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美加墨新貿易協議:或有三個“變”

(2018-10-08 22:06:11) 下一個

  中評社北京10月8日電/曆經近1個月的連續高強度談判與交鋒,美國和加拿大於9月30日最後時刻達成經貿一致。早在8月24日,美、墨已經初步達成雙邊貿易協議。

  這意味著,美墨加完成NAFTA升級談判,正式達成新貿易協議(USMCA)。根據三方國內法律程序,USMCA最快將於60天後簽署。

協議文本發表後,特朗普炫耀稱,美國達成了“史無前例”最重要的貿易協議,獲得一場重要經貿勝利。

  達成了什麽?

  從新協議內容看,美國成為最大贏家,實現了所謂的“公平、對等”、“讓美獲益”貿易。

  強調“公平性”。新協議要求75%的汽車零部件由三方生產,40%-45%的零部件由時薪不低於16美元的工人生產。在貨物貿易準入問題上,美國也獲得了巨大新機遇。USTR認為,這些使美國農民、工人和企業獲得了重要的“公平競爭”機會。

  凸顯“高標準”。在數字貿易、知識產權保護、金融服務業等方麵,協議體現了高於TPP和原NAFTA的標準。美國稱之為“21世紀新貿易規則”。

  樹立“新規矩”。與其他協議不同,USMCA包括了國有企業、貨幣操縱、與非市場經濟及國家經濟關係等內容,意在保護美國利益,規範他國具體貿易實踐。

  怎麽達成的?

  自2017年8月起,美墨加進行了13個月的漫長談判,經曆7輪三邊談判、多輪雙邊談判。在美國實力強大,墨加“勢”弱的背景下,各方博弈與妥協,最終達成USMCA。

  美國不斷施壓、一直主導談判進程。競選期間,特朗普就認為NAFTA加劇美國貿易逆差,剝奪製造業就業崗位,讓美國利益受損,必須進行修訂。執政後,特朗普把重談NAFTA作為最重要的貿易優先議程。開啟談判後,美國抓住墨加依賴美國市場的“軟肋”,以退出NAFTA相威脅,揮舞鋼鋁、汽車關稅“大棒”,不斷施壓、迫使墨加做出妥協。

  墨加做出實質讓步。談判陷入僵局後,墨西哥率先妥協,表示願意與美國進行雙邊談判。隨後,在汽車原產地原則、日落條款、勞工標準等核心問題全麵退讓,並於8月底就和美國達成初步協議。麵對此情形,加拿大措手不及,不得不被動加入,在美墨達成協議內容基礎上,與美國進行談判。不僅幾乎全盤接受了美墨協議成果,還在乳製品、禽肉等農產品市場準入做出讓步妥協。

美國不僅會揮舞“大棒”,也會給小“胡蘿卜”。今年7月,麵對三方談判陷入僵局,美國轉向“雙邊”、與墨加分別談判,各個擊破,分化對手。麵對加拿大要求保留NAFTA第19章,墨西哥要求延長“日落條款”、保留農產品零關稅等要求,美國適度做出讓步。也承諾對墨加兩國每年各260萬輛汽車免除“232”汽車關稅。美國好像做出“妥協”,實際隻是維持原有現狀,沒有什麽損失就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有什麽影響?

  國際經貿秩序或生“變”。特朗普執政以來,多次揚言退出WTO,實則是以“退”為進,推動“讓美獲益”的WTO新一輪改革。9月26日,美日歐達成共識,要在WTO框架下推動電子貿易和補貼政策的諸邊談判。而USMCA號稱“21世紀高標準”的貿易規則,美國或繼續以其為標準,加快推動諸邊貿易談判,拉“小圈子”,先談成後再讓其他國家加入,以“諸邊”談判帶動“多邊”改革,掌握新一輪國際經貿規則的主導權。

  雙邊經貿合作有“變”。USMCA第32章第10節第4款明確寫出:“任何締約方與非市場經濟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後,應允許其他締約方在6個月告知期後終止本協定並以新協定取代。”美國意在約束墨加兩國,不要和非市場經濟國家簽署貿易協定。未來,該條款很可能被推廣於,美國和日本、歐盟及其他貿易夥伴的雙邊談判。排他性條款將進一步鞏固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雙邊貿易體係,將廣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排除在外。這條明顯違背WTO宗旨和原則,與經貿全球化和自由化不符。

  中國麵臨的美國經貿壓力也在“變”。7月美歐達成原則性共識,貿易止戰轉和;9月美韓正式簽署升級版FTA,美日也宣布開啟雙邊貿易談判。當USMCA達成後,美國或可以集中主要精力對華經貿施壓。《華盛頓郵報》也預測稱,中國成為USMCA的最大輸家,特朗普或將“火力”全部對準中國。中國麵臨美方更大壓力。需要早做謀劃,積極應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