨立而進行的不屈不撓的鬥爭。 展出的重要文件之一是英國殖民者與當地代表在1874年簽署的《邦咯條約》。 展品包括殖民者用過的火炮、錫礦挖掘機、人力車、和日軍在二戰中用過的裝備。
現代
展示人們在堅定不移地爭取獨立和建立新國家的艱難道路。 反映自1957年馬來亞獨立、特別是1963年建立馬來西亞至今的社會轉型、經濟發展、和取得的成就。 現在,不同膚色的馬來西亞人可以自由地選擇生活習俗,文化、和宗教信仰,並且和平與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展出的重要文件之一是第14屆馬來西亞最高元首的任命書原件。

博物館全麵展示馬來西亞的曆史、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服飾、戲劇、民俗、自然、動物、和植物等,陳列許多精製的工藝品、物品、標本、陶瓷、武器、樂器、日用品、和出土文物。 展品包括公元十五世紀專門為伊斯蘭教徒製作的明瓷、十六世紀在柔佛拉瑪地方發掘出的中國瓷器、十九世紀馬來王族的結婚儀式、明代航海家鄭和訪問馬六甲的文獻複製品等等。 博物館還收藏有馬來西亞的各種文化風物,從日常消遣到儀式習俗皆有,包括傳統婚禮,皇室割禮、以及華人的古董等傳統物品。 蠟像館裏有馬來西亞華人、印度人、和馬來人的生活習俗的介紹。 露天展區內還有舊式火車頭、老爺車和仿古馬來宮殿等展品。 博物館的底層收藏了大量珍貴文物,包括手稿和圖冊。遊人隻有經館長允許才可入內。

室外展出殖民時期聯邦馬來國家鐵路局(Federated Malay States Railways)的MR 531.01款火車頭。



在柔佛州麻坡發現的青銅鍾,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 這口鍾的造型與越南的東子鼓類似,被列為2009年國家遺產。

早期海上絲綢之路 - 從廣州到中東。 這張地圖似乎不夠全麵。 在元朝泉州曾經有大量阿拉伯人因為叛亂而被誅殺,這些人肯定是從海上來的。 所以海上絲綢之路應該包括泉州,而不僅僅是廣州。

1936年,在霹靂錫礦發現了一座高79厘米、公元八~九世紀的8臂青銅觀世音菩薩雕像。

複製的帆船。

泰國南部Setul王國的宏偉門廓。

香料在電冰箱發明以前被稱為軟黃金,就像今天的石油一樣珍貴。

伊斯蘭教在馬六甲的傳播。

複製的霹靂州皇家王座(The Royal Throne of Perak)。

馬來民族英雄漢都亞(Hang Tuah)的青銅掛像,有人猜測他其實是華人而不是馬來人。

從葡萄牙到馬六甲的航線圖。

黃金樹,來自馬來半島北部、靠近泰國的地方。

1874年,當地代表與殖民者簽署《邦咯島條約》。

馬來西亞的支柱產業之一:橡膠。 工人們必須從早上四點開始摸黑工作,爭取趕在太陽出來以前完成一天的割膠任務。 然後也不能閑著,還有其它事要做。

馬來西亞的另一個支柱產業:錫礦。 這是第一艘錫礦挖泥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為了支援中國抗戰而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 日本為了掠奪戰略資源,製定了侵略東南亞的戰略方針。 駐守馬來西亞的英軍非常自信,認為日本在南洋的沼澤地無法施展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像坦克和裝甲運兵車。 誰想到日本軍人靠騎自行車運載輕型武器,一天即抵達馬來西亞。 幾天內,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相繼淪陷,英軍不得不投降。 大量英軍在戰俘營裏飽受虐待,缺吃少藥,人員大量死亡。 後來英軍戰俘被發配到泰國作苦力,大量人員死在路上。 這條路就被叫做“死亡之旅(The Match of Death)”

這是當年日本兵騎過的自行車。

馬來西亞的愛國主義教育。



沙撈越和沙巴的原住民。

馬來西亞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飾。

大門旁邊展出的老爺車。

室外展出的古董火車頭。

室外展出的蒸汽機車321.01號 T級。 路邊站立著當地的保安,後麵坐著部分團友。


國家英雄紀念碑(National Monument)

國家英雄紀念碑用來紀念在二戰中和從1948年到1960年戒嚴期間殉職的軍人, 目前是世界上最高的青銅雕像。 每年7月31日,即國家紀念日,馬來西亞最高元首、首相以及軍方和警方領袖都會來此敬獻花圈,向逝去的英雄表達敬意。

國家英雄紀念碑占地4萬8562平方尺,分4個範圍,即戰爭紀念柱、英雄紀念碑、噴泉、及回廊。

戰爭紀念柱。

英雄紀念碑。 右邊後麵白色的是回廊的一部分,右下方是噴泉之一。

從國家英雄紀念碑出來,拐個彎就看見這顆老爺樹,想必有年頭了。

再往下走幾步就是東盟雕塑公園。

東盟雕塑公園(The Asean Sculpture Garden)

東盟雕塑公園建於1987年,以紀念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立20周年。 它位於Tun Abdul Razak遺址公園內,展示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和汶萊的藝術作品。 這些雕塑由木材、玻璃、鋼鐵、大理石、鐵、和竹子等材料製成,並附有英文和馬來語的詳細說明。

左邊的雕塑來自新加坡,主題是和平。 中間的來自菲律賓,主題是東盟地區的傳統建築。 右邊的來自汶萊,主題是進步。 第二排中間的來自馬來西亞,主題是成長。

周圍盡是參天的大樹,鬱鬱蔥蔥。

吉隆坡火車總站建於1910年,曾經是吉隆坡的鐵路樞紐。 自2001年起新建的吉隆坡中央車站承擔了大部分的功能,老火車站隻剩下少量通勤列車。 目前這裏屬於半開放式,無需買票,遊客可以自由出入月台。

該車站有濃厚的伊斯蘭色彩,是典型的摩爾式建築。 這裏被稱為是全世界最漂亮的火車站,也曾是謝霆鋒、周傑倫主演的電影《逆戰》拍攝取景地之一。 據說有很多人在這裏拍時尚婚紗照。

藍頂清真寺(Masjid Negara Mosque)的屋頂不是通常的圓形,而是像折疊扇一樣,比較特別。

獨立廣場(Independence Square)

在早期,吉隆坡的華人和馬來人住在巴生河東岸。 西岸是華僑領袖葉亞來的菜園。 1880年,雪蘭莪州首府從巴生遷至吉隆坡。 英國總督決定政府機關和職員應該被安頓在巴生河西岸,以便與當地人擱離。 1882年,英國殖民者從葉亞來手裏購得土地,取名巴東(Padang),然後在上麵進行基礎建設。 1892年,英國人又把巴東的大片土地改建成板球場。

1897年,英國殖民政府搬入蘇丹阿都沙末大廈(Sultan Abdul Samad Building)。 整棟建築混合印度與歐洲古典風格,是最有代表性的殖民時期地標之一。

巴東位於政府辦公樓前,經常被用來召開各種公開集會。 巴東曾經被租給皇家雪蘭莪俱樂部(Royal Selangor Club)做為運動場所,1987年又被收歸國有。

1957年8月30日,英國國旗徐徐降落,馬來西亞國旗第一次在巴東升起。 1957年8月31日,馬來西亞在Merdeka Stadium宣告獨立。

1989年10月, 巴東被改名為獨立廣場(Merdeka Square)。

前排都鐸風格的建築是皇家雪蘭莪俱樂部(Royal Selangor Club)。 在殖民地時代,這裏是當地的娛樂中心,外籍人士、官員、及其家人聚集在一起消磨時光、玩台球、觀看板球比賽、用餐、和社交。 會員資格取決於社會地位和教育水平,而不是種族或公民身份。

吉隆坡圖書館(City Library)的外觀呈半弧形,以北印度伊斯蘭風格及銅色圓頂做為建築標誌。 立柱之間鑲嵌了透明玻璃,除了維持室內氣溫也兼具自然采光的效果。

前排白色的建築是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

據說這是世界上最高的旗杆。

蘇丹阿都沙末大廈(Sultan Abdul Samad Building)。 這裏曾經是州長辦公室和最高法院,現在是馬來西亞信息、通信、和文化部。


雙子塔(Petronas Towers)

馬來西亞國油雙子塔高1453英尺。 從1998年到2004年,雙子塔曾經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樓。 直到今天,雙子塔還是世界上最高的雙塔樓。 雙子塔與鄰近的吉隆坡塔同為吉隆坡的地標及象征。

連接雙子塔的空中走廊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過街天橋。 站在這裏,可以俯瞰吉隆坡最繁華的景象。

雙子塔是建築史上的奇跡,是馬來西亞的驕傲,是整個國家取得驚人成績的象征。

中午在一家非常高級的酒店用自助餐。 裏麵有很多選擇,包括可口的中式菜肴,這大概是我在此次旅行中吃得最過癮的一次。

吃完飯,從後門出去即是著名的雙子塔。 拍了很多照,隻有這兩張最滿意…




卡裏奈克手工藝品中心(Karyaneka Handicraft Center)

Karyaneka是馬來西亞政府的附屬子公司,專門營銷具有當地特色的藝術品和手工藝品,像蠟染、金錦緞(Songket)、陶器、木雕、藤編織品、和金屬製品等等。

曾經非常熱衷於買紀念品,後來發現有些在包裝的時候被不法商人掉包,更多的是回家後碰都沒碰就丟在一邊。 久而久之,也就不再想買東西,隻熱衷於拍照了。

進去逛了一圈,覺得沒意思,就出來拍門口的擺設…

古董人力拉車。

陰涼透風的亭子。

陰涼透風的亭子。


吉隆坡塔(Kuala Lumpur Tower)

吉隆坡塔是一座通訊塔,用來提升無線電通訊的質量以及廣播電視傳輸的清晰度。 建於1995年,曆時4年,高達421米,是世界第7高塔。 頂部有旋轉餐廳,食客可以在進餐的同時欣賞城市的360°全景。 吊艙的頂部寬度為335米,有樓梯和電梯直達。

雖然此塔和雙子塔同為吉隆坡的地標,但是因為其地勢比較高,吉隆坡塔實際上是當地的最高觀景點,也是世界名塔聯盟的成員。

吉隆坡塔以伊斯蘭教的尖塔為樣板,塔頂的裝飾玻璃窗仿效伊朗王宮。 表麵為豎條型拱肋,足以抵擋時速90英裏的風力。 塔基沒有打樁,直接豎立在一片獨立的土地上。

這裏每年都要舉行爬塔比賽,參賽者需要從樓梯爬到頂端。

吉隆坡塔作為伊斯蘭法拉克天文台,被用來觀察新月(標誌著穆斯林齋月的開始)。

本來應該登上雙子塔看風景,可惜那天舉行演練(drill),雙子塔不對外開放。 於是改成去吉隆坡塔。

兩年後再回雙子塔,居然忘記登頂,隻是在塔裏逛了1個多小時。 高處的風景應該都差不多,隻是在吉隆坡塔裏無法體驗雙子塔的空中走廊。

導遊示意我們抬頭看吉隆坡塔裏電梯上的水晶燈。

上到旋轉餐廳,放眼四周,360°全方位都是現代化的摩天大樓。 記得隻有一塊地未被開發,導遊說那是馬來家族不願意開發。 有團友說這裏的鋼筋水泥甚至比紐約都多,也有人說生活在這裏不會舒服,因為整座城市沒有特色。

吉隆坡塔頂的旋轉餐廳是往右邊旋轉。

獨立廣場是右後方那一小塊綠茵地,前麵豎著高高的旗杆。 中間偏右後方有一塊灰色的地帶,既沒有植被,也沒有樓房,就是未被開發的處女地。

獨立廣場是中間偏左後方那一小塊綠茵地,前麵豎著高高的旗杆,還可以看見蘇丹阿都沙末大廈的2個圓頂。 左後方有一大塊灰色的地帶,既沒有植被,也沒有樓房,就是未被開發的處女地。







雙子塔高高聳立。






吉隆坡塔迷你動物園(KL Tower Mini Zoo)

從吉隆坡塔下來,走回停車場的路上經過迷你動物園的售票亭。 招牌頂尖尖的東西就是吉隆坡塔。

幾個團友背靠在停車場的圍欄上,邊聊天邊等司機來開車門。 有人往圍欄外麵看,底下就是動物園。 不用買票就能居高臨下地看,美中不足的是隻能看到幾種動物。

甲魚?

不知道是什麽動物。 毛絨絨的,怪可愛的。

小狐狸?




有關吉隆坡的遊記:

香料,茶葉,橡膠之旅(5)
吉隆坡
(Kuala Lumpur, Malaysia)




遊船東南亞係列:

第一站
新加坡樟宜機場
(Singapore)
第二站
斯裏巴加灣
(Bandar Seri Begawan, Brunei)
第三站
芽莊
(Nha Trang, Vietnam)
第四站
胡誌明市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
第五站
吳哥窟
(Angkor Wat, Cambodia)
第六站
金邊
(Phnom Penh,Cambodia)
第七站
曼穀
(Bangkok,Thailand)
第八站
蘇梅島
(Ko Samui,Thailand)
第九站
新加坡中國城,小印度
(Singapore)
第十站
巴厘島
(Bali, Indonesian)
第十一站
吉隆坡
(Kuala Lumpur, Malaysia)
第十二站
檳城
(Penang,Malaysia)
第十三站
普吉島
(Phuket,Thailand)
第十四站
新加坡植物園,遊新加坡河,佛牙寺,小印度,樟宜機場
(Singapor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