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形形色色的“吃教”現象

(2009-10-02 08:44:24) 下一個
形形色色的“吃教”現象


嚴明法 2007年01月11日 12:41



  早在建國前,中國民間就有“吃教”一說,例如稱信仰基督教的人為“吃耶穌”的。近幾年,筆者閱讀了一些宗教書籍、宗教研究論文和宗教網站的報道,感到除宗教信仰者外,另一類“吃教”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一些專家、學者、教授,本身並不信仰宗教,但在宗教研究中不能正確、客觀評價宗教的作用,卻竭力誇大宗教的善良和智慧,掩蓋宗教的負麵影響,為的是迎合某種社會思潮。甚至是為了從富起來的一些宗教人士口袋裏掏出更多的錢,這是學術上的“吃教”;一些出版商迎合社會潮流,大量出版宗教著作及其通俗讀物,以致魚龍混雜,禪書泛濫,書名中包含“說佛”、“談佛”,“說禪”、“談禪”,“禪道”、“禪機”,“禪話禪書”、“禪天禪地”,“生活禪”、“滴水禪”、“養生禪”、“聰明禪”、“快樂禪”、“幸福禪”等字眼的,簡直像繞口令一樣數不勝數,出版商為的是賺錢,這是經濟上的“吃教”;還有一些地方官員也許是窮怕了,總想搞點一鳴驚人的宗教建築或宗教活動,借以集聚人氣,招商引資,所謂“宗教搭台,經濟唱戲”,這簡直是把宗教當做補藥吃了。

  有人“吃教”,就有人“被吃”,“被吃”的不是我們口袋中的幾元錢,而是我們的未來——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由任繼愈先生總主編、杜繼文先生主編的新版宗教史叢書《佛教史》中有一個觀點:動物沒有宗教,兒童,如果不是由家庭、社會的影響,也不會自己產生宗教意識。據此,筆者認為,青少年中的有神論觀念是後天誤導、汙染的結果。

  青少年對宗教拒絕或信仰的程度,是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環境決定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研究宗教?這仍然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們黨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宗教界人士自然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研究宗教,達到護教闡教的目的,但國家和高校的科研機構、耗用國家科研經費的專家學者,理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研究方向,承擔起宣傳唯物史觀的職責,對宗教的曆史、教義、哲理、智慧以及它的負麵影響進行如實的研究與介紹,把真理告訴青年一代。

  如今書店裏的宗教書籍,多得令人眼花繚亂,但真正以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研究的作者和著作,比起毛澤東同誌說過的“鳳毛麟角”,真的多不了多少。早在18世紀,法國哲學家霍爾巴赫在《健全的思想》一書中就下過一個明確的結論:“無論上帝或宗教都不過是人類想象的產物而已。”然而,在200多年後的今天,某些專家、學者、出版商,卻在使勁地為宗教吹喇叭。

  “禪天禪地”裏邊真有那麽多“聰明”、“快樂”、“幸福”可尋嗎?以我的觀察,“聰明”、“快樂”和“幸福”大概屬於出版商,而年輕人如果真的鑽進“禪天禪地”,把宗教作為畢生的追求,未必能找到想象中的“快樂”和“幸福”。思想決定命運,古今中外,以人生為代價追求成神、升天,可又有哪個如願?出版商們要多一點社會責任,多一點獨立思考,真的不能什麽書賺錢就出什麽呀!





龔育之 2006年10月11日 09:20

  2005年7月至8月,美國探索中心在紐約州立大學北校園,舉辦了暑期講習班。 該中心主席保羅.庫爾茲教授,發表了《新世紀需要走向新的啟蒙》的精彩演講。

  他指出,世俗人文主義是科學的理性主義和非宗教的無神論。當代人文主義麵臨著種種巨大挑戰。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傳統宗教中,原教旨主義教派的興起,各種宗教衝突加劇;90年代以來,隨著馬克思主義的逐漸衰落,世界論壇上對宗教的公開批評完全消失;美國新保守派和基督教福音派的公開聯合,“把白宮當作傳播宗教福音和欺小淩弱的布道講壇”。

  布什政府正在破壞國家與教會之間的壁壘。美國憲法中政教分離的原則,正麵臨著空前的危機。因此,必須發動新的啟蒙運動,捍衛世俗人文主義。他特別強調,人文主義的倫理道德,是數千年來人類社會實踐的智慧結晶。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不需要建立在一種宗教教義的基礎之上。

  庫爾茲教授的演講,具有敏銳的洞察力,發人深省。的確,新世紀需要發動新的啟蒙運動。縱觀環宇,當代世俗人文主義麵臨著三大挑戰。

  第一、宗教原教旨主義的興起,各種宗教的衝突加劇。

  自冷戰結束以來,世界各地宗教呈現出複興的趨勢。向原旨教義複歸,成為各個宗教的共同特點。宗教衝突、教派爭鬥愈演愈烈。由宗教引起的民族衝突,以宗教為背景的地區衝突,因宗教對立導致的國際幹預,膜拜教派(邪教)製造的惡性事件等等,都對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塞繆爾.亨廷頓認為,宗教勢力擴大的代價是,政教衝突愈演愈烈。 值得重視的是,除經濟、政治、社會等因素外,各大宗教文化中的原教旨主義,或稱基要主義教派的興起,成為衝突加劇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政教分離的原則麵臨空前的危機。

  當今國際戰略格局最重要的變化是,美國企圖建立獨霸全球的單極時代。 而在超級霸主美國社會中,最令人關注的現象是,美國基督教福音派的崛起,積極向政治舞台擴張,從堅持“見證真理”,轉向重視取得實際的政治控製力。

  在基督教福音派的鼎力支持下,小布什連續兩屆當選美國總統。由於美國宗教保守勢力的日趨強盛,政教分離的法律條款,已經形同虛設。小布什總統對福音派的支持投桃報李,常常以基督教的布道者自居。美國基督教福音派的理論家霍羅威茨,讚揚布什政府,在國際上推行宗教自由的成績,已“從勉強及格躍升到高分。”美國的宗教右翼與政治右翼的合流,以國家力量推動基督教繼續向全球擴張。

  第三、世俗人文主義的價值觀受到嚴峻挑戰。

  科學探索和理性思考是世俗人文主義的基石。當今社會宗教新保守勢力日益活躍,不斷地質疑基本的科學理念。達爾文創立的生物進化論,是科學探索中最堅實的成果之一。

  自1987年以來,一批美國的基督教信徒提出“智能設計論”,向生物進化論發起挑戰。2005年8月,布什總統在白宮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讚同將“智能設計論”引入課堂。布什總統公開聲援反對生物進化論的宗教保守勢力。可見,宗教右翼勢力日益擴張的態勢。

  美國世俗人文主義陣營捍衛科學理性,倡導發動的新啟蒙運動,引起各種宗教右翼勢力的合力討伐。他們指責,世俗人文主義運動質疑宗教,將動搖傳統宗教信仰的價值觀念,從而破壞整個社會結構的製度基礎。

  美國基督教福音派領袖在暢銷書《精神圍攻》中,提出所謂“天啟議程”,公然勸誡數千萬信徒向世俗人文主義者開戰。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世俗人文主義精神是數千年來人類社會思想和實踐的智慧結晶。走出中世紀後,在近代啟蒙運動的催化下,世俗人文主義迸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和勃勃的生機。人類社會規模宏大的世俗化進程,構成現代化的基本要素。

  可以預見,隨著全球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加速,世俗人文主義思潮將披荊斬棘,不斷獲得新的生命力。正如當代美國曆史學家羅蘭.斯特龍伯格所指出的:“現代社會的本質是非宗教的。”讓我們張開臂膀,呼喚新時代的啟蒙運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