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與愛情
(2010-01-27 07:25:27)
下一個
百度百科上這樣解釋多巴胺———是下丘腦和腦垂體腺中的一種關鍵神經遞質,中樞神經係統中多巴胺的濃度受精神因素的影響,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
如果這隻是一個醫學或者生物學詞匯也就罷了,要命的是,科學家用多巴胺來解釋愛情。這種奇怪的東西,不僅能左右人的行為,還參與情愛過程,激發情感的產生。科學一下子就擊垮了愛情,原來,我們愛一個人,是因為體內分泌了旺盛的多巴胺,我們不再愛一個人,是因為這種奇怪的東西枯竭了。書上說,當我們愛上一個人之後,多巴胺存在的時間隻有18個月,電視上又說,不是18個月,是30個月。可別管是多長時間,反正不是“一生一世”,不是“愛你一萬年”,不是“一輩子”。歌頌了上千年的美好感情,是如此經不起推敲。
梁山伯也許總有一天在生活的瑣碎裏,不再愛祝英台;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會在家族的紛爭裏消失殆盡;傑克與露絲若從泰坦尼克上死裏逃生,將來可能是無休止的矛盾和紛爭。
多巴胺帶來的瞬間激情和狂熱的巔峰總是短暫。人的身體勢必會因為無法一直承受這種像古柯堿的成分刺激,而讓那些化學成分在自己的控製下自然地新陳代謝。也就是說,我們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愛情消失的,又或者說,是我們自願讓愛情消失的。
不知道,科學家們有沒有繼續研究得出什麽樣的結論,吃什麽或者喝什麽是能夠增加多巴胺的,這樣,每天進補多巴胺,果然就可以愛一個人一輩子,相看兩不厭。
“請問,需要一杯多巴胺嗎?可以補充愛情。” 我們在沒有事情的時候調侃著自己……
好在人是一種複雜的高等動物,有思想,有感情,有責任,隱忍並且包容,不同於一般動物。大多數的人,多巴胺沒有了,也一樣因為其他因素的存在,經得起了平淡的流年。其實,我還是覺得平淡的愛情會很沒有意義的,我不希望將愛情變成親情,沒有意思了。
最近聽說了一個故事,中年男人,事業小成,妻子賢惠,孩子讀大學,成績優秀,他為了愛情也就是多巴胺,放棄了房子、財產、妻子、孩子、個人聲譽,跟他的愛情一起,租住在外麵,承擔著周圍輿論的不解。而譴責的聲音越大,他們也就越認為自己愛得崇高。 這種人啊,真是活的累。看看,愛情轉變成親情有什麽好處了?
站在愛情的角度,聽到這樣的故事,都顯得相當非常以及不一般的感人肺腑,哪個女人遇到這樣的男人,都會覺得偉大,畢竟在他的背後,放棄了那麽多。可,愛是多巴胺,卻不僅僅是多巴胺,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懂得取舍、知道進退的態度,是對於生活以及他人的一種責任。 就是啊,責任,但是現在的責任能不能簡單一點呢?
愛情=多巴胺
它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不僅能左右人們的行為,還參與情愛過程,激發人對異性情感的產生。
大腦中心——丘腦是人的情愛中心,其間貯藏著丘比特之箭——多種神經遞質,也稱為戀愛興奮劑,包括多巴胺、腎上腺素等。當一對男女一見鍾情或經過多次了解產生愛慕之情時,丘腦中的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就源源不斷地分泌,勢不可擋地洶湧而出。於是,我們就有了愛的感覺。
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們感覺愛的幸福。人們品嚐巧克力時或癮君子們在“騰雲駕霧”時,所體驗到的那種滿足感,都是同樣的機製在發生作用。幸好,我們的大腦能夠區別彼此之間的不同。多巴胺好像一把能打開許多鎖的萬能鑰匙,根據所處情景不同,在體內產生不同的反應。巧克力的氣味、口味告訴大腦,我們正在吃東西;情侶的體味和香味提醒大腦,我們正在身陷愛中,並促使我們進行交配,以此繁衍後代。
多巴胺帶來的“激情”,會給人一種錯覺,以為愛可以永久狂熱。。不幸的是,我們的身體無法一直承受這種像古柯堿的成分刺激,也就是說,一個人不可能永遠處於心跳過速的巔峰狀態。所以大腦隻好取消這種念頭,讓那些化學成分在自己的控製下自然新陳代謝。這樣一個過程,通常會持續一年半到三年。隨著多巴胺的減少和消失,激情也由此變為平靜。
關於多巴安的化學作用我想不知道也罷不過大家還是相信愛情至少她是我們最寶貴的東西~~
再看一個
科學家揭示出了愛情在大腦中的位置,以及組成愛情的獨特化學成分——多巴胺。研究同時表明,愛情帶來的迷狂,在化學組成上,與人發瘋的時候幾乎完全一樣。所以,那些表白“親愛的,我愛你愛得發瘋”的男女們,其實並沒有誇張,他們在無意中,說出了一個偉大的科學預言。
科學家還告訴我們:多巴胺的強烈分泌,會使人的大腦產生疲倦感。大腦疲倦了以後,要不減少多巴胺的分泌(也就是俗稱的“情到濃時情轉薄”),要不就幹脆自動停止分泌。由此引發的後果就是,或者愛情變淡,或者幹脆分手。同時,科學家也警告所有正在發誓天長地久的瘋子們:愛情最長的保質期是四年。
我想到了一個“七年之癢”的傳統說法,看來這是人們的一個認識誤區,愛情或者婚姻並不是從七年以後才開始癢的,而是四年,四年哪!我們每個人保衛愛情,維護愛情的擔子是不是又重了一點兒!
以前我曾經關注過一位名人的愛情,那時候他正在熱戀,找了位絕色女友,時不時的看見他帶著女友出席各種場合,也時不常地聽到他熱烈的愛情表白,有一次,在一個情感訪談節目裏,他公開向傳統的“七年之癢”的說法挑戰,他說他不信這個,他覺得自己的愛一定會超越世俗。為此,我更加執著地關注著他的愛情動向,誰曾想,在他口出狂言的兩年後,也就是在他與那女子相識相愛的四年後,他的多巴胺物質果然迅速減少甚至停止分泌,兩人出現了感情危機,直至離了婚。
看來,科學就是科學,不由你不信。
當然,我們也不必為狂熱愛情的短暫而感到悲觀,不是所有的人因為多巴胺的減少就會選擇分手,大多數的人因為責任、諾言、情誼等等因素選擇了堅守愛情與婚姻,還有為數不少的人,還在源源不斷地為愛情注入著新的活力、新的內容,為愛情的天長地久做著不懈的努力,這是尤為可敬的,這種超越了生理期限以及科學定義的更廣闊意義上的愛,或許就是我們人類身上最可貴最可愛的地方。
好在,愛情還有四年的時間讓人們為之瘋狂,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裏,都有一個四年,可以忘我地付出、熱烈地戀愛,像一個瘋子一樣做著一切稀奇的愛的舉動,卻沒有人會嘲笑你,看不起你,這已足夠了,對待愛情,且讓我們借用科學家的理論,嚴謹一點地來說,就是:當多巴胺風起雲湧的時候,我們狂熱地愛與被愛著,盡情享受愛的甜蜜;當多巴胺風平浪靜的時候,我們坦然處之,仍然為愛奉獻與努力,不離不棄。
愛情的化學成分不隻多巴胺一種,還有苯丙胺,還有幾種化學成分我忘記了。愛情的保質期大部分是兩年,過了兩年一般愛情就會轉變成親情繼續延續下去,到時間要完成不了這種轉變的話就有可能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