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芬妮的溫馨客棧

烹飪,攝影,旅行,經典美食,品質生活
個人資料
恬芬妮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四川涼粉

(2006-03-17 16:03:41) 下一個


川菜館比比皆是,正宗川菜卻為數不多。 以前閱讀愚人的文章,在網上流口水。 中半島的小四川號稱第一家正宗川菜館,廚子和調料都是成都來的,我見識了水煮牛肉和四川涼麵。 我家附近的大四川周末供應成都小吃,辣子雞讓我讚歎不已。 可惜老爸對辣過敏,不能經常光臨。

吃川菜一定要去四川,不光材料和做法正宗,有孕育川菜的蜀文化,還有一班誌同道合的吃友。 我遊三峽在重慶上岸,與一班團友吃此生最過癮的鴛鴦火鍋。 我們怕辣,在麻辣湯裏把菜燙熟,在不辣的一邊浸過再吃,後來兩種湯一樣辣。 在峨嶺公園看見小學生吃沾滿鮮紅辣椒碎的烤肉串,驚得頭發倒立。 很多成都小吃的起源,像麻婆豆腐,賴湯圓,夫妻肺片,閉著眼都可以背出來。 我媽的同事,一個土生土長的成都人,高傲地用鼻子一哼:“有什麽好吃!” 我們到陳麻婆豆腐店買麻婆調料,被罵了出來。 有些團友吃清淡,旅行團請大師傅手下留情,安排的藥膳,公館菜,姑姑宴,和龍炒手都不會正宗,不過我們吃得津津有味。 我們喜歡餐館的辣椒醬,剩下的全部打包帶走。 公館菜是抗戰時期到成都避難的達官貴人府宴,自然是精上加精。 成都的蓋碗茶與廣式飲茶大不相同,茶具一套三件:底下像翻過來的鍋蓋,托住茶碗;中間是茶碗;茶碗和茶蓋不能全封閉,中間留條裂縫。 我們學當地人左手托茶,右手用茶蓋慢慢撥開茶麵上的茶葉,悠然自得。 有次從九寨溝回成都過中秋,吃完龍炒手再看國粹變臉。 演員舉起右手,稍一低頭就帶上一張麵罩,著實精彩。 導遊說麵罩藏在袖子裏,一扯繩子就下來,不知劉德華有沒有學到這手絕活。

再講下去就更收不住,還是利用手頭材料,跟愚人前輩學做四川涼粉。 老爸說涼粉是中國的Jello. 我認為涼粉比Jello好吃:Jello甜而軟塌;涼粉麻辣多味硬實,消暑開胃。 要是能像買Jello一樣買涼粉,我就天天吃中國的Jello。

材料:8安士(227克)綠豆澱粉,6杯水。

調料:豆豉醬,蔥,蒜,醬油,香油,鹽,糖,醋,花椒粉,辣椒油。

做涼粉:

  1. 1杯水慢慢倒入綠豆澱粉,邊倒邊攪拌,直到粉漿沒有團粒。
  2. 把其餘6杯水也倒入粉漿,每次加水都要充分攪勻。
  3. 爐火開得比中火稍大,加熱粉漿。 經常攪拌避免粘鍋,也防止起氣泡。
  4. 等粉漿全部變成稠粘透明膠體,立即起鍋。
  5. 把透明膠體倒入大盤,抹平放涼,然後入冰箱過夜。
  6. 第二天透明膠體底下會有少量水滲出。

做調料:

  1. 蔥切段。
  2. 蒜用刀拍扁,剁蓉。
  3. 把豆豉醬,醬油,香油,鹽,糖,醋,花椒粉,和辣椒油放在一起調勻。

透明膠體切成寬麵條大小,或者用擦子擦成粗圓粉柱。 放蔥,蒜蓉,澆調味汁。

我家口味清淡,調料用得不多。 老爸說不錯,合他胃口。

後記:

溶溶冷月在天涯《飲食男女》的留言:

吃涼粉一定要加大量辣椒油..哈哈。

 

魔幻逗逗在天涯《飲食男女》的留言:

還有,吃涼粉還不能缺鮮花椒水(即新鮮花椒加鹽搗碎後和開水兌了後的水),放上很鮮味的。

 

初夏茉莉在《貝太廚房》的留言:

“正宗的涼粉一般是不放香菜的哈
還有,豆豉不是顆粒狀的,一定是要壓成泥狀的
涼粉千萬不能加醬油~!
最後,再說一下,花椒是不能和辣椒一起炒的,因為花椒是很小氣的,火候過了麻味道就會揮發。
我一般是把鍋燒熱,放花椒,關火,等它自己涼了在搗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