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尋夢拉薩(一)--窗外,雄偉的布達拉

(2009-10-29 23:56:54) 下一個

被視為“地球上最後一片淨土”的西藏,以其平均四千八百多米的海拔高度和境內五十多座超過七千米的高山雄立於祖國的西南邊陲。青藏高原上包括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在內的超過八千米的十一座高峰,衝破雲層,昂首巡視天外。在飛機上一覽這些雄踞地球之巔的雪山尖峰,感覺是那樣的震撼。



飛機準點到達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機場----貢嘎機場,一走出機艙,高原強烈的陽光像劍一般剛猛地刺破每一寸空氣,非常的耀眼。環抱的群山映襯著蔚藍的天空,空氣的透明度是那樣的高,見慣了成都陰霾的天空和霧朦朦的空氣,乍見這麽燦爛的陽光和明媚的藍天,仿佛又回到了加州。那些風情萬種、千姿百態的白雲飄浮在藍天上,顯得天空是那樣的高遠。那些奔放傾瀉的陽光,不遺餘力地將青藏高原照射得明麗亮堂,在這麽透徹的藍天下,真讓人想放聲高歌。



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一路被蔚藍的天空和清澈的拉薩河吸引得眼球離不開車窗,意識還停留在遠方的家中,真有點不相信,就這麽兩個小時,竟然就來到了眾神的後花園--拉薩,仿佛如同一場夢,我們就這樣走進了尋夢之旅。
訂旅館時想,我要是有一間一推開窗就能看見布達拉宮的房間就好了。沒想到夢想成真,我們住的福臨酒店在康多昂南路上,進了房間,習慣性地先去開窗透氣,沒想到探出頭一看--------窗外,那座雄偉的布達拉,矗立在仿佛伸手可及的地方。拉薩,帶給我們了第一個巨大的驚喜。



到拉薩不能不嚐一嚐拉薩的酸奶,犛牛奶製作的,賣酸奶的小攤販靜靜地守在街頭一隅,沒有大聲的吆喝,隻有羞澀的微笑和她們臉上純樸的高原紅。



買了一盒竹筒裝的酸奶,攤主加一些白糖,遞上一個不鏽鋼的小勺子。象雪峰般潔白柔軟的酸奶,酸酸甜甜的,入口即化。



“拉薩”古語稱為“惹薩”,惹是藏語的“羊”,薩即“土”,相傳公元七世紀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時,這裏還是一片荒草沙灘,後來用山羊背土填平了池塘,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傳教僧人和前來朝佛的人增多,圍繞大昭寺周圍便先後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為中心的舊城區雛形。同時鬆讚幹布又在紅山擴建布達拉宮,於是,在拉薩河穀平原上,形成了顯赫中外的高原名城----“惹薩”。人們心中的這塊“聖地”,成為當時西藏宗教、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初見拉薩,感覺就象是到了一座中級縣城,街道平整,四五層高的房屋鱗次櫛比,琳琅滿目的商店、超市、豐富的蔬菜水果產品同其他的城市裏沒有什麽差別;德吉路上的秦媽火鍋、劉一手火鍋等等無數的餐飲名店讓人誤以為回到了成都的街頭,隻有藍天白雲下的沉默高聳的布達拉宮提醒著我們,這裏是一座具有一千三百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



當然,最大的不同,還是那些隨處可見的身著藏袍,轉動經筒的朝聖者們,他們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風霜,在他們的心目裏,拉薩是一塊神聖的土地,眾神在這裏俯瞰蒼生,悲憫天下。



而藏族建築同漢族建築的最大不同在於他們那色澤鮮豔的裝飾,幾乎全民信教的藏族,建築物的外牆總是畫滿了佛教的各種標幟。下圖是布達拉珍寶館外牆上畫的金輪圖案,在古印度,輪是一種殺傷力強大的武器,佛教借用輪,來表示圓滿,象征佛法旋轉不息。輪子傳說由魯班發明,可以說是最具有推動社會進步的一項發明。而今,輪子帶動著全世界的發展,地球就是在無數的輪子上運轉的,推而廣之,宇宙中行星的運轉,也都是如同輪子般的圓形運動,而這些運動動中有靜,佛法早就慧眼開示,借“輪”傳遞出宇宙的信息。其實深究佛法還是有很多深邃的學問的。





拉薩最顯眼的建築是布達拉宮,這個世界上最高的宮殿,座落在瑪布日山上,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藏王鬆讚幹布為文成公主而建。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依山壘砌的紅宮和白宮氣勢雄偉,橫貫蒼穹。

打“阿嘎”土的藏族婦女們高亢的勞動號子聲中,我們開始了攀爬布達拉宮幾千級台階的曆程。 阿嘎土,在水泥問世前,是藏式古建築屋頂和地麵普遍采用的傳統材料,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阿嘎”在藏語中是指黏性強而色澤優美的一種風化石,產於曲水縣、林周縣、山南地區的山包中。阿嘎土鋪在地麵、屋頂後,要用“帛多”夯打結實,勞動者用節奏明快的歌聲和手的舞動把枯燥的夯打勞動變得讓人興奮,情緒高昂。我們一路上看著這種生動活潑的勞動場麵,很振奮人心。在反反複複的夯打中,台階護欄上的泥漿漸漸變得光滑而堅硬。踏在寬寬的石階上,撫摸著牆頭光滑的阿嘎土,一步一步地向上爬,拉薩城在腳下慢慢變小,空氣也漸漸地變得稀薄,感覺到呼吸急促,太陽穴的青筋一突一突地跳,高原反應帶來的微微的頭痛和眩暈倒是有點符合參禪的精神呢。



“布達拉”是藏語譯音,即“普陀羅”。相傳,藏傳佛教徒認為紅山可與觀世音的聖普陀羅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個普陀羅,布達拉宮由此得名。 布達拉宮由紅山南麓奠基,緣山而上,依勢而起,從地平直達山頂,是一座融宮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建築群。它由紅宮、白宮、山後的龍王潭和山腳下的雪城四部分組成。紅宮為曆世達賴靈塔殿和各類佛堂,位於整個建築的中心和頂點,象征宇宙的中心。白宮合抱紅宮,有曆世達賴的宮殿、大經堂、噶廈政府機構和僧官學校等。達賴的寢宮位於白宮最高處,又稱日光殿。

布達拉宮內有無數的珠寶文物,幾座達賴靈骨塔修建得金碧輝煌,鑲嵌的綠鬆石、珊瑚、珍珠、玉石等珠寶價值連城。宮中供奉的佛像麵容慈善,注視著佛像的眼睛,那些泥塑木雕卻仿佛有生命般,眼神中含著對芸芸眾生的悲憫,有一種直指人心的力量。
布達拉宮中各種雕塑、壁畫、匾額、唐卡、罕見的藏經、法器、供器等大量珍貴文物看得人眼花繚亂。可惜遊客太多,我們的時間又太短,不能認真端詳,而且不能照相,有點遺憾。
印象深刻的是宮中沉鬱了一千多年的酥油味和藏香煙霧繚繞的氣息,令人有點呼吸窒息的感覺。虔誠的藏民們拖家帶口,在佛像麵前磕頭參拜,為酥油燈添油,訴說著簡樸的心願。



布達拉宮的後門,很簡樸的一道門,被信徒摸的光滑的門環和黯然褪色的大門訴說著時間的滄桑。



參觀完布達拉,沿著小路慢慢走下山,山腳下的轉經筒上的六字箴言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蔚藍的天空,回頭遙望巍峨的布達拉宮



蒼茫的暮色中,布達拉宮腳下的藥王山白塔沉默而靜謐。白塔旁的藥王山觀景台是拍攝布達拉宮的最佳地點,尤其是在日出與日落的時候。
傳說鬆讚幹布的另一位王妃,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在藥王山上修築了華麗的吉祥無量宮,與紅山上的布達拉宮相互呼應,為了連接吉祥無量宮和布達拉宮,公主令工匠在藥王山和紅山之間修築了鐵索橋,橋上掛滿彩旗和銀鈴。據說王妃們在橋上來來往往 ,將鐵橋踩得“錚錚”作響,景象十分好看。如今鐵索橋已經不在了,三座白塔上的鈴鐺仍然在風中搖蕩。



夜幕降臨了,窗外傳來隆隆的炮聲,原來是雪頓節的煙火表演,騰空而起的巨大火球映襯著雄偉的布達拉宮,演繹著不一樣的風情。



幾天後從日喀則旅遊回到拉薩,又轉到了布達拉,修飾一新的花壇裏端端正正的幾個大字,說出了我的心裏話----“尋夢拉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