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港133萬人活在貧窮線下 20年間增逾倍 (圖)

(2007-09-17 06:33:03) 下一個

  中評社香港9月17日電/香港貧富兩極化情況日益嚴重,貧窮線以下的人口比例首次超越20%,去年全港有逾133萬貧民,即每5人便有1人生活貧困,較1986年的63萬多1倍。本屬壯年、具工作能力的45至64歲人士,貧窮人數更於近5年之間激增34%,屬人數增長最大的組別。社聯憂慮這個“上有高堂、下有子女”的組別,貧窮問題惡化,或會影響長者生活,並令跨代貧窮加劇,建議當局增撥資源加強扶貧工作。

  社聯根據統計處早前公布的2006年中期人口統計調查數據作出分析,並按住戶成員數目劃分為一人、二人、三人及四人或以上四組,把收入少於或等於同組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的住戶界定為低收入,四個組別的貧窮線分別為4,023.5、7,000、8,750及11,850元,發現去年全港有逾133萬貧民。

  青年遲“出身” 貧窮比率增

  若以年齡劃分,發現各年齡組別的低收入住戶人數比率均較01年增加,當中以15至24歲組別最為突出,由15.4%上升至19.7%;65歲或以上的低收入長者貧窮率亦已上升至40.1%,30萬長者活於貧窮之中。最令人關注的是,本屬事業高峰期的45至64歲組別,其貧窮比率由17.7%上升至18.9%,貧窮人數則增長34%。

  社聯業務總監蔡海偉解釋,上述結果反映本港低學曆、低技術人士在勞動市場的供求失衡,基層勞工亦未能受惠於經濟複蘇,且不少中年人士更是上有高堂、下有子女需要供養,“這亦直接影響長者及兒童生活,這2個組別的貧窮比例升幅亦不少。”不過,他認為青少年貧窮比率上升亦有一個正麵因素,是時下年輕人的求學年期普遍較前延長,遲“出身”掙錢所致。

  深水步區膺“貧民區”之首

  深水步區不論以住戶抑或以人數計算,依然屬“貧民區”之首,24.4%居民屬低收入人士,元朗、葵青、觀塘及黃大仙則為其他較多低收入人士聚居之區域。社聯認為,那些逐漸步入風燭之年的長者,縱使有強積金,亦不足提供晚年所需,希望當局盡快研究設立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同時亦應繼續加強培訓,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並按各區需要增撥資源加強扶貧工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