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漢和:中國四代戰機采隱形技術,具驚人機動性

(2009-11-12 04:27:02) 下一個

網上流傳的中國第四代戰機升空效果圖。


  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電/中國空軍副司令員何為榮日前在接受中央電視台訪問時披露,中國正緊鑼密鼓地研製第四代戰機,“可能很快要進行首飛,首飛又很快就進行試飛,很快就裝備部隊。”

  法製晚報報道,這一消息引起了海外媒體的關注,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預測,中國的第四代戰機將大量采用隱形材料和技術,其靈活性將顛覆人們對戰機的現有觀念。

  高層透露

  第四代戰機10年內列裝部隊

  中國空軍副司令員何為榮是在接受央視《麵對麵》節目采訪時透露這一消息的,他表示,中國的第四代戰機現在在緊鑼密鼓地研製之中。

  何為榮說:“根據有關資料透露,中國第四代戰機可能很快要進行首飛,首飛後很快就進行試飛,很快就裝備部隊。”

  何為榮同時表示,根據現在的情況,四代戰機要裝備部隊可能還需8到10年。

  次代區分

  第四代戰機強調隱身和機動能力

  自上世紀40年代中期,噴氣式戰機出現以來,西方國家將戰機發展分為四代:第一代是亞音速戰鬥機,代表機型有美國的F-86、蘇聯的米格-15等;第二代是強調超音速性能的戰機,代表機型有美國的F-4、蘇聯的米格-21;中國的殲-7等;第三代是強調多用途的超音速戰鬥機,代表機型有美國的F-16、F- 15,俄羅斯的米格-29、蘇-27,中國的殲-10等。

  第四代戰機是具有隱身、超音速巡航、高機動性和信息化作戰特征的新一代戰機。目前國際上已經投入使用的第四代戰機以美國的F-22“猛禽”戰機為主要代表,美國還在研製另一種第四代戰機F-35。俄羅斯和印度也宣布將聯合研發第四代戰機(俄羅斯叫第五代)。

  外媒猜測

  四代戰機具備驚人機動性能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曾發表文章稱,中國第四代重型戰機——殲-14“鷹隼”是一種全新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戰鬥機。飛機以重型、低成本為主導思想,以高性能、高生存力、高作戰效能為設計目標。

  《漢和防務評論》稱,中國第四代戰機將大量采用隱形材料和技術,飛機起降性能有很大改善,其靈活性將徹底顛覆人們對戰機的現有觀念。

  可能突破兩大難題 采用中國標準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此前曾認為,雖然中國下一代戰鬥機不排除會以F-22或F-35作為研究對象的可能性,但從過去幾十年的中國空軍戰機類型和技術積累來看,如果以低成本、高效率、時間短為指導思想,那麽俄式戰機將是中國短期內最好的選擇。

  《漢和防務評論》認為,中國第四代戰機存在兩個重大難題需要攻關,即發動機和雷達,可能還是需要與俄羅斯合作,甚至直接從俄羅斯進口。

  新加坡《聯合早報》則認為,何為榮披露第四代戰機很快將首飛,這表明中國在大推力渦扇航空發動機和有源相控陣雷達這兩項關鍵技術上已經取得重大突破。

  《聯合早報》稱,中國自己生產的“太行”渦扇發動機經過改進也有可能擔負為第四代戰機提供動力的大任。

  至於有源相控陣雷達,中國今年國慶期間亮相的“空警-2000”預警機,使用的就是國產的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表明中國的雷達技術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香港《文匯報》10日也刊發文章稱,長期以來,有關解放軍第四代重型殲擊機的傳聞一直風行。雖然許多內容還有待證實,但國產“四代重殲”采用中國自己的標準體係來建造則是已經能夠肯定的事情。

  中國第四代戰機網友想象圖

  1.鴨式布局 可能性:50%

  很多西方媒體認為,考慮到殲-10正是采用此種布局,中國下一代戰機很有可能沿用這一成熟的技術

  2.翼身融合布局

  可能性:30%

  這種設計對提高飛機的機動性能有所幫助,但過多的控製麵對隱身性和超音速巡航有負麵影響

  3.前掠翼布局

  可能性:10%

  俄羅斯SU-47“金雕”就采取了此種布局,特點是升力大,可控性好,但是雷達反射截麵大,製作成本高

  專訪殲-10副總設計師

  新機型將提高我空軍戰鬥力

  近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研究員、殲-10副總設計師張繼高在京告訴法晚記者,這次在沙河機場亮相、披上“新裝”、裝備八一表演隊的雙座殲 -10戰機就是新的機型。對殲-10的改進設計已經展開,未來還有更加先進的姐妹機型亮相,現在各個環節處於嚴格保密階段。

  張繼高說,殲-10還將會繼續改良,我們研發的步伐不會停止。新的機型將在超音速巡航、隱身功能和大迎角過失速機動能力3個方麵上區別以前戰機,這也是第四代戰機的主要特點,現在正在研發中。如研發成功裝備部隊,將使得我空軍對空作戰、保衛領海等戰鬥能力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人物背景

  張繼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副總設計師、研究員。張繼高參加和主持了殲-10係列飛機、“梟龍”等多個飛機型號的總體氣動力設計、研究工作。

  他在殲-10設計研發上解決了多個關鍵技術問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工信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