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切尼幕僚承認:若無九一一美國早就對付中國

(2015-11-20 05:37:41) 下一個


範亞倫認為,沒有九一一,美國早就開始對付中國崛起 中評社記者 餘東暉攝


布萊爾歡迎中國在中東發揮更大作用 中評社記者 餘東暉攝


美國國家亞洲研究局研討會,艾令思、範亞倫、布萊爾(從左到右)分析中國崛起 中評社記者 餘東暉攝

      中評社華盛頓11月19日電(記者 餘東暉)小布什時期副總統切尼的幕僚範亞倫(Aaron Friedberg)承認,如果沒有“九一一”事件和金融危機,美國早就開始對付中國崛起。他對中評社表示,不認為巴黎恐怖襲擊事件會像“九一一”那樣改變美國的戰略焦點,即美國會繼續專注於亞太並應對中國崛起。

      範亞倫2003年到2005年曾擔任白宮國安事務副助理,副總統切尼辦公室的政策計劃主任。而切尼曾與當時的防長拉姆斯菲爾德一道,被視為美國“新保守主義”的旗手。上次美國總統大選,範亞倫擔任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的對華政策顧問。近年來他屢屢發表美國應當更有力應對中國崛起的主張,成為美國外交學界對華“強硬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美國“國家亞洲研究局”18日舉行的“亞太國力基礎”研討會上,範亞倫透露,他第一次遇見切尼時正是在2001年美中撞機事件以後,但當2003年6月他進入白宮工作時,大家都專注於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他自己也主要將時間花在這些方麵。“如果沒有九一一,美國早就更大地專注於與中國競爭的可能性,並更早地開始準備應對中國崛起。”範亞倫說道,但在當時的狀況下,雖然美國從未離開過亞洲,但不得不專注於考慮恐怖主義的威脅,應對中東和阿富汗局勢。

      現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的範亞倫指出,美國在早期階段應對中國崛起被兩大事件拖延了,即“九一一”事件和金融危機。這樣從小布什就任到任期結束的8年內,美國沒能更早地轉向對付中國。金融危機後由於資源所限,也不得不依然專注於中東和阿富汗。

      說這話時,巴黎剛發生恐怖襲擊事件,法國和美國都聲言加大打擊“伊斯蘭國武裝組織”(ISIL)的力度。就在當天,ISIL處死了一名中國人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專門發表講話指出,恐怖主義是人類公敵,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堅決打擊任何挑戰人類文明底線的暴恐犯罪活動。

      中評社記者問:巴黎恐怖襲擊事件會否再度分散美國亞太再平衡的焦點?美國是否樂見中國更多參與中東事務,甚至加入打擊ISIL的戰爭中?

      範亞倫表示,巴黎悲劇影響雖大,但不會產生像“九一一”那樣改變美國戰略焦點的影響,部分是因為這個事件沒有威脅到美國,部分是因為美國已有14年反恐經驗,部分是因為美國經曆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像“九一一”之後那種大幅度轉向的可能性不大。

      主持研討的“國家亞洲研究局”會長艾令思(Richard Ellings)認為,美國當然希望中國在中東發揮建設性的作用,但鑒於中東有各種利益和力量在起作用,中國在中東所起作用會不會與美國同邊,抑或與俄羅斯那樣在另一邊,這會是美國有所擔心的,這是一個很大的複雜問題。他表示,恐怖襲擊確實在世界各國間產生了共同利益,各國在穩定中東局勢,保證全球能源穩定供應方麵也有共同利益。

      參與研討的前美軍太平洋司令和前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布萊爾(Daniel Blair)指出,國際執法和情報部門追蹤恐怖組織和個人,互相通報恐怖襲擊危險的合作一直在進行,中國已參與其中,當然參與越多越好。恐怖分子就是恐怖分子,針對無辜平民,需要國際合作打擊。

      布萊爾認為,中國能夠幫助的是總體上的對中東手法,他不認為中國現在有向中東派兵的意願,但中國在中東已有巨大的經濟和外交影響力,美歐中日等應當聯合,使用各自不同的工具,協調應對中東局勢。他歡迎中國在構建更好的中東方麵發揮更大作用,國際社會也應當付出更大努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