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從“冷和”走向“全麵對抗”:蔡英文兩岸政策新趨向及應對

(2016-12-29 21:36:58) 下一個


蔡英文的“雙十講話”,將兩岸關係拖入比“冷和”更冷的“全麵對抗”境地。

      中評社╱題:“從‘冷和’走向‘全麵對抗’:蔡英文兩岸政策新趨向及應對” 作者:祝捷(武漢),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製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教授、博導

      •蔡英文連放三招,提出“全力對抗”、“正視存在”、“擺脫依賴”三項新兩岸政策主張,將兩岸關係拖入比“冷和”更冷的“全麵對抗”境地。

      •“統一無量、'台獨'無膽”。進退維穀的蔡英文,“最優選擇”隻能是繼續沿用她一貫的“蔡式模糊”,將兩岸論述“空洞化”,試圖讓兩岸當前的現狀永遠“維持”下去。

      •“台獨”分裂勢力正是走的一條以“曆史台獨”、“文化台獨”、“學理台獨”形成“台獨”氛圍、累積“台獨”基礎,以“民意台獨”獲取執政權和營造“台獨”氛圍,最終在法理層麵表達“台獨”的路線圖。

      •在風雲變幻的兩岸關係中,如何應對,又如何跳脫出蔡英文布下的“全麵對抗”陷阱,清楚地認識到究竟什麽是“台獨”,並采取有針對性地策略應對之,恐怕是一條必由之路。

      2016年台灣地區再度“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結束“柳暗花明”的和平發展時期,轉而趨冷,不僅在早前就已經為人們所遇見,而且也為蔡英文執政以來的事實所證明。但是,兩岸關係會“冷”到何種程度,是止步於“冷和”,還是“冷”到“無極限”,卻仍是一個有待觀察的問題。近期蔡英文在公開場合輪番發表針對兩岸關係,特別是兩岸政治定位的講話,引發兩岸各界對於蔡英文兩岸政策新走向的猜測與思考。

      “比冷更冷”:走向“全麵對抗”的蔡英文

      執政滿百日的蔡英文,在經曆了民意的“死亡交叉”後,不僅沒有反思上台以來的執政策略和執政效果,反而祭出了街頭運動時期民進黨通過製造新矛盾解決舊矛盾的老套路,全然不顧已經身處執政黨的角色與身份,掀起來兩岸關係的又一輪風波。通過9月29日給民進黨全體黨員的公開信、10月5日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再到10月10日“雙十講話”,蔡英文連放三招,提出“全力對抗”、“正視存在”、“擺脫依賴”三項新兩岸政策主張,將兩岸關係拖入比“冷和”更冷的“全麵對抗”境地。

      蔡英文在給民進黨黨員的公開信中,首提“力抗中國壓力”,釋出了“全力對抗”的政策話語。中國大陸對於台灣的種種政策,在蔡英文的解讀之下,都成了對於台灣的“壓力”:對台灣釋放利好的惠台政策,是對於台灣民眾的籠絡,是“沒安好心”、“深謀遠慮”的“統戰”;對於“台獨”分裂勢力的譴責,被曲解為對台灣全體民眾的壓製;而由於兩岸出於種種原因產生的摩擦和誤解,也被刻意解讀為中國大陸對於台灣的全麵打壓。蔡英文的這種手法,對於兩岸而言並不鮮見,它事實上是民進黨長期以來製造“悲情天”的延續。過去的台灣閩南、客家、少數民族等族群被民進黨刻意製造為被“外省人”打壓的族群,臆造出台灣“本省人”的“悲情天”。今天的台灣民眾也被民進黨描繪為被中國大陸打壓的群體,複製了過去的“悲情天”。特別是當台灣民眾對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社會、文化優勢不再之後,以往台灣對於中國大陸的優越心理,在“悲情天”的催動下,成為一股排斥中國大陸的“自負心理”。在這“悲情天”中,民進黨創造的“政治反抗文化”又被作為台灣民眾的“光榮傳統”被翻出,成為鼓吹與中國大陸漸行漸遠的說辭。

      完成了“全力對抗”論述的蔡英文,釋出了她的真實意圖,即要求中國大陸“正視”台灣的政治存在。對於“台灣的政治存在”,蔡英文使用了障眼法:其一,在《華爾街日報》上標榜“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其二,在“雙十講話”中要求中國大陸“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這一障眼法既言明了台灣的“國家性”,又將“中華民國”與“台灣”等同起來,用“中華民國”的外殼包容“台灣”,宣揚民進黨多年主張的“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和“'中華民國'是台灣在'憲法'上'國號'”等“獨台”主張。

      但是,蔡英文也能清晰地認識到,不僅“正視”台灣政治存在的要求注定不會得到中國大陸的積極回應,而且台灣事實上已經與中國大陸產生了密切而複雜的聯係,不僅在曆史、道義和文化上構成命運共同體,而且在經濟、產業上也構成了利益共同體。於是乎,擺脫對於大陸的利益依賴,架空兩岸交往的經濟基礎,成為蔡英文兩岸政策的主軸。在近期的三份講話中,蔡英文對於台灣的經濟自主、南向政策以及年輕族群的福利關照有著著重的描述,延續自“5·20”上台以來的主張,不僅在政治上強調台灣的“悲情天”,而且也在經濟上渲染台灣的“悲情天”,走了一條沒有“戒急用忍”的“戒急用忍”道路。

      三招過後,中國大陸國台辦和外交部等部門密集發放駁斥觀點,兩岸在文字上的攻守態勢已成。兩岸在“520”經曆了劇情的大反轉,“柳暗花明”、“春風化雨”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不在:從不承認“九二共識”發端,到島內政治勢力對中國大陸的一再攻訐,再到大陸赴台遊旅客蒙難,繼而是蔡英文在“雙十”前後的文字攻勢,兩岸關係從“冷和”跌入被構造的“全麵對抗”陷阱,“比冷更冷”的兩岸關係已經初露端倪。

      “統一無量、'台獨'無膽”的蔡氏模糊

      但是,這種被蔡英文虛擬的“全力對抗”,連蔡英文自己也覺得難以自圓其說。10月5日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蔡英文話鋒一轉,表明“台灣不會屈服於來自中國方麵不斷加大的壓力”,不過保證她會避免對抗,並認為兩岸應舉行不預設任何條件的談判,以消除誤解。按照這一邏輯,由蔡英文自己言說的“對抗”,由她自己盡力避免,而“對抗”繼續加大的“鍋”則由將“九二共識”作為兩岸交往之政治基礎的中國大陸來背。

      從“法不誅心”的角度,暫且不論蔡英文內心裏的“統獨”主張為何,在表現於外的行為模式上,蔡英文展露出了她作為政治人物的圓滑與心虛。一方麵,蔡英文所念茲在茲的,是“作為主權獨立國家的台灣”,對民進黨、對海外媒體等非台灣地區公權力介入的場合,她的言論粗獷而放肆,“中國”與“台灣”被並列在一起,台灣一再被描述為“主權獨立”的“國家”,而當台灣地區領導人事務部門(即台灣當局的“總統府”)將外媒采訪之中文稿放之於公共網站,以及作為台灣地區領導人發表“雙十講話”時,又將所有的“中國”替換為“中國大陸”,將“台灣”替換為“中華民國”。一個“統一無量、'台獨'無膽”的蔡英文形象躍然紙麵。

      從蔡英文“520”之後的係列言論以及台灣當局涉及兩岸事務各機構負責人的言論來看,他們對於“九二共識”的情感絕不是簡單的“不承認”或者“否認”片語足資概括。從蔡英文語焉不詳的“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曆史事實”,到海基會董事長田弘茂欲言又止的“那四個字”,蔡英文及其團隊為規避“九二共識”可謂是費盡心機。在中國大陸輪番的宣示之下,蔡英文對於“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九二共識”的底線意義,“九二共識”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性以及中國大陸堅持“九二共識”的決心,想必是十分瞭解的。但是,蔡英文及其團隊對“九二共識”的態度依然是拒絕的。

      其中,大概無怪乎三者:其一,“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是“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九二共識”就是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但“台獨”是民進黨的“神主牌”,是民進黨在意識形態上的最大標誌性主張,承認“九二共識”就意味著去“台獨化”,至少與民進黨的主流意識形態不符,因而也與蔡英文和一眾民進黨高層的內心真實意願未必相符;其二,島內民意“綠化”現象嚴重,藍綠對決的格局在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逐漸向“淺綠”與“深綠”博弈轉變,在“民粹化”的民意之下,“台獨”成為島內的一種“政治正確”,主張“統一”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者被迫噤聲,已然失去話語權,從繼續維持“泛綠”基本盤,與時代力量等新興政黨爭奪民意資源的角度而言,蔡英文沒有承認“九二共識”的民意必要性;其三,在國際大棋局中,無論是美日等域外大國,還是李登輝、蔡英文這樣的“台獨”頭麵人物,都明白“台獨”是一個不可能的“神話”,但在蔡英文看來,“台獨”主張符合域外大國“以獨製台、以台製陸”的需求,是民進黨和蔡英文的最大利用價值所在,也是不斷換取域外大國支持和資源的法寶,所以通過不承認“九二共識”的辦法,將兩岸關係維持在一個緊張狀態,反而有利於火中取栗,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蔡英文沒有足夠的政治意願和政治信念去改變民進黨的意識形態,亦不具有足夠的政治威望和政治能力,去糾正台灣“民粹化”的民意,更無足夠的政治魄力和政治氣度從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破除域外大國在兩岸間攪局的圖謀,她的選擇就是不承認“九二共識”,在加深兩岸對立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如果對於蔡英文的理解僅止於此,似乎對於她兩岸人格的複雜性評估不足。蔡英文也沒有足夠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毅力去推進“台獨”。大陸對於“九二共識”所保持的戰略底線和戰略定力當然是讓她擔心的主要原因,美日等域外大國希望“以獨製共”而非“以獨逼共”、“以獨亂共”的戰略心理也是製約蔡英文兩岸政策重要外因,台灣地區現行規定對於“一中性”的確認,也是關鍵因素。蔡英文所有關於“台獨”的觀點都是政策宣言,並無規範上的依據。說到底,隻是蔡英文作為政治人物的一種政治獨白。凡涉及與中國大陸處理相關關係和具體問題時,都以“中華民國憲政體製”或“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模糊處理之。對於接受采訪時所用的“ChinavsTaiwan”句式,在譯回為“總統府”新聞通稿時,仍以“中國大陸”對“台灣”更替之。

      “統一無量、'台獨'無膽”。進退維穀的蔡英文,“最優選擇”隻能是繼續沿用她一貫的“蔡式模糊”,將兩岸論述“空洞化”,試圖讓兩岸當前的現狀永遠“維持”下去。

      定義“台獨”:大陸防止“全麵對抗”

      陷阱的必由之路

      “維持現狀”是不是“台獨”?在“獨台”者看來是!民進黨在1999年的“憲政政策白皮書”中構造了一種所謂“B型台獨”,即“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憲法上的國號是中華民國”。這種有別於建立“台灣國”或“台灣共和國”的“A型台獨”,已經將“維持現狀”劃上了等號。與之相應地另一個極端,是部分島內“泛藍”人士以及部分大陸人士,在心理上將“維持現狀”與“統一”契合在一起。特別是2008年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情勢,讓兩岸間敵意降低、合作升溫。“三通直航”,陸客赴台旅遊、就學、投資,兩岸公權力機構有限度地合作,台灣地區以合適名義參與國際活動,等等,這些和平發展的“大好局麵”容易讓人產生“即便統一也不過如此”的錯覺。2014年“太陽花學運”打破了這種錯覺,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春風中亦要保持足夠的精神和警惕,不能在春風中被吹醉,也不能為短暫的和平發展局麵所麻痹。“維持現狀”不是統一,它的未來走向也不是統一!統一和“台獨”是“非黑即白”式的選擇題,沒有模糊的中間狀態。

      那麽,什麽“台獨”成為一個值得考究的問題。“台獨”是一個複雜的體係,既有標誌性的“台獨”,也有過程性的“台獨”,既有作為結果的“台獨”,也有作為背景的“台獨”。在島內,如果說“台獨”就是台灣地區某個政治人物或某個政治組織的主張,那麽台灣地區如此人物及組織已經遍地開花。如果說“台獨”就是擔任台灣地區領導人的核心政治人物,公開表達“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或類似話語,那麽蔡英文在接受《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時報》以及眾多麵向民進黨黨內的講話中,已經多次使用這一表述。顯然,作為一個標誌性事件的“台獨”,不能僅在這些過程性的片言隻語中進行定義。至於在島內被廣泛提及的“文化台獨”、“曆史台獨”、“學理台獨”等,與其說是“台獨”本身,不如說是為論證和支撐“台獨”而尋找的說詞和背景。

      作為標誌性的“台獨”,隻能從法理層麵進行定義。法理層麵的“台獨”既因法理本身的拘束性,造成一種“台獨”的“法理效應”,又可以借助規範本身的宣示性,形成“台獨”已經成為一種“既定事實”的“外觀效果”。結合島內“台獨”實踐來看,“台獨”分裂勢力正是走的一條以“曆史台獨”、“文化台獨”、“學理台獨”形成“台獨”氛圍、累積“台獨”基礎,以“民意台獨”獲取執政權和營造“台獨”氛圍,最終在法理層麵表達“台獨”的路線圖。目前,蔡英文已經走到了第二步,對她而言,如何走出這“法理台獨”的第三步,是其兩岸政策的未來關切所在。具體到“法理台獨”的具體表現形式,在可想像的範圍內無外乎以下四種:1)通過“製憲”,宣示“台灣國”、“台灣共和國”或“中華民國第二共和”的成立,在規範上——而非政治人物的口頭上——明示台灣的“主權國家地位”;2)通過啟動現行“憲法”的增修程式,對“固有疆域”及“國號”、公權力機構及職位名稱等進行“台獨”式修改;3)通過“公民投票”程式,通過明示或暗示“台獨”的提案;4)以“國家”名義,與域外勢力達成重要協議,或成功參加隻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兩岸的現狀不可能永遠維持下去,蔡英文總有推進“台獨”路線圖閉環的動機與圖謀,兩岸民眾也經不起政治問題的折騰與動蕩。在風雲變幻的兩岸關係中,如何應對,又如何跳脫出蔡英文布下的“全麵對抗”陷阱,清楚地認識到究竟什麽是“台獨”,並采取有針對性地策略應對之,恐怕是一條必由之路。

      兩岸的和平發展之路充滿荊棘,兩岸的統一之路同樣充滿曲折。島內日益民粹化的社會生態,亂象重生的政治格局,以及危機密布的周邊環境,乃至於中國大陸民眾對於台灣日趨複雜的情感和心理,都提示著兩岸關係未來的艱巨性。祛除枝葉,抓住問題的關鍵和核心,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地以不變應萬變應對之!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11月號,總第227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