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過人生的關卡 ——我讀《論語》

(2009-07-11 07:39:51) 下一個
轉貼自 http://www.gsr.org.tw/News2Thesis/?mode=dbList&CaseID=02#070328002W

走過人生的關卡 ——我讀《論語》


淡江大學中文係所 王邦雄



一、解讀《論語》的緣起

《論 語》乃人生必讀之經典,我自己在讀台南師範時,老師講解,我並沒有特別的感應,甚至連課本都沒有,到了師大國文係,應該好好閱讀,但我一學期也隻有讀一個 鍾頭,等同軍訓課程,雖然這些課程是必修,但沒有學分,那就等同軍訓,所以為了應付一學期兩次的考試,我就到圖書館去,各讀一個鍾頭的書,卻沒有心靈的觸 動。

後來,大三大四開始讀牟宗三老師的《中國哲學的特質》、錢賓四先生的《國史大綱》與《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唐君毅先生的《中國文化之 精神價值》、胡適之先生的《中國古代哲學史》、梁漱溟先生的《中國文化要義》,開啟了我對文化生命的一分向往。師大畢業之後,張起鈞老師帶我與吳怡學長去 見錢賓四先生,錢先生是張老師在北大的老師,張老師向錢先生報告說,這兩位學生是我的得意門生,我沒有什麽好教給他們,請老師指點。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錢穆 先生問我:「《論語》讀幾回了?」我一聽心想:「讀幾回?我每學期隻讀兩個鍾頭,……」實在是不知要如何回答,心中的那分慚愧真是說不出來,勉強回答說讀 一、兩回。錢穆先生接著說:「我已經讀了四十五回了,還要一直讀下去,而且每讀一回都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跟心得!」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頭。錢先生又問我: 「有沒有寫文章?」我心想寫文章還不容易嗎?師大國文係吔,馬上挺起腰杆大聲回答:「有,寫了幾篇文章」。錢先生立刻說:「年青人不要隨便發表文章,將來 想收回都來不及。」

乍聽之下,我還真不服氣,後來我還是聽錢先生的話,碩士論文沒有出版,我的碩士論文寫《老子》,吳康先生還特別推薦給 商務出版社出版。這是我從前輩老師得來的切身教導。真的好好讀《論語》,是在北一女教書的時候,因為要備課,自己要先懂,才能教學生。而且要感動自己,才 能感動學生。我的《論語》根基,就在當老師的時候打下來的。我讀老莊也是這樣,民國六十一年在輔仁教書時,才好好去讀老莊,尤其《莊子》,以前在師大國文 係從來沒有修讀過,但要在哲學係開老莊哲學,那真的是人生的一道關卡。我想楊祖漢教授一定更能體會這種感受,楊教授剛進文大時,是五門課,袁保新 教授好像同時教七、八門課,我記得那個時候鵝湖的師友都是如此,這不但是一個考驗,也算是人生的重大成長吧。所以真正對《論語》好好用心,就是在一女中教 書時,真的是教學相長,一定要教課、講學,在講學論的過程中,那個回饋是非常大的。所以,你會對聽你講的學生有一分感激之情,因為他參與了你的成長。

對 《論語》有正麵發表是《論語義理疏解》,那是陳癸淼先生邀請鵝湖來為省文複會編一套四書的教材,《論語》、《孟子》是我與曾昭旭、楊祖漢一起合寫,楊教授 擔當最重,因為他又寫《中庸義理疏解》,至於《大學義理疏解》則是岑溢成先生負責,目前這一套書算是在台灣流傳蠻廣的,尤其中學國文老師,他們要講《中國 文化基本教材》的話,這部書算是他們講論的重要依據。我們寫的時候是民國六十八、九年,那時也是鵝湖這群師友開始在學界嶄露頭角之時,事實上是藉《四書義 理疏解》出道,剛好是儒學最重要的經典。

有一陣子,我是不講儒家的,大概隔了至少有十五年之久都不寫儒學的文章,一直到這兩三年,才回來 書寫講論,新儒學會議我都發表道家,為什麽呢?我覺得儒家是與生命直接相幹,寫儒家一定要用生命去解讀,感覺要很真實,假定你有一點虛欠,最好不要寫。所 以我有一大段時間隻講道家,論文也寫道家,就是這個原因。這兩三年來,才有儒家的論文出現,現在就收在《中國哲學論集》新版中;大約又加了五、六篇論文進 去,另外在《生命的實理與心靈的虛用》中,也有儒家的文章。去年連續在中央日報專欄中至少寫了三十篇的《論語》,之前我寫《莊子》,主編抗議說:「王教 授,專欄隻寫《莊子》好嗎?」而且,本來叫方塊,隻能寫七百五十個字,結果我寫到一千六,他們受不了,說這不叫方塊,叫長條。你想想寫〈萬竅怒 呺〉、〈大鵬怒飛〉要不要一千六。事實上該專欄的版圖我隻擴展到一千二。我的專欄擴展之後,其它人也跟進。因為先寫《莊子》,後來又寫《論語》,寫完之 後,再寫《老子》。《中央日報》停了,改在《青年日報》發表,我希望把《老子》八十一章寫完。民國七十年左右,在台大演講,就有人問有沒有哪一本《老子》 的書可以作為讀本,我想一想說沒有,又說等我寫吧。大家都在等我哪一天寫出來。我老是講大話,牟老師說年青人要講大話,事實上我那時已經中年了還在講大 話,所以人家就請問你那本書寫出來了沒有?竟然還沒有,不得已出了一本《生命的大智慧│老子的現代解讀》,隻有二十二章,我覺得再拖下去,有點不好意思。 現在就我如何解讀《論語》的心頭曆程,可以跟諸位分享。


二、如何解讀《論語》││《論語》的現代解讀

(一)從《老子》、《孟子》解讀《論語》
在 《論語義理疏解》中,以「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做為開頭,我認為是《論語》最重要的一句話,是從《老子》看回來的。《道德經》上經說:「道可 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下經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第五章是「天地不仁,聖人不仁」。你就看到道、德、仁,好像沒有直接談到「藝」的部分, 但〈三十八章〉說:「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或者是〈二十八章〉講的「大製不割」詩歌禮樂就是藝。像這些我覺得通過《老子》,可以知道《論語》最重要 的是那一句話。《道德經》的成書年代一定在《論語》之後,他的重要理論是針對道、德、仁,還有禮製發言,顯然就是對《論語》作一反省。所以,有時候我們通 過《老子》你會看到《論語》。且通過《孟子》說的話「當今之世,舍我其誰」,與「乃所願者,則學孔子也」,我覺得孟子已然為我們做了決定,原來孔子才是我 們所有人的老師,像孟子那樣陽剛的生命,體現了天地精神,絕對不作第二人想,但是卻說「乃所願,則學孔子也」,所以讀《孟子》可以知道他對孔子的禮讓、尊 重,就可以知道孔子多了不起。孔子這樣的聖人是不大突顯自己,而是透過孟子。讀了《孟子》,對於其「舍我其誰」的批判楊墨以及「則學孔子」的儒學理論體係的建立,真的是震撼人心,所以我們可以從《老子》看《論語》,也可以從《孟子》看孔子。


(二)從《莊子》解讀《論語》

我剛講「君子有三戒」時,傅佩榮先生接受《聯合報》訪談,認為我講「君子有三戒」,似乎沒有抓住孔子思想的核心。這個說法很奇怪,他沒有好好讀我的《論語義理疏解》。

我的第一句話是講「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啊!講「三戒」是切入民間的窗口,我們是要教化民間,所以為什麽這麽多年來,我跟曾昭旭比較往民間去演講,就是希望發揮經典的教化功能,要把經典讀活,讓經典進入每一個人的心靈中。 孔子講「君子有三戒」,而《莊子.人間世》講「天下有大戒二」,此中一定有大道理。所謂「君子有三戒」,是通過「少壯老」三階段,以其「血氣」的強弱來說 「戒」,我覺得這是孔子對「少壯老」的不同階段,人生問題出在何處,或要如何走過來所給出來的解答。再加上〈人間世〉說:「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 義也。」兩相對照來看,「戒」既不似「戒律」那麽嚴重,也不似「告誡」那麽輕鬆,似乎在兩者之間。那要如何說「戒」,我給出的說法是「關卡」。「天下有大 戒二」,〈人間世〉,就是人物走在人間,麵對自我的「命」與天下的「義」的兩大難關。為什麽叫難,因為有可能被卡住叫「難關」,所以人生一定要過關,不然 就會被卡住。

「關」一定要通過,所以叫「過關」;沒有過關就被卡住,就叫「難關」。孔子說人生是三大難關,而莊子的體會是人物行走人間,自我投入天下所展開的人生行程,要承受「命」 與「義」的兩大難關。所以我對「戒」的體會是通過莊子與孔子的話激蕩出來講的。我的感受是莊子很受孔子的啟發,你對〈內篇〉越深入體會,越覺得莊子受了孔 子相當大的影響,就他對生命很真切的體會而言。在生命智慧的傳承,恐怕超過孟子。所以莊子講:「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那個天就是自然現象的 天,不是天道天理的天,也就是《論語》所講的時代氣運與個人氣命的意思。莊子對孔子的理解,在〈大宗師〉孔子告訴子貢:「丘也,天之戮民也。」讀到這一段 你就會很喜歡莊子,盡管他請出孔子與子貢作為他寓言中的主角,但他一點都沒有委屈孔子之所以為孔子。子桑戶過世,孔子派子貢前往主持喪禮。子貢站在儒家觀 點,看見孟子反及子琴張在靈堂內編曲、鼓琴、唱歌,大不以為然,問:「臨屍而歌、禮乎?」兩人回以:「惡知禮意!」子貢回頭告訴孔子,孔子既不忍批判方外 高人,但又不能說子貢不對,故回答:「丘則陋矣」。你看,這是一代宗師啊!通過莊子筆觸,真的把孔子寫活了。他不願對方之外的高人不敬,就如同對《論語》 的隱者。而子貢是孔子任使他前往處理喪事,卻被搶白一頓回來。孔子還幫方外之士解釋:「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而遊乎天地之一氣。彼以生為附贅縣疣,以死為 決 潰癰。」此時,子貢又問:「然則夫子何方之依?」孔子則答:「丘,天之戮民也。雖然,吾與汝共之。」這樣的一句話,說我跟你師生兩個共之,意謂盡管擔 負人間使命,是如此的任重道遠,而不免勞累,但我們師生兩個就遊於方之內吧。而遊於方之內,也就是「天刑之,安可解」的意思。

在〈德充 符〉叔山無趾那一段,莊子通過叔山無趾被砍斷腳趾而踵見仲尼,他不遠千裏而來,孔夫子見麵就問,你為何不早一點來,若早一點來,又何至於此?沒想到叔山無 趾聽了之後很悲痛,說我修行幾年之後來看你,你怎麽隻看到我的腳趾而沒有看到我的修養人格,以及一路走過來的艱苦曆程。孔子立刻道歉,說可否請你進來談談 你的心路曆程!叔山無趾徑自揚長而去,轉而去看老聃。孔子之後隻剩下老聃可以見,莊子寫得很精彩。無趾對老聃說,人家說孔夫子多了不起,我看也沒有啊!生 死是非都沒有看開!你看老子怎麽回答,假定這樣的話,那我們兩個一起來救孔子吧!這真是精彩而動人!老聃用逼的,老聃是第一流人物,他沒有趁這個機會一起 罵孔子,他用逼的,說既然你認為孔子道行並沒有到達最高境界,那我們一起救他好了,沒想到這句話逼出叔山無趾的大徹大悟。大徹大悟在哪裏?就在「天刑之, 安可解?」,也就是「丘,天之戮民也」的意思。有點像孟子講的「仁義禮智,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仁義禮智,命也」就是「天刑之」,「有性焉, 君子不謂命也」,就是「安可解」。你看,孟子跟莊子是可以呼應的,莊子詮釋孔子的生命人格是如此深刻,沒有委屈這三人啊!所以莊子寓言不管是從文學角度、 哲學角度,都是第一流。解讀《論語》,我們可以通過《老子》、《莊子》再映照回來,來論定孔夫子在文化傳統中無可取代的地位。如果讓青年朋友隻讀 《論語》,他會對孔子缺乏敬意,以前我碰過出身輔仁大學哲學係的學生,跑到華岡念哲學研究所,在我的課上說,《論語》就是一點倫理教條,沒有哲學,被我大 罵一頓。此後,沒有見過他。念到研究所了,還說這種沒有常識的話,回去好好讀牟先生跟唐先生的書,他還一臉不服氣,現在他也是教授了,我提這件事,就是跟 諸位說如何烘托《論語》,不然會誤認為《論語》沒有什麽,而缺乏敬意。通過諸子百家再來看《論語》,像《莊子》的詮釋我就覺得很受用。莊子講到「子之愛 親,命也」。「子之愛親」,本來是仁,親親仁也,父子是仁,君臣是義,對孟子而言,「子之愛親」不是命,而是人性的呈現。沒想到莊子竟然說「命 也」,我覺得莊子比孟子對孔子所講的父子之親,更肯定也更深刻,不是光應該,天生就是如此,命也,我們就認了,連道德的自覺、反省都是多餘。「子之愛親, 命也,不可解於心。」這分愛你不可能在心中解開。第二個才講「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一個是「不可解」,一個是「無所逃」。我的解釋是「不可解」又何須解?「無所逃」又何須逃?一般都認為道家好像是對孔門所說的仁義禮智給出批判,你看老子講「絕聖棄智」、「絕仁棄義」。通過王弼與牟老師,我們就會知道這根本就是「作用的
保存」,可以消解很多問題。


三、「君子有三戒」與「天下有大戒二」的互解融通

我 會講走過人生的關卡,這個關卡就是「戒」,而戒又是從莊子《人間世》的「天下有大戒二」跟孔子的「君子有三戒」,兩戒相提並論,再去解讀詮釋。所以講人生 三關,就會想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我把這段話,分別跟「少之時」、「及其壯 也」、「及其老也」一起來解讀。「血氣未定,戒之在色」的少年關,就要通過「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來過關;「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的中 年關,就要通過「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來過關,這個「血氣方剛」,現在很多人都把它當作少年「血氣方剛」,就是沒有用心讀《論語》。孔子的體會很真切,少年是未定,中年才是方剛。就 因為「戒」是負麵的關卡,你一定要過關,不然會被卡住。那「及其老也,戒之在得」的老年關,就要通過「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來過關。我找到 《論語》中孔子的自我論定,來通過人生的三大難關。怎麽過關?用「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來過少年關,用「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來過中年關, 用「六十而耳順」跟「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來過老年關。回到《論語》的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說的正是屬於少年關的自我成長,「有朋自遠方 來,不亦樂乎!」說的正是中年關的天下事業的開拓,你一定要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要有誌同道合的朋友,不然開拓不了天下的事業。「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 乎!」說的正是老年關的天地境界的開顯,你老了,被擠出曆史的舞台,什麽都沒了,就是因為如此,才會「戒之在得」。真的很精彩,孔夫子對生命的洞見,你看 在兩千五百五十七年前說的話,現在讀來,還是無比親切,好像孔夫子直對眾生說法一樣。

所以第一階段是自我的成長,第二階段是天下的誌業, 第三階段是天地的境界。「人不知而不慍」,人生路上總會碰到人不知的那種落寞、困境與蒼涼,但你不會生氣,這很困難。人不知,不會生悶氣嗎?實則孔子另有 「知我者其天乎」的出路,天無絕人之路,人世間的人可以不了解我,可以冷漠待我,但天人永遠聯機,天總是知道我,所以我就從這裏說天地的境界。這樣形成我 的詮釋係統:人生的關卡是從自我的成長,走向天下的事業,再升上天地的境界。人生永遠往上走,人生絕對不是往下掉,不然人到中年就言語無味,麵目可憎,那 種庸俗化的危機,伸延到老年的話,就什麽都沒有。所以,我講人生關卡,先說何謂關卡,我用「情結」兩字來說,正麵是情,負麵是結,正如同正麵是過 關,負麵則是卡住。而帶我們過關的是「心」,會把我們卡住的是「氣」,這樣正好連貫到「血氣未定」、「血氣方剛」、「血氣已衰」。人生每個人在過自己的 關,我的「心」帶動我自己過我「氣」的關。

以前看好萊塢的功夫影集,其中老和尚教導小和尚的一句話,他說你以為你被關在監牢裏嗎?事實上,監牢就 在你的心裏。監牢在心的「結」,每一段情都打一個結,所以人生萬萬情一定有千千結,情關難過,因為心結難解。這個情關我再用閩南話說「愛」,就是「疼」, 既是疼惜,也是疼痛,愛就是痛,越愛越痛,最愛最痛。人生就是一個是非題,要保住正麵,把負麵解開。原來人生如此簡單,這叫存在的抉擇。情愛世界 的美好,你要如何讓它修成正果,而不要被那個結與痛把你打垮。關卡是心在過氣的關,因為愛是心,但你會對最愛的人,生最大的氣,你看兒女對父母講話多不禮 貌,對外卻很客氣,因為媽媽的愛太可靠了,有時兒子講叛逆的話,就是接近撒嬌,所以我就安慰說:兒子跟你撒嬌你不要生氣,因為隻有你可以禁得起這樣的話。 心的另外一邊是氣,我們的愛是通過氣表現,所以一個人沒有氣力,大概愛也沒有光彩、沒有亮麗,因為發光發熱是通過氣來燃燒。原來人生的正麵都可能 帶出反麵,這樣的體會可以引導我們往道家走,才知道為何道家正麵的道理老從反麵說,所謂「正言若反」,你一定要克服反麵,人生才可能走向更高的正麵,這叫 正反合的「合」。原來人生的優點也是缺點,所以要消解可能的副作用跟後遺症,人生方有突破,這叫過關。

四、大家一起過關,三代一起過關

我 講人生關卡,把經典變成活生生的生命,讓每個人有深切感受,就從三國演義關公「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切入。我們現在都鼓勵學生升學聯考時要過關斬將,關武 聖的英雄事跡,原是千古美談,但是我們要省思自己過關而六員大將落馬,這豈不是付出太大的社會成本?所以是否可以眾將官大家一起過關。每天清晨,中年的父 親在客廳喊聲眾將官大家一起過關,老年人去散步,年少的去上學,中年一代去上班,人生沒有事嘛!剛好響應少中老三代,原來人生的關卡是要全家一起過,任何 一代被卡住,其它兩代也被卡住。所以,希望大家一起過關,不要過五關斬六將。因為社會的痛苦,來自於大家以打垮對方,做為自己的成功,有沒有想到 台灣隻有一個可能,一起過關。在過五關斬六將的省思之後,我講三世因果:前世、今生、來生。現在整個社會的主流思潮是佛門,無可諱言,儒家不是今天台灣社 會的主流,表示我們的奮鬥還不夠。所以,廣泛散開的民間信仰,以佛弟子為多,他們講三世因果,我們如何響應?前生決定今生,今生決定來生,此為因果業報之 說。問題在我們都活在今生,所以今生麵對兩大事:一個就是「了前生」,前生的業今生報,一定要了,不然輪回沒完沒了;另一個是「修來生」,不修今 生修來生,今生來不及,所以來世報。此生兩大事:了前生與修來生。這樣的因果業報之說,蠻有說服力,原來人生的福報是自我負責,因果就是我們講的德行跟福 報,所有的福報從德行來,這不隻儒家講,恐怕所有宗派都這麽說。在這一詮釋係列中,我的心隱然感受不安,因為了前生、修來生,指的都是我,我的今生去了我 的前生,跟修我的來生。但我們心中的價值排行榜不是這樣,我們最愛的人不是我,我愛我的父母、愛我的兒女超過我自己,你看地震時,你跌跌撞撞會衝 進誰的房間呢?沒有父母隻為自己想,沒有兒女隻為自己想,怎麽我的父母、兒女不在三世因果中?所以我們要從儒家來思考,儒家不講三世因果,講三代傳承。父 母是我的前生,兒女是我的來生,我就是今生。用儒學來消化佛門,孝敬父母就是了前生,教養兒女就是修來生,如果沒有好好教養第二代,我們就垮了。 在此我們可以把民間講的三世因果,通過儒家的義理來消化,以三代傳承來消化佛門的三世因果。幾千年來的家庭觀念已然根深柢固,你的信仰如何跟文化傳統結 合?以前梁燕成先生曾邀請我去他們基督徒的學術會議擔任講評,梁燕成說誰得罪基督,我跟他拚命,又說誰得罪孔子,我也跟他拚命。我問萬一是孔子得 罪基督呢?你要跟誰拚命?他回答不出來。顯然基督信仰要跟儒家思想融會,佛門信仰也一樣,我們要為其它宗教找一個平衡點,他才會服你。不然,好像牟門反對 宗教,這是輔仁大學哲學係所給出來的印象,什麽時候牟先生反對過基督信仰?隻是請諸神父博士,不要把儒家天道說成是上帝而已!偷梁換柱嘛!每一個人的信仰 都要得到尊重,我們對孔子所開創而來的文化傳統也有發自生命的認同,我們的終極關懷就在他的思想。就在這一場學術會議中,戴維揚教授說:王邦雄, 我跟你說,我一生最大的遺憾是為什麽孔子不是基督的學生?我立刻響應:戴維揚,我跟你講,我一生最大的遺憾是為什麽基督不是孔子的學生?我跟你相反。所 以,基督、佛陀信仰與孔子如何在心中並存呢?就像我們今天講文化認同要跟國家認同分開一樣,文化認同我中國,但政治認同我很台灣,這很自然嘛!不然作為一 個台灣人怎麽存活在這個島上?我用中國文化心的重要感說統派,用台灣鄉土情的親切感說獨派,我試圖化解統獨之間的尖銳對立,兩邊都是我們的心,一 邊是文化心,一邊是鄉土情,你怎麽可能要我隻剩下一半呢?這不光是撕裂族群,這是撕裂自己。當代台灣人活的不好,幸福指數這麽低,跟這個有關聯,你怎麽打 拚都隻有一半。所以我寫一篇文章,標題是「台灣再怎麽打拚也隻有一半。」我們希望台灣鄉土情與中國文化心可以取得平衡,不能不要哪一邊,這是自我傷害。就像理性與感性總要兼容,不然會給自己一條走不下去的路。文化心比較理性,鄉土情比較感性,不能要求哪一方退出啊!人是情與理的動物,所以要給一個安頓,兩邊不僅兼容,又是一體。

所 以我用三代傳承來消化三世因果,諸位要了解,講課不可以隻講學理,講很高妙艱深的哲學理念,牟先生都說:「演講很容易,摻水就可以了。」我太欣賞這句話 了,牟老師有很多精彩的話,在閑聊中,隨興說出來的。牟老師還有句精彩的話,有一回聊到練氣功有益健康時,他說王邦雄我跟你說,我們不用練,我們講課就是 練氣功,我想一想真有道理!有一回,我到高雄演講,一天講了九節課,氣力還可以維持。主辦人說:王教授您練什麽氣功?我說沒練,他說怎麽可能?正如牟老師 所說,我們每天練,自然練的是浩然正氣,因為講課一定講對,不可能講錯。所以作為一個老師,生命的成長跟你講課的內容直接關聯,因為集義所生。所以牟先生 說的是浩然正氣,我看他們打坐練功的人,講意念不要有,讓心空靈,我就想也許儒家的「敬坐」比較合理,儒家的「敬坐」不同於佛門之「淨坐」與道家之「靜 坐」,「敬」才會有浩然正氣,不然隻是虛靜、隻是幹淨。

五、走過人生的關卡

(一)「戒之在色」過成長關與情愛關

君 子有三戒,就是人生過三關。「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我認為少年關是成長關。少年就是自我成長,我通過「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來說。人生重大的 成長階段,剛好在少年十五二十時,此時,正是情愛萌芽的青澀年代,孔子會說「戒之在色」,「色」就是青春美色、錦繡年華,少男少女懷春多情,充滿了對異性 好奇、想展現自己。成長關的另一麵叫情愛關,而情愛可能卡住成長。家有青少年,父母親的煩惱是兒女交男女朋友了,怎麽辦?今天沒有人可以強力禁止了,那如 何讓情愛不要卡住成長,而讓情愛支持成長?如何把負麵轉成正麵?那就要「吾十有五而誌於學」。成長年代、青春浪漫,才氣最敏銳,也最有創意的階 段,人的「才」要靠「學」,「氣」要靠「誌」。才通過學才會長久,否則「才」會過去。氣要通過誌才會崇高,否則「氣」會消散。尤其少年氣,是一時的、好玩 的。所以要修成正果,要向學立誌,「吾十有五而誌於學」,跟青少年說道理,他才會心悅誠服,不然你說的都對,他也不會跟進。所以我對少年關的解釋,「戒」 之所以在青春美色,處在人生中最好看的年少歲月,每天匆忙來去就是給人家好看。我到馬來西亞的華人中學演講,每個學生出來都喊「給你好看」,校長大為緊張。我用青少年的話頭說「給你好看」,意思就是「把我最好看的給你看」,人生永遠都要把最好看的姿態給我們的親人、朋友看。但是青春浪漫 是一時的,如何有一生一世的好看,因為人總是會衰老。青春永駐之道在向「學」與立「誌」,學問與誌向永遠不會衰老,是一生一世的,鼓勵學生要讓自己的一生 好看,好看在才學與誌氣。那樣的誌向與學問在歲月之流中,是會越來越開花結果的,這才是人生的智慧。就像我跟青年朋友講,一定要學一種運動可以一生奔馳躍 動,像我是打網球,可以一生一世。讀書、誌向正是一生一世的成長與突破。如何讓情愛支持成長?

我在某一個廣播節目現場跟北一女、建中學生 現場座談,建中學生,第一個問題就將我一軍,請問王教授你支不支持高中學生談戀愛?我看一邊北一女,一邊建中,我有反對的空間嗎?我保留的說:我不反對, 也承認此時的戀情是最純真而美好。但是約法三章:第一,約會在圖書館,因為讀書才成長,成長則情愛才可能開花結果,而有幸福的保證,不然的話僅扮演難兄難弟的角色,大一時交男女朋友,大一下一起被退學,談戀愛就不讀書,你看三年辛苦考上大學,上了一個學期就被退學,多冤枉。第二,隻能坐旁邊不能坐對麵,因為坐對麵你會覺得對方的臉比書本好看,書本是讀你一遍早已厭倦,讀對方的臉卻是讀你千遍也不厭倦。第三,互相為對方,也為兩人的共同未來讀書。這樣情愛就會變成成長的動力,爸媽看在眼裏,很傷感,父母對兒女說了幾十次都沒有用,男女朋友一句話立刻好好讀書。原來情愛是一個動力,把「戒之在色」的負麵,轉成一個正麵的動力,走過人生的關卡。

(二)「戒之在鬥」過事業關與名利關

中 年階段處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事業關。從「誌於學」到「三十而立」是少年的成長關,「立」是自我的挺立,且「立於禮」,走向人間街頭。「三十而 立」很符合現代的觀點,今天的青年要能自立,大概是三十歲,孔夫子了不起,預見將來大家都會念研究所,如果你還要念博士班,可能三十還不行,成長期要十五 年,人生的成長期越來越長。「三十而立」,就可以成家,從成家轉向立業,就是中年。所以我的中年是用四十、五十來說,十五以前父母親決定,接受父母親的引 導。十五歲之後,不再聽父母的安排,要對自己負責,憑「誌於學」對自己負責。中年為事業關,所謂「血氣方剛」,方剛就是正強,這是正麵說,負麵說就是不再 柔軟,更嚴重的就是不再好看,人生永遠要追求美好,美好在哪裏?青春是屬於每一個人的美好,同時青春,同時好看,所以青少年不會「戒之在鬥」。我們現在都 誤以為青少年好鬥,那其實是遊戲,過剩體力的遊戲。真正的鬥是出現在中年人的身上,孔子真了不起,我們現在看到的台麵上人物都是中年人,包括我的同學王金 平、洪玉欽、黃營杉、陳哲男……等,都是這樣的年紀,中年不再好看.那好看在哪裏?在名利權勢,這就跟青春不一樣,青春是一起青春,名利權勢是你有我就沒有,套句羅素的話,那是占有的衝動,而不是創造的衝動,所以這個時候,麵對的是「戒之在鬥」的中年關。

事 業關的另外一邊就是名利關,我的思考是讓名利支持事業,而不讓名利卡住事業。那就隻有一個可能的出路,就是事業共成,而名利共享。我們希望「鬥」是一個公 平的競爭,機會均等,在相互激蕩中往上提升;而不要變成惡性競爭,像寫黑函啦、放話誣陷啦,大家一起垮掉。名利有如獎助事業有成的人,誰為台灣鄉土、台北 街頭付出最多,理當享有盛名,這是應得的效益。所以不要讓名利卡住事業,「戒之在鬥」最大的難題就在,名利集中在少數幾個身上,現代的大財團、大 業家,員工都是投資者,都是股東,不再是家族壟斷的事業,事業變成是大家的,名利也是大家的,這叫事業共成、名利分享,商業已經走向這條路,但是政治還沒 有,正如台語說的整碗都端走,總統製就是這樣,所以台灣一定要修憲,一定要內閣製,這樣才可以共成分享,都是台灣人的菁英,為何限於黨籍,而不能為台灣人 所重用,這樣不是很可惜嗎?過事業關有如打天下,我們要講共成分享,在體製規範與架構運作中落實展開,因為天下事業「戒之在鬥」。而血氣方剛正強,就是不 再柔軟,青少年「血氣未定」好像是缺點,其實也是優點,就是柔軟,未定看似負麵,實則沒有定型,也可以是正麵的意義,這樣教育才成為可能。好好讀書都在少 年十五二十時,那時讀的書一生有效,我們的基本能力都在年少時養成。中年方剛就是不再柔軟,少了成長的空間,所以往天下的事業去尋求突破拓展,自我不再青 春,老天爺補償我們,給我們一個更開闊的天空叫天下。老天總是給我們出路的,可以開創事業。且不隻是事業,更可能是誌業,因為從誌於學伸展接續而來。

通 過中年關,由「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來說,「四十而不惑」這個惑是人生的困惑,不是知識的惑,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 惑也。」這是由愛帶出來的自我異化所形成的惑。戒之在鬥,就是不要掉落在這種困惑中,「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這是自我矛盾,自己反對自己也不留下餘 地。仁者不憂,而知者不惑,「仁者安仁,而知者利仁」,所以中年人要有不惑的智慧,「夫子仁且智」,企業管理、領導統禦都要有智慧,才不會適得其反,而引 生別人的反感疑慮,這就是「四十而不惑」的義理所在。「五十而知天命」,這更符合台灣的現狀,很多人五十歲之後就想退休了,但退休那麽容易嗎?經過中年的 事業開創,爬登名利權勢的高峰,權力的滋味與頭上的光環,說要急流勇退,談何容易?所以要「五十而知天命」,把一切的美好還給天命,不是我,是老天爺給 的,是大家的,老天爺一定把美好榮耀還給人間每一個人。這樣的話,我們才可能從中年轉向老年,中年是中性的說法,正麵的說法是壯年,而傷感的說則是更年。 所以壯是理想性使命感的壯,因為老的已老,小的還小,你非壯不可。這既是事業關又是名利關,你通過「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來過關。「五十而知天命」 是預留老年的餘地,所以我不認為「五十而知天命」一定要以「五十以學易」來印證,好像學易才可以無大過矣!難道不學易經就會有大過嗎?知者不惑,不就可以免於自我否定的困惑嗎?

(三)「戒之在得」過休閑關與健康關

再 來就是「及其老也,血氣已衰,戒之在得。」除非是一個很有修養、很有智慧的人,不然老年人是有重大危機的,因為老年人不僅青春不在,事業也不在了,可以說 一無所有,不是要退休嗎?體製上六十五歲強迫退休。雖說學人教授六十五歲還可以申請延長,但很多人不願意,因為還得經過係評會通過,太傷尊嚴,所以六十、 七十大概就是退休年齡。退休不光是從職場退下來,退休還要加上休閑,也就是要過休閑關。休閑的「閑」是心情的問題,心情要閑散跟「戒之在得」直接關連。大 多數的人退休以後都很傷感,且快速衰老,尤其是男人,這是嚴重的危機,關鍵在少了一分「閑」情。實則,老年人不要以為自身失落了一切,青春在孫兒女身上, 事業在兒女身上,美好依舊在,留給子孫而已!又何須傷感!我認為老年人要「人不知而不慍」,因為你退出職場,退出事業的高峰,好像被擠下舞台了, 被人間冷落了,那分落寞、蒼涼感常繞心頭。老年人,「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階段叫休閑關。休閑關的另外一邊叫健康關,老年人最大的問題是健康,台灣健 保局最了解,所以我就勸老年人三不五時去醫院看醫生,給醫生看看,把醫院當公園,不要認為那是會讓自己生病的地方。牟老師以前說,我才不上醫院,我才不去 檢查身體,本來沒有病,到了醫院病通通都來了,也都有了,這個是牟老師幽默的語言,但也反應我們的心情,我自己也不大願意去醫院。或許換個角度想,醫院像 公園,老夫老妻一起去散步,散心,看看醫生,好像去看老朋友一般,沒看似乎過意不去。

那為什麽說「戒之在得」,因為一無所有,所以老年人 最大的問題是放不下、走不開。我們都誤以為老年人會自然的想開,但其實正好相反,你在青春好看或事業有成時,你一點都不會說放不下,因為人生美好正持續成 長且擁有。老年人最大問題就在一無所有,當然對僅有的一點老本更是抓住不放。最明顯例子就是,我們一家大小每周末回家,還好我父親沒有土地所有權狀,不然 幾個兒子媳婦回家,老父親打開抽屜,說大家來看看土地所有權狀都在這裏,又趕快鎖起來,說下個星期大家再回來看。因為一無所有,所以一定抓住自家所僅有的 一點晚景餘光。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誤以為老人家一定想得開,除非是像牟老師那樣擁有大智慧的人。老人家對當前的事情都立即忘記,過往的事情都記得,因為過往 的事情是人生的美好,當前的事卻是人生的傷痛,所以他一定要忘記,而保有好好活下去的空間。這時我們說「六十而耳順」,「耳順」在「五十而知天命」之後, 人生一路走來,由下學而上達於天,再回過頭來,去諒解與包容人生過程中所有的坎坷與艱辛。所以老年人最適合當顧問,可以來引導青少年的成長與中年的創業, 因為這時沒有職場的壓力,可以把經驗與心得做一傳承與回饋。「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當然不是那麽容易,「從心所欲不踰矩」,既是不踰矩的道德,又是 從心所欲的自由。「矩」是規矩,是行為的模式與價值的規範。從心所欲,表示他的心完全自由,完全跟整個價值規範是一體並行的,這是生命最高的境界,這個境 界就是天地的境界,有如天理流行般。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是聖人在講他自己。通過天地的境界,可以讓人生的老年不要那麽樣的想不 開、放不下,不要那樣的傷感與蒼涼。對「戒之在得」要真切的體會,就了解何以老國代、老立委,躺在病床上,還要推到國會去簽到開會。因為可以享有權力,又可以繼續領退休金。往這裏說,就很無趣了。往天地的境界講,人生才有正麵。這樣的詮釋,就是健康可以支持休閑,而不要讓健康卡住休閑。越放得下、看得開的 人越健康;越抓住不放的人,越不健康,成了惡性循環。這樣來講人生的關卡,不僅通過,還證成天地的境界,不隻「人不知而不慍」,且是「知我者其天乎」,這就開顯了天地的境界,「隨心所欲而不踰矩」,不是天地境界是什麽?所以牟老師說少年是比才氣,中年比機遇,而老年比境界。一生好看就是到了老年,你可以開顯天地的境界。少年比才氣,才氣高你成長的可能性就高。中年要靠機遇,事業更有擴展的空間;老年要比境界、要靠修養。青春不用修養,它就那麽青春,完全要靠修養支撐的就是老年,因為沒有名利權勢的光彩,整個黯淡下來,你的神氣姿采完全要靠修養而顯現。

「少年是比才氣,中年比機遇,老年比境 界」,正可以放在人生三關這裏來理解這樣的詮釋係統,一方麵每一個人都要過人生的三關,而一家三代,三代也要一起過關。每個人一定從少年走到中年再進入老 年,這是人生的全程,而整個家族與人間社會也是三代的人要過這三關。所以中年這一代,掌握權勢正在當家的人,不要忘了對老人家的尊重,對前輩的尊重,學界 也是如此,這就是人間的溫暖、美好。因為你將來也會老。所以老年人的戒之在得,一方麵要靠自己修養,一方麵有待於兒女、學生,要給老人家安全感。人會老, 不用擔心,我們永遠在你的身邊,不會讓你孤單寂寞。有一回,我應邀出席趙寧主持的電視節目,談的是人生的「命」,時間將近一個鍾頭。當天晚上節目播出,第 二天早上,牟老師打電話來:「王邦雄我想去你那裏走走。」老師從來沒有上午到我家裏,我好緊張,心想慘了,老師要來罵人了。因為老師大部分都是傍晚散步順 道過來,所以我真的想事情大條了,老師要開罵了。沒想到,老師坐定之後,居然讚美我,說你講得真好,講得很有道理。老師另有真切的體會,說生命像拋物線, 在最高的地方往下落,最後說他自己老了,沒了!沒了!掉下來就沒了!我相當自責,怎麽會引來老人家的感傷呢!我說怎麽會沒了?老師您有那麽多學生在傳承您 的學問,還有元一以及山東老家啊!你看,哲學大師還是要麵對晚年,還好老師隻是一時的觸動,一下就過去了。

事實上,哲學大師對生命的豪情 是第一等的。老師有一回談論生死,突然間說了一句:「死後拉倒!」因為我們儒家不講淨土、天國、彼岸,人生就在今生今世。所以我的人生詮釋,都往今生今世 講,萬金川教授就不以為然,他說王老師,中國人都太入世了,他的意思是要我不要老是質疑佛門的說法,因為佛門可以讓入世的中國人有一個解脫,不要老在紅塵 滾滾中找出路,他說的大有道理。不過,我理解的儒家義理就是如此,我依我的體會去詮釋,牟先生對生死隻有斬截的一句話,「死後拉倒」,哪裏有那麽多的陰影 與恐懼,哲人有時也顯英雄豪傑的性格,這讓我很動容。所以人到老年,我們也可以像牟老師這樣有修養又有大智慧,一生講學著述,學不厭也教不倦。

六、結語│下學而上達的人生進程

走 過人生的關卡,從自我的成長,進到天下的誌業,再升越到天地的境界,人生永遠往上走,這不就是「下學而上達」嗎?不就是「知我者其天乎」嗎?何苦將自己逼 到「人不知」而心裏有結、有憾呢?憾是癌細胞,隻要你心中不快樂、不舒坦,都會傷害到我們的當下人生。不管是親情,還是友誼,甚至人間道義,我們都要承 擔,也都得實現完成。今天談我讀《論語》,且詮釋如何走過人生的關卡,以生活的語言與自家
的體會來解說,希望不會偏離經典的原義。

││九十五年九月卅日講於鵝湖社



鵝湖月刊第三二卷第七期總號第三七九 *RH0812

[ 本帖最後由 mayavati 於 2008-11-10 02:00 編輯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