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豌豆

櫻桃豌豆分兒女,草草春風又一年
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這樣培養孩子們競爭

(2009-11-09 22:48:35) 下一個
星期天晚上我照樣去一家美國大教會的兒童學校做義工. 女兒滿五歲,我們給她報名上K年級, 該年級共四個班,五十多個小孩.  在遊戲時間段, game master 讓孩子們分成兩隊, 報數, 站立"楚河"兩界, 兩對相離大約十米. "楚河"本身有一米寬, 中間放一個球. 規矩是孩子們要記住自己的編號. game master 任意報出一個數字, 比如 5, 那麽哪一隊的 5 號孩子先往中間跑,  搶到球, 並能先抱球跑回歸隊, 那個隊就贏. game master為了讓每個孩子都參與, 做了記號, 每個數字都叫的到, 就看誰集中注意力聽數字了. 所以我一開始就以為這是個很好的鍛煉注意力的遊戲, 但使我驚訝的是美國人的這個遊戲設計的重點是鼓勵孩子搶, 而不是偏向那個反應快,跑的快,先取到球的孩子. 也就是說即便一個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 並且已經取到球了, 隻要還是在一米寬的"楚河"界限中, 另一個晚到的孩子可以搶過來. 我看到的是兩個孩子要是先後到, 都拚命搶的時候, game master 是不做裁判吹捎的. 所以隻要搶到的球, 不管是先到還是後到的, 就是 "good job!", 沒搶到的那個就是"nice try!"
 
之前聽到的看到的很多關於兒童教育的評論, 有一個膚淺的印象, 那就是中國長大的孩子從小就競爭,再加上多是獨生子女,大人望子成龍心切, 孩子們多自私好勝. 而美國孩子大人放手,自由成長, 強調愛心和團隊精神的培養. 我 看到的華人圈中教育孩子,無非是周末玩命在各特長才藝班奔命, 家長多立誌讓孩子考上理想大學, 在學業或是技巧上培養競爭心. 而幼兒院的老師,也整天team work 長, loving heart 短的, 就覺得自己之前的理解大致準確. 現在看來, 自己真是先入為主, 盲人摸象了. 美國人培養孩子的競爭能力超乎我的想象. 我來美國已經12年了, 自己學的也是教育, 卻是第一次體驗到美國兒童教育的競爭觀. 很震撼. 我看到小小的女兒在眾多的孩子裏奔跑著, 淹沒在人流裏, 心裏生產出幾分酸楚.
 
我們確實在競爭環境下長大的, 但是我從未想過競爭是這樣的, 而且從這麽小就開始了. 五歲, 我還以為孩子應該在學拍皮球的時候, 就要先學搶了.  考試,人事,我們中國孩子指望老師家長領導製度吹哨子, 我們將究公平的競爭. 你在上海某所學校的操場看兩個孩子爭執, 老師班幹部一定立刻上前幹預了. 現在上海的好多小學因為怕孩子出事, 連課間休息都不讓孩子們去操場打鬧瘋跑了,體育課據說多是做操.
 
終於女兒的號碼被叫到了, 16, game master 大聲喊. 女兒頓了一下, 箭一樣的竄出去. 晚了, 那個孩子正好和球站在一條直線上, 不像女兒需要跑斜線過去, 就先搶到了. 她還在"楚河"裏猶豫了一番, 但是女兒看到她已經拿到球就自己折回來了. 她很興奮自己被叫到, 有別的家長上去拍她肩膀, 說好樣的, 我在她身後抱了她一下, 說我看到你跑的很快,而且聽到號碼立刻就開跑了, 很好! 但是我心裏已經流淚了. 我想自己實在是太軟弱了, 我本該為孩子們的爭強好勝而搖旗呐喊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