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大男孩Tim喜歡動畫喜歡電腦,他12歲跟著媽媽到加拿大之後,學校事情一直都是他自己做決定。自然而然到十二年級他自己就申請好了本地的西門菲莎大學的電腦動畫設計專業,並且還和教授都見過麵了,教授也為將有這樣一個興趣濃厚又成績優異的學生而高興。一切隻等到開學就好了。
可是,---沒有人喜歡這個詞的轉折,因為這樣的轉折意味著不好,意味著消極,意味著負麵內容的開始。可是,這個“可是”,不僅僅是一點點失落,一點點暗淡,而是很大的失望,因為這一轉折改變了一個男孩子的目標,擊毀了男孩的信心,澆滅了男孩子的理想,也重重撞擊了男孩子的健康。
這個轉折來自孩子的爸爸。Tim的爸爸從小就是很努力讀書的那一類中國典型的好學生,後來成為一個行業裏的專家,算是成功人士吧。因為優秀所以家裏的事情基本由他決定。專家辦理了移民加拿大之後,全家登陸溫哥華,沒多久,專家因為苦於不能找到體現自己價值的工作,決定自己回流。於是留下了妻子帶著孩子。這樣,六年級的Tim進了加拿大的公立學校,同時參加了課外ESL補習班 ,從此,跟著媽媽開始了在異國他鄉的生活與求學之路。
七年的生活,正是逐漸長大走出美好童年邁向青年的最關鍵的成長歲月,溫哥華這個父母的異鄉成了孩子的故鄉。Tim在這裏不僅擺脫了英語學習的障礙,成為了學校成績優異的學生;而且,課後還有了一份兼職工作,在一個西餐館打工掙錢,工資加小費比作當時做labour工的媽媽還要多。同時,他還積極參與社會活動。08年中國大地震,他在學校以及社區積極奔走,號召大家踴躍捐款,共同關心和支持中國的災區重建。為此,在畢業的時候,還特別獲得了校長的嘉獎。而因為他自己的積極向上,友好和善,他有很多好朋友,也有女孩子愛慕他。
當18歲的成年到來的時候,似乎他的人生的彩虹之門也在向他敞開。這時候,在兒子最關鍵的人生抉擇的關頭,一直提供他們生活經濟來源,久不久來加拿大探望一下的父親來了,他到加拿大東部幾所名校走了一轉,對兒子說,放棄本地大學,到更有名的大學讀更有前途的專業。可是,兒子和媽媽都不同意,但是父親憑借自己是養育他的人,強令要求兒子必須離開本地去父親選中的大學就讀經濟學。
最後兒子失望的離開了媽媽,離開了溫哥華。在剛上大學的日子裏,兒子開始經常來電話,訴說自己對於專業的沒有興趣,也提到了想換專業。但是,依然得不到父親的理解與讚同。第二年,Tim終於受不了了,自己決定改了一個專業。他和媽媽說了,和小時候帶大自己的姥姥姥爺說了,並讓不要告訴爸爸。最後的結果是,除了父親不知道,家裏親戚和朋友幾乎全知道他已經離開了父親當初為他選擇的專業。Tim很少給爸爸通電話,對一個常年不和他在一起的父親,一個從不了解他的長輩,他有坦白和交流的障礙和壓力。但是媽媽說了,爸爸給錢養育了他,他必須每個月都要給他打電話,匯報學習和生活情況。Tim很聽話,雖然不輕鬆,還是按時和父親通電話。。
日子,就這樣平淡地過了。當同齡的同學都大學畢業,逐漸找到工作的時候,Tim因為再次換了專業,還需要繼續讀。此時的他,一方麵因為被迫學習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心情鬱悶,而東部的寒冷,使得本就性格偏內向的他更不活躍。另一反麵,對於從前學習不如他的同學都能高高興興地畢業工作戀愛結婚了,而自己還在勉強選擇的專業裏熬,這些年明明心裏不痛快壓抑,還得安慰明明長輩他一切都安好,以免讓長輩們擔心,讓父親難過。日積月累,孩子患上了抑鬱症。回家的時候,把自己關在家裏,不去找同學,同學來電話也不接。不想參與任何活動,拒絕見任何外人。
他不怪任何人,他怪自己,為什麽在人生的關頭,自己不多一些勇氣,堅定自己選擇的專業和學校。他說,西門菲莎大學那位教授一直為他感到遺憾。當教授聽說Tim因為父親反對不得不放棄到SFU讀電腦動畫設計專業的時候,教授當時非常震驚:為什麽Tim的父母要這樣粗暴的否定了兒子的選擇,Tim已經18歲了呀!事實上,隻要真正了解到加拿大的教育的人就知道,加拿大的教育一直致力於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所以孩子在很小就有機會自己做決定,父母不會幹涉和否定孩子的決定,隻會給一些建議。所以,在加拿大18歲的孩子真的是非常成熟了。相比而言,在國內那些嬌生慣養的孩子,從小到大都是父母代替做決定,而且整個人生的大部分內容都是書本知識和學習成績,所以,就算到了成年,有些都還跟孩子似的,
Tim雖然在溫哥華讀書幾年,有自己的主見,但是,骨子裏中國的孝文化還是讓他把對父母的感情和服從混在了一起。這樣的例子其實不止他一個。前幾年就有一個中國年輕人受不了母親一直對他抱有的過高期望從高樓一躍而下離開了人世。
Tim的後悔是有道理的,雖然他沒有掙錢,但是他申請了學生貸款。如果他不退出先前的西餐館工作,或者另外找一份工,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加上學生貸款在溫哥華SFU把喜歡的專業學完;之後,以熟悉的本地人脈,無論是找實習單位和畢業後找工作,都相對容易,到大學畢業後還上學生貸款也不是一件難事。對於年輕人來說,讓他們猶豫不前的往往是勇氣。其實,回頭看,那些曾經讓我們停滯不前的困難我們如果迎上前去也死不了,反而是,我們退後了轉身了,我們終有一天會後悔。
做父母的,我們從年輕走來,我們知道我們的遺憾在哪裏,在於我們曾經放棄過應該往前的機會,那麽我們多給孩子一份鼓勵一份勇氣,讓他們沒有遺憾;我們陪伴孩子成長,不是為了去代替他們,是為了了解他們,做他們的朋友,為他們做一個好的參謀,一個好的帶路人,一個可以傾心交談的朋友。當他們做一個決定的時候, 對他們說,這是你喜歡的,你去吧,我支持你;或者,那不是你喜歡的,不要浪費時間在上麵,人生很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是我們和孩子一路相伴走的最重要的支持,也是我們給予孩子的最溫暖的愛和最有力量的關懷。孩子們圓父母的夢,不是做父母沒有做成的事情,而是圓父母放棄不敢追夢的勇氣,我們把沒有來得及拿出去的勇氣都送給孩子,助力他們去實現他們的人生之夢。微笑著注視孩子們的成長,也是欣慰地體會著我們的自己成長。
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就像放飛已經羽翼豐滿的小鳥。飛鳥屬於天空,隻有可以自由飛翔的小鳥才能體會到生命的意義;長大的孩子屬於自己,隻有能夠自己麵對自己未來的青年,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做父母的,讓我們從容地看著成年的孩子自己走向他們的人生,就像我們微笑著抬頭看翱翔的飛鳥。我始終相信:天空這麽廣闊,飛鳥會在其中快樂地歡唱;世界如此精彩,孩子們一定能夠勇敢地去麵對生活。
後來,Tim的父母也明白了當初應該尊重Tim的意見。麵對如今的情況,再去責怪父母或者後悔都無濟於事,關鍵還是要讓Tim能夠走出來。他們現在已經不在意兒子是不是名校生了,孩子能夠身心健康才是他們如今最大的願望。可Tim已經封閉了自己,聽不進父母的規勸;父母帶他去看心理醫生,他並不認為自己有心理問題。我作為一個熟悉他的外人,我很想給予Tim一些幫助。我提議兩家周末一起到海邊野餐,他答應了,我們都很高興。可是臨到出發的時候他又退縮了,堅決不願意去。後來,我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和Tim好好談談,而父母隻好把希望寄托在心理醫生那裏。
Tim回校前一天下午,還被帶去看了心理醫生。晚上他在收拾行李準備出發的時候,我過去送給了他一份禮物,史努比的一個玩具,上麵寫著“Life is a journey, Enjoy your life”我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如果我現在還是他這個年紀,我一定不浪費時間在負麵情緒上。看他聽我說,我便告訴他自己曾經也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好幾年都沮喪,現在很後悔當初不能早點振作起來,可惜了那些大好的光陰啊!不就是選錯了一個專業嗎,這麽年輕,有什麽不可以重來呢?就算我現在做了媽媽,我要是想再去拿個學位,不照樣可以去好好努力嗎?UBC上個月還有一個85歲的奶奶畢業呢!之後我們開始了輕鬆的聊天,我們聊了該如何聽取父母的意見,也笑話了我們自己和父母的囧事,談了目前他的學習和學校,最後,他笑了。他答應我他不但自己會恢複到以前的狀態,好好學完盡快畢業,並且也會替我把當初沒有勇氣去麵對失敗的遺憾補回來。
那天晚上,當我們看著他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進機場安檢的那一刻,我們都相信,這個滿血複活的青年今後都會堅定和理智的選擇自己的人生,積極樂觀地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