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中評社北京12月2日電(作者 王東陽,王裕慶)自從巴黎恐怖襲擊案後,俄羅斯與法國共同空襲敘利亞的新聞鋪天蓋地,讓人眼花繚亂。 在以俄羅斯主導的空襲下,據媒體報道和俄羅斯公布的信息顯示,俄軍的攻擊摧毀了大量的陣地、彈藥庫、補給站和500輛石油運輸車,反對派、IS恐怖組織遭到沉重打擊。 雖然美國對於俄羅斯空襲打擊伊斯蘭國的行為表示支持,甚至稱俄羅斯為反恐夥伴與在聯合國就打擊伊斯蘭國的草案表示支持投下支持票,但本身卻沒有表現出“國際警察”的榜樣積極的成為領導打擊伊斯蘭國聯盟的角色,而且令人奇怪的是,一向同俄羅斯在中東有重大利益衝突的歐洲竟然表現的相對安靜,並未對俄羅斯的行動發出大聲的批評,甚至還有媒體特別提出美國與伊斯蘭國間的那份似有似無的聯係關係。 就在此膠著不下的情況下,敘利亞總統特使訪華,同中國商談支援事宜,並傾聽了中國對敘利亞問題解決的方案。
審視敘利亞亂局,該國數年的動亂不但讓國內各派勢力焦灼不堪,各大國對此也大傷腦筋,筆者將簡單談一下對各國最近行動的看法。
(一)俄羅斯 果斷出手、師出有名、占據優勢,同時構建新型王道主義外交的典範。
自敘利亞動亂以來,俄羅斯始終支持巴薩爾政府,這次軍事行動既是對巴薩爾的強力支持,也是對自己的支持,同樣是對世界的強力展示。
自蘇聯時代始,俄羅斯一直與歐美爭奪中東,空襲敘利亞使俄羅斯得到。以蘇聯解體為轉折點,製衡力量消失,歐美攻城略地,俄羅斯在中東的據點喪失殆盡,本國也不時發生動亂。最近十幾年來,普京的強力治國,改革軍事體製,發展經濟,俄羅斯的國力已大幅回升,已具備武力幹涉的實力。拳頭大了,說話好使,辦事利索,也有小夥伴靠攏。麵對美國在中東獨大的局麵,敘利亞也自然尋求俄羅斯的援助,對俄羅斯而言,敘利亞的呼喚為俄羅斯提供了最堅實的合法性。
形勢比人強,俄羅斯這次軍事行動抓住了良好的時機。近段時間,美國在中東的勢力呈現退縮態勢,搞出什麽行動還要依賴在敘利亞的代理人。敘利亞的動亂也把歐洲折騰的焦頭爛額,大量的歐洲青年奔赴敘利亞加入IS,國內非穆斯林和穆斯林民眾之間的矛盾需要調和,再加上眾多難民湧入,歐盟在接受和分配難民已然吵成一團,更無法達成統一意見,幹涉俄羅斯行動不太現實。伊拉克、伊朗雖然各懷目的,但是打擊IS和敘利亞反對派還是有共同利益的,是以能同俄羅斯一拍即合,也為俄羅斯出兵提供了方便。
客觀的說,俄羅斯不但占據了時機和人和,同樣占據了地利再加上作風硬朗、行事果斷的領導人普京,發動行動也是可以預料的。扒開地圖看看,俄羅斯同敘利亞的距離確實不遠,在較短時間內就可實現軍隊部署到位,迅速發起攻擊,協調好了周邊國家關係,我們就看到了俄羅斯導彈從裏海飛躍伊朗、伊拉克直奔敘利亞空襲目標。 作為被西方國家一直撻伐的“獨裁者”普京,如同出兵格魯吉亞一樣,他的果斷、強硬作風在這次行動再次顯現出來,同時還能采用剛柔相濟的手段推動和美國對話,雖然未必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普京將俄羅斯維護和平的行動和誠意具象的展示出來,這對於提高俄羅斯的國際地位和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俄羅斯的這波攻擊打破了之前膠著的局麵,對敘利亞各方勢力重新洗牌,讓各國不得不重新審視對敘利亞的政策,有可能為政治解決敘利亞提供一個良機。 最後還有一個觀察點,俄羅斯此次的行動也為研究王道主義外交的學學者們有了新的觀察,並且也區分出過於講求仁道並非王道的概念,來讓學者們觀察到正義出兵止戰也是構建王道主義外交的其中之一的方式。
(二)美國 勢力下降 盟友離心 有所顧慮
這幾年來,美國一直施壓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對反對派提供了不遺餘力的支持,又是錢,又是武器,但這些“烏合之眾”在俄羅斯麵前現了原形。雖然美國對俄羅斯的行為堅決反對,但暫時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去直接武裝幹預。
近些年來,美國人四麵出擊,力量有所分散,削弱了在敘利亞的行動能力。美國啟動亞洲再平衡,著力點向東方轉移,需要北約盟友來填補權力的空白,卻未必能達成意願,畢竟敘利亞這個火藥庫大家都在插手,一著不慎,可能帶來意向不到的後果,而且烏克蘭危機尚未解除,俄羅斯未必買歐洲人的帳。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實力遭到一定的削弱,控製力也下降,幹涉敘利亞則更多借助於五花八門的反對派,當然或許維持這樣的亂局對美國而言也是必要的,但怎麽個亂法,未必就能達到美國的期望了。美國已然麵臨一些麻煩事了,還要不停的為TPP、TTIP操心,時不時的挑動南海問題。縱然沒這些事兒,美國也未必會直接出兵大規模幹預,畢竟阿富汗、伊拉克的前車之鑒還在,美國對哪兒賣賣武器,支持下鬧事的反對派,折騰一下歐洲和俄羅斯還可以,大規模行動就很難得到國內的支持了,而且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最大化原則。
(三)中國應運用“和合理念”來調和美俄在敘利亞的不協調
日前,敘利亞特使訪華,同中國商談武器采購事宜,也和中國交換了解決敘利亞危機的意見。從官方的態度來看,中國始終秉持著政治解決,框架解決,實現和平的態度。
首先,這同中國的“和合”理念相符合。和實生物,在敘利亞,唯有實現和平、恢複穩定才能消除亂局所帶來的各種問題,難民危機、恐怖組織壯大、經濟破壞、文化毀滅等等。合則生利,各方隻有坐下來,有事好商量,才能在協商中找到共同利益,否則話不投機即拔刀相向,最終不但苦了敘利亞人民,某些國家還有可能被拉下水,常玩兒炸藥包,難免有失手的時候。
其次,中國可以作為調停人的角色介入。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都是深度介入,太多利益的糾葛,使兩方不易坐下來平心靜氣的談,而且歐洲被兩大危機所困擾,難以形成合力對美俄施加足夠影響。相對而言,中國沒有那麽多的利益訴求,更容易超脫出來勸和促談。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國擔負著促進敘利亞實現和平的責任,而且中國同敘利亞保持著傳統友好關係,敘利亞同樣對中國在危機中的支援和態度抱有期望。因此,中國可適度介入敘利亞危機,推動相關各方以政治協商的方式來解決,畢竟在敘利亞動用武力終非長久之計,相比有關各方有可能在合適的實際就坡下驢。
最後,中國方麵所構建的王道主義外交,當然也應從民生方麵著手,敘利亞危機不止是需要實現和平的問題,還包括戰後重建、民眾安置等一係列非政治、軍事性的問題。中國適時的勸和促談,不但可能將各方拉回到談判桌上,而且還可能為戰後敘利亞國家建設做出一份貢獻,這對於加深同兩國關係也是大有裨益的,並且也可以讓現今棘手的難民在安在中國政府外交努力和建設下,而得到安居樂業的新生活。
總而言之,“狂風不終日,驟雨不終朝”,波譎雲詭的敘利亞危機不時聲浪翻滾,雖然各方勢力再次博弈,甚至還有可能導致中東的區域政治有了新洗牌機會,但本文還是要坐在談判桌前,以政治協商的方式來實現破解難題,並想辦法讓美俄兩國攜手在對抗恐怖主義的問題上有新的共識,並且也希望中國能繼續推行世界拱手稱讚“對的”王道主義外交,讓恐怖主義的極端主義組織IS問題能提早解決,使中東乃至於世界都可以得到真正的和平與正義下王道主義新型國際秩序。
(作者王東陽,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碩士生,王裕慶,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