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吳大輝:中國應在敘利亞地區有更積極作為

(2015-11-02 17:56:54) 下一個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問題專家、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係教授吳大輝(中評社 範穎薇攝)

      中評社北京11月3日電(記者 範穎薇)昨日,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問題專家、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係教授吳大輝在清華大學《敘利亞危機中的大國博弈》講座中對俄羅斯、美國及中國在敘利亞地區博弈進行解讀。他認為,敘利亞各方勢力就像“意大利麵條”般全攪在一起的亂局,中國也無法置身於敘利亞危機之外,中國應有更積極地作為。

      吳大輝指出,敘利亞內戰緣於國內教派和族群之爭,然後從國內教派之爭到地區教派之爭,敘國內阿拉維派與非阿拉維派之爭演化為中東地區伊斯蘭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勢力之爭。接著,敘利亞從地區教派之爭卷入到域外大國的地緣政治之爭 。吳大輝解釋說,中東地區域外大國及大國集團的介入使得敘利亞內戰超出中東的地理範疇,兼有大國地緣政治之爭的色彩。

      吳大輝認為,敘利亞的各方勢力就像“意大利麵條” 般全攪在一起的亂局。他表示,出於各自戰略利益的考慮,美國、歐盟國家和以色列,卷入了中東遜尼派的陣營。中國和俄羅斯出於各自不同的原因,也被等同於支持什葉派的陣營。吳大輝以打牌為比喻,認為俄羅斯逐漸掌控敘利亞危機主導權,但其實手上的籌碼不是很多,美國的籌碼也沒多少,反而中國的籌碼最多。“普京希望和中國聯手,奧巴馬特別當心中國和俄羅斯聯手,中國呢,則拿著手上的牌觀看時機再出牌。”

      吳大輝進一步解釋道,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核心利益之一是塔爾圖斯海港。這一港口是俄羅斯向敘利亞政府軍提供武裝的靠岸港,對於俄羅斯重建地中海船艦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被忽略的切爾克斯族群也是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利益存在,而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商業利益也舉足輕重,有三萬多俄羅斯人長期居住在敘利亞。

       “打擊“伊斯蘭國”是普京的被迫選擇。”吳大輝說,俄羅斯與西方關係陷入窘境,,由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也陷入窘境。俄羅斯出兵敘利亞拯救巴沙爾政權、倒逼西方緩解因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的製裁及緊張關係、重掌獨聯體軍事一體化的主動權。

      至於美國在敘利亞地區的戰略,吳大輝認為美國是出於戰略被動的狀態。美國處於重返亞太與重返中東的矛盾,同時,美國內選舉與中東軍事投入也存在矛盾。除此以外,吳大輝認為,打壓俄羅斯與中東聯合反恐的矛盾以及打壓伊朗與執行伊核協議及伊朗合作反恐的矛盾都是讓美國出於戰略被動的原因。

      吳大輝表示,中國也無法置身於敘利亞危機之外,僅僅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無法滿足國際社會的期待和各方要求,中國應該有更積極地作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