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見多怪——《冒充科學的歪門邪道》一瞥(1)
(2007-12-08 12:48:47)
下一個
少見多怪——《冒充科學的歪門邪道》一瞥(1)
美國的Martin Gardner 在上個世紀寫過一本很有趣的書《冒充科學的歪門邪道》。他曾當過《科學美國人》的編輯。他老兄一頭紮進圖書館,查看了許多別的科學家根本不會去看的江湖騙子們的大作,然後寫成這本書。
我們來看一眼這是一部什麽樣的書。
他首先論述了偽科學。什麽是“偽科學”,他沒給出定義。不能認為用今天的課本的內容去套,不一樣的就成為“偽科學”。那可是大錯特錯了。他對偽科學做了許多描述,可以看看他說的“偽科學”是指什麽。
下麵的文字都是取自該書,代表他的觀點。但我不加引號。
×××××××××××××××××××××××××××××××××××××××
第一章 論偽科學
目前,科學一派興旺,然而卻產生了一種奇怪的後果:一種鼓吹新奇的“科學”的理論人物應運而生。……但是,知識比較貧乏而又醉心於聳人聽聞的發現和藥到病除的萬靈藥方的人們,往往就成為這類人物的大喊打叫的熱心追隨者。
1951年,美國各地有幾萬精神出了毛病的人,進入到“意念的夢幻”中去。他們在這種夢幻中,沿著他們的“時間軌跡”回到過去,試圖回憶起他們在胎兒時期的一些不愉快的經曆。……
……
在二十年代,報紙廣為散布一些生性偏執的學者們的種種臆測。每個星期天,赫斯特係的《美國周刊》都要刊登一篇聳人聽聞的科學幻想奇文。每天的出版的日報中,都連篇累牘地登載一些未經證實的報道,什麽發現巨大的海蛇啦,在古代建築物的奠基石裏發現活蛙啦,或是有人用鑲配的金牙收到無線廣播啦。但是,在隨後的20年間,在新聞出版界逐漸形成一種不成文的科學道德準則,通訊社要雇用稱職的科學作家;大城市的一些主要報紙都聘請了訓練有素的科學編輯;美國醫學會逐步開展了一個運動,反對報界選揚醫學騙術,反對本會的會員發表未經同行充分檢驗過的研究材料。今天,在美國報刊雜誌的科學報道中,鬼話連篇和以訛傳訛的情況,比過去是少得多了。
遺憾的是,四十年代以後,這些出版公司開始倒退了。……《科裏爾》和《讀者文摘》也布其後塵,緊跟著發表了類似的文章。……
出版科學中的這些胡言亂語,產生了一個更為令人遺憾的影響,就是,他們在那些容易上當受騙的讀者們的思想中,混淆了什麽是科學知識,什麽不是科學知識二者之間的界限。
……
實際上,這涉及兩種不同的“連續統”。一種是衡量科學理論用證據證明到何種程度的尺度。在這個尺度的一端是肯定錯誤的理論,象意念說觀點……。最後,在尺度的另一端,是一些幾乎可以屬實的理論,如地球是圓的,……。我們要討論的隻是那些非常靠近於“幾乎肯定是錯誤的”理論。
第二個連續統是科學家資格的尺度。它也有兩個極端,從明顯地是值得欽佩的科學家到同樣明顯地是不配稱之為科學家的人。有一些人的地位是可以爭辯的:有的人,他們的理論是否出於神誌正常,尚在兩可之間。有些人,在某一方麵有資格可以稱之為科學家,在其他方麵則不然。有些人,在他們一生中的某些階段可以稱為科學家,其他時期則不然,等等。所有這一切,不能使我們無視這樣一個明顯的事實:有一種自封的科學家,他們可以理所當然地被叫作偏執狂。所以稱之為偏執狂,根據不在於他的觀點新奇,也不是因為他的研究出於一種神經質的動機。根據就是用以估價理論的技術標準。如果一個人堅持提出一些觀點,全部和一些有用的證據相左,而這些觀點又不能為進行嚴肅的思考提出一些合乎情理的根據,那麽他的同事就會理所當然地給他起個綽號,叫偏執狂。
偏執狂們在知識和智力兩個方麵,都是很不相同的。有的愚昧無知,幾乎是文盲,他們的活動隻是向一些傑出的科學家發“怪信”。有的則粗製濫造的寫一些小冊子,通常由作者自費出版,書名老長,封麵上印著作者的照片。還有一些人才華橫溢,受過良好的教育,對於他們所研究的那門科學,往往具有很深的造詣。他們的著作簡直可以和那些真正立論精辟、有著真知灼見的文章魚目混珠。但是,盡管有這些千差萬別,絕大多數的偽科學家,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這些特點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是,這些偏執狂們是在於他們的同行幾乎完全隔絕的情況下從事研究的。這不是指地域上的隔絕,而是指和本專業的研究工作者沒有富有成效的接觸。……
現代偏執狂硬說,這種閉門造車並非出於自願。他聲稱,這是由於已經建立起來的科學團體反對新思想的偏見。
……
曆史上也有不少新的科學觀點見解遭於道可悲的結果。當然,否認這些事例是愚蠢的。……偽科學家們總是不厭其煩地向讀者提起這些事例。……
……
偽科學家們孤立地進行研究。他不把他的研究成果送給公認的雜誌發表,或者即使他送去在大多數情況下,、也會因極為充分的理由而被拒絕發表。在大多數情況下,偏執狂者不具有那種才情,去寫一篇即使貌有似重大成果的文章。結果,他發現投稿雜誌不用;參加學會也吃閉門羹,而且,幾乎遭到他那個領域裏一切合格的科學家們的忽視。……因此,這種古怪的人物隻好獨自走一條孤單的道路。他對自己創辦的組織發表演說,為自己編輯的雜誌撰稿,而且,直到最近由於他或他的追隨者們籌足療自費印書的資金,才得以出書。
(1952年,一個科學偏執狂者由於妄想狂而幹了一次誤意義的謀殺。一個自封天才的年輕的退伍軍人,名叫貝阿德•皮克斯。一天早晨,他走進哥倫比亞大學美國物理學會的辦公室,從口袋裏掏出手槍,把一位他過去從未見過的18歲的速記員殺死。他的被捕後,說出了殺人的原因。該學會拒絕發表他寫的一本書《怎樣才能永生》,將一種用電子學延長壽命的理論。他相信,如果殺死該學會的某人,事情鬧大了,這本書就會為人所知。他在1949年印了一本叫《熱愛物理學吧》的小冊子,分送給科學家6000本,其中10冊送給了愛因斯坦。皮克斯對記者說:“愛因斯坦置之不理,我想他是個瘋子。”)
偽科學家們的第二個特點是,也是使他更加孤獨的一個特點,就是妄想狂的傾向。
……
真正的假科學家的妄想狂傾向,大致有這樣5種表現。
(1)、他認為自己是個天才。
(2)、他認為,他的同行毫無例外是一些無知的傻瓜。除他之外,每個人都離開了正路。他常常罵他的對手愚蠢、不老實,或有其他卑鄙的動機。如果他們不予理睬,他就認為這意味著他的說法是無可辯駁的。如果他們竟然反擊,這就會加深他的妄想,自認為是和一批惡棍在作戰。
不妨看看這樣一段話:“對我來說,真理是寶貴的……我寧願堅持正確的東西而陷於孤立,不願隨波逐流去盲從錯誤的東西……由於堅持本書所闡述的觀點,已使我遭到某些同行的斥責、蔑視和嘲笑。人家看我是古怪的、乖僻的、不可思議的……,但是真理畢竟是真理,盡管世上所有的人都反對真理並轉而反對我,我也堅持真理。”
這段話摘自華盛頓費爾菲爾德的查爾斯•福特1931年出版的一本小冊子的前言。他在這本小冊子中,證明地球是扁的。每一個偽科學家或遲或早會流露出這樣的情緒。
(3)、他認為自己不該受到壓製和歧視。公認的學會不讓他去演講。雜誌拒絕接受他的文章。對於他寫的書,要麽不屑一顧,要麽就是作為“毒草”來評論。他認為這完全是一種卑鄙的陰謀。患有這種妄想狂的人從不認為,這種反對態度可能是因為他書中有什麽錯誤。他卻深信,這完全是由於那些功成名就的血閥的盲目偏見,這些科學界的高級神父,唯恐他們的正統地位被人推翻。
他經常堅持說,惡意的誹謗、無端的攻擊總是對準他的。他把自己比作布魯諾、伽利略、哥白尼、巴斯德以及其他因“異端邪說”而不公正地遭到迫害得偉大人物。如果他在自己從事的研究領域中缺乏科班資格,未經相應的入會議式,就不準他登堂入室。他反複提醒人們注意科學上的許多發現都是有外行人完成的這一事實。
(4)、他在按捺不住的衝動下,竭盡全力攻擊最偉大的科學家和最肯定無疑的理論。當牛頓成為物理學方麵赫赫有名的人物後,在這個學科中便出現了一些離奇的作品,瘋狂地反對牛頓。(馬丁在這裏不是指科學家對牛頓理論的置疑,那是正常的。——愚人注)今天,對於愛因斯坦這樣的大權威,也出現了一種古怪的物理學理論,看來又借牛頓的名義來攻擊愛因斯坦了。……
(5)、寫文章往往喜歡用複雜的、費解的詞句。大量使用杜撰的名詞、術語。精神分裂症者有時說的就是精神病學家所說的“瘋話”,精神病人覺得這些話有意義,但其他人則莫名其妙。荒誕科學的許多典型著作,都帶有一種“瘋話”的味道。
偏執狂的智商是低的。如韋伯•沃利瓦就是一例。他認為地球的形狀像一個餡餅,他沒有收到什麽信徒。
……
他們的某些追隨者往往是很有學問的,有的還是知名人士。
第二章 地球扁平中空說
韋伯•沃利瓦生在伊利諾伊州的一個叫齊翁的小鎮上。他提出的一個學說:“認為太陽的直徑有幾百萬英裏,與地球相去9100萬英裏,這是愚蠢的想法。太陽隻有32英裏寬,距離地球不過3000英裏。情況一定如此,完全合情合理。”
……
他把所有的天文學家都看成事一群“可憐的、無知的、自以為是的蠢貨”。有一次他自吹說:“我能夠在一場智慧之戰中,把世上無論什麽人都打得一敗塗地。我沒有見過一位大學教授或大學生,在任一學科上的知識,趕得上我的百萬分之一。”有一次,在法庭上進行辯論時,他大喊大叫說,“凡是和我較量的人都要完蛋。注意聽著!墓地裏躺滿了想要打倒沃利瓦的家夥。”
……
美國步兵上尉約翰•西姆斯的地球中空說。他把餘生用來使美國人相信:地球是由5個同心球體組成的,兩極有直徑達幾千英裏的開口。
……
他用了10年的時間在美國各地旅行,帶著濃重的鼻音結結巴巴的到處演說,想為他的航行籌集經費。…… 1829年,他由於演講操勞過度,搞垮了身體,死在他已定居的俄亥俄的漢密爾頓城。人們還可以看到他的兒子為他樹立的一座風雨剝蝕的紀念碑,上麵雕有一個中空的地球模型。
……
另一個美國人賽勒斯•蒂德於1870年提出的一種見解。在38年中,蒂德堅持不懈的發表演講,寫文章,為他的理論辯護:地球是空心的,我們是住在地區的內部。
……
傅科擺占了整整一章。他寫道:“這個實驗的奇妙之處就在於,誰要想取得什麽科學頭銜,就必須接受它。”
……
就像大多數偽科學家總想使讀者們覺得他們的科學知識非常淵博一樣,蒂德也有一種傾向,喜歡使用一些晦澀難解的語言。例如,他說行星是“通過實質物傳入和輸出的不斷流動而聚集成的球狀實體……”,而彗星則完全是“由科魯塞克‘力’組成的,這種力士由於帶是色物質在電磁線路因關閉太陽‘能’和月亮‘能’導線管而開路時耗散使物質壓縮而產生的。”
……
第六章 盤旋運動
衣阿華州得梅因城的“勞森學大學”的“最高首腦兼第一博士學位”艾爾弗雷德•勞森自認為是當今之世最偉大的科學天才。但遺憾的是,並沒有授予他什麽項目的諾貝爾獎金,作為對他的奇怪的事業和令人難以置信的文學作品的褒獎。下麵提出勞森自己所說的兩句話作為證明。“他(勞森慣常用第三人稱呼自己)思想穎悟,能回答一起問題。即使所有的聰明人感到棘手的問題,對他來說也像幼兒園裏的教材那樣淺顯容易。”
……
雖然勞森寫過50多種書和小冊子,但是他的觀點最重要的源泉在於《勞森學》(3卷,1935~39)、《人的生命》(1923)和《滲透性》(1939)。以下引文絕大多數摘自這3本書。
勞森謙虛地稱“勞森學”為“探索生命以及與之有關的一切事物的知識。”……
……
支持勞森學整個結構的基礎,是物理學的一種原理。它是如此新穎,以致於勞森不得不創造出一些新詞匯來闡述它。事實上,勞森已經聲稱,“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在勞森學確立前,尚無人知曉。”他寫的許多書,開頭總有一個冗長的詞匯表,說明這些改變原意的新詞匯的含義。
……在勞森學的兩種基本原理,即“吸”和“壓”的作用下,密度大的物質有向密度小的物質移動的趨向。決定這一運動的定律,被稱為“滲透”定律。勞森寫道,“這一定律對於哪些老邁無能的物理學教授們來說,是太遙遠而不可企及了,但是正在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學者,已開始點滴地領略到它的巨大價值……。”
大小密度達到平衡的狀態,勞森稱之為“平衡穩定”。他的另一個更重要的原理是“盤旋運動”。勞森給這一運動下的定義是:“任何形成物都是根據許多逐漸增大的形成物的運動作多向運動,而每一個增大的形成物,又依更大的形成物的運動方向,也根據不同比例的‘吸’與‘壓’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不同變化而運動。”
……
……宇宙間沒有一個物體時作簡單的直線或曲線運動的,因為它受到許多不同的運動的影響,終於使它的運動途徑呈“之”字形,寄“不即不離”。……勞森提出,為了計算這種複雜運動的路線,將不得不發明一種“超高等的數學”。
……
“勞森貨幣製”的基本原理,在他所著《普及的直接信貸》(1931年)和《商業須知》(1937年)中都有闡述。金本位必須廢除。應發行“無值貨幣”,這種貨幣不能兌換成任何現鈔。一切債息需廢除。隻有采取這些斷然措施,才能清除世界上罪惡的主要根源,即“所謂金融家的那些豬玀般的狂人”。……
……
“直接信貸協會”確實吸引了幾萬個熱情的追隨者。……
……
遊行和大規模的集會在中西部的幾十個城市中舉行,但最大的一次是1933年10月1日在底特律舉行的。……。在盛大的遊行之後,勞森對聚集在奧林匹亞禮堂中的1.6萬名群眾發表兩個小時的演講。他在“向領袖致敬”的樂曲聲中登上講台,接受了長達15分鍾的歡呼。
人們還為這些集會特意譜寫了歌曲,勞森在他寫的《短篇演講集》(1942年)一書中,刊載了15首歌詞。這些歌曲包括埃拉•赫夫特寫的《聽勞森講話》,瑪麗•普拉克斯寫的《上帝的賜予》後一首歌曲的每節歌詞結尾都是“勞森是上帝賜予人類的不朽的偉大的禮物。”……
……
1942年,勞森把得梅因大學買了下來。這個學府占地14英畝,有6座建築物可以容納400名學生的2宿舍。得梅因大學自1929年就已停辦,現在辦起“得梅因勞森學大學”。
勞森對美國教育的看法更為低下。他曾說過:“人一上中學,頭腦就開始空虛;一念完大學,頭腦就徹底空虛。”
……
勞森學大學自然是傳輸真理的。隻有勞森本人的著作才用作課本,而且,隻有讀過這些著作的人才有資格入學。一本講藍球規則的樹即被取締,因為它不是勞森所寫的。……
……
勞森非常重視體力,他向她的學生提出了一套精心製定的健康守則。他主張一日三餐不吃肉,以生果、生菜為主要食物,而且要“連皮帶核”一起吃掉。他寫道,“色拉中應放一點新割下的青草才好。”
……
第七章 打倒愛因斯坦(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