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宏偉深壑的峽穀峭壁到高原沙漠,侵蝕台地, 一個1400英裏的假想圈-- 峽穀圓環(Grand Circle), 囊括了美國西南最獨特的景觀. 它麵積和加州差不多, 其中最著名的是 Grand Canyon NP, AZ; Canyonlands NP, UT; Arches NP, UT; Capital Reefs NP, UT; Bryce Canyon NP, UT; Zion NP, UT. 借用一張地圖:
Arches NP位於猶它州東南角. 在Moab北麵4mile處. Moab本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 因附近 Arches 國家公園和Canyonlands 國家公園的設立, 它成為遊人如織的旅遊勝地. Arches 國家公園集中了世界上最大最多的自然的沙岩拱橋群. 約在三億年前,這裏是一片汪洋和沙灘,在四千萬到二千二百萬年前,由於地殼的向上運動形成高原;一千萬年前部分地殼 斷裂分離,並持續向上運動,而形成一些較小的高地。今天這裏遍布著峽穀、台地、懸崖、孤峰和尖塔等特殊的地理景觀.
La Sal Mountain:
Arches NP美景隱藏在Moab峽穀頂部的高原上. 穿過拱門公園入口,車子沿著棕紅色的峭壁上開鑿的道路, 蜿蜒而上崖壁頂端.
繞過幾個"之"字拐的彎, 眼前豁然開朗, 形狀各異的奇石赫然聳立在廣袤的荒漠上,襯著藍天朝陽, 遠處的雪山, 風光旖旎。
正在感歎良辰美景, 一個更大的驚喜出現在眼前. 一群大角羊(Desert Bighorn Sheep) 施施然穿過馬路. 大角羊適應沙漠炎熱、幹燥的氣候, 在1600年代後期,估計有超過兩百萬的bighorn一度橫跨西南. 可是到1800年代末期, 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 bighorn在許多地區已經消失.
跳下車, 抓拍領頭的公羊, 它距我們隻有十幾米遠, 瞪著警惕的大眼睛望著我們. 它那彎曲的雙角幾乎盤旋成180度了, 精致完美.
大角羊夫妻合影.
公園內鋪設有18英裏的主幹道,穿越壯觀的風景,並且通向主要的景點。過了"Park Ave", 幹道右側是法院大樓(Courthouse Towers),那高大聳立的石牆,布滿了莊嚴肅穆的氣氛。
幹道左側是"三個饒舌者"(Three Gossips) 和"綿羊" (Sheep rock), 其形象惟妙惟肖, 讓人感歎大自然的奇妙雕工. 其實"三個饒舌者" 一致麵朝東方, 倒更象三個朝聖者.
公園裏不隻有拱門,還有眾多奇形怪狀的大小石柱, 石峰. 平衡石(Balance Rock)是其中較著名的. 它立足於看上去極不穩固的根基上,仿佛隨時會掉落似的.
一路行來, 右拐去"The Windows"景區. 這裏有 "Garden of Eden" , "Double Arch", "Turrent Arch"和 "North & South Window".
Garden of Eden是一群石柱, 似在伊甸園嬉戲的亞當夏娃,
Double Arch
Turrent Arch
North & South Window 是在頂端平齊的大石壁上風化出的兩個巨大的橢圓的窗洞,頗像意大利的狂歡節麵具. 都說"難得糊塗", 這兩隻大眼睛睜那麽開幹什麽呀, 是作個時間的證人, 透視千載光陰似箭嗎?
一條石階小路蜿蜒向上通往North Window拱底, 在小路的起點遙望北窗, 遊人是那麽渺小.
從"The Windows Section" 欣賞完絕妙的窗口, 順著主幹道盤旋開下一片淺綠色低窪鹽地, 再攀升到"Fiery furnace View Point". 這是一片名副其實的"火焰山", 褚紅色的石杵密密麻麻地排列著, 連綿不斷, 仿佛孫悟空借了芭蕉扇扇出的大火至今未熄.
石杵層次分明, 石上有著顏色對比非常強烈的條紋。
道旁的天際線拱門. 喜歡它左側的垂直棱角, 不象其它拱門的曲線圓滑.
主幹道終止於"Devils Graden". 這是個拱門薈萃雲集的花園. 幾條Hiking trial通往 "Tunnel Arch", "Pinetree Arch", "Landscape Arch", "Double O Arch" 等許多奇特的拱門, 拱橋.
Pinetree Arch
拱門的形成頗有來曆. 看visitor center的資料介紹, 猶它州所在的科羅拉多高原3億年前是淹沒在海中的,海水蒸發後留下了厚厚的鹽殼,隨後幾千萬年,海水反複淹沒 這片地區,又反複退卻,留下了厚達1英裏的沉積岩層。底下的鹽殼受到上麵岩層的擠壓,而頂上岩層稍薄的區域受的壓力比別處小,於是別處的鹽就被擠壓遷移到 這裏並向上頂升,形成圓丘,這時由於其他地殼變動,斷層出現,圓丘受斷層作用變成一個個鰭狀石壁,再經風和水的侵蝕,風化成了現在的石拱。
透過拱門遠眺, 別有洞天.
計算著太陽落山的時間, 我們踏上了去"Delicate Arch" 的山路. Arches自1969年從national monument改成國家公園以來,園內大量形態各異的天然石拱吸引了無數的遊客. 其中Delicate Arch是最負盛名的,猶它州車牌上的背景圖案讓它家喻戶曉, 幾乎無人不知這猶它州的標誌.
從停車處到Delicate Arch要走上一條1.5mile的崎嶇山路. 我們邊走邊看, 單程花了一個小時. 山路先是以比較平緩的坡度蜿蜒而上, 翻過一座小山, 山脊變成一整塊巨石, 沒有路了, 大家就在巨石上隨意向上爬, 巨石邊緣是陡峭的懸崖, 落差之大, 讓人膽戰心驚. 偶而在坡上會出現一疊用小石塊壘成的石塔, 像瑪尼堆似的, 是仿照印 第安人的路標, 指示前進的路.
終於, 兩腿發軟地翻過一個坡, Delicate Arch 桀傲不群的身姿撞入眼簾. 拱下巨大的旋渦狀的岩石坑靜悄悄地出現在視野中.
看著西斜的太陽, 我們急匆匆奔向它, 石拱的顏色和光線不斷發生著奇妙的變化.
踏過冰雪莽原, 攀上岩石壁, 爬到山頂, 隻覺得心被狠狠地撞擊了一下, 一邊是刀削似的懸崖峭壁,另一邊是深邃的峽穀。黃昏中, 它, 就這麽孑然遺世的立著, 看不完白雲蒼狗, 訴不盡滄海桑田.
旋渦狀的岩石坑表麵並不光滑, 小孩子膽大, 手腳並用爬上去.
月芽已掛在天空, Delicate Arch對麵的一個小天窗
夕陽斂了最後一抹餘暉,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