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西文明的問題和出路(一)

(2004-02-26 15:29:37) 下一個
中西文明的問題和出路(一) 回首五千年 這篇帖子有兩個目的。一是要討論網友[莫大人]的問題[注1];二是要繼續探討現代性和中西文明的未來道路。 [一]、西方文明危機及其內在邏輯 民主製度能否化解資本私有製的深刻矛盾呢?我個人認為,對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可以分兩個層次來做,一個是表麵的,另一個是深層次的。我認為需要避免的是隻觀察表麵現象,更要杜絕對民主的理想主義。那麽,什麽才是深層次的觀察和探討呢?我認為是觀察和討論有關資本主義文化和現代性的本質及其內在邏輯。對於當前的世界,這種討論具有普遍的意義。 先簡介現代性。黑格爾指[現代]為與古代和中世紀相對的[新時代]。這個時代發生的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決定了現代性的根本特征。老保守派如德國的斯特勞斯和美國的丹尼爾。貝爾都肯定社會現代性(即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製度),而貶低文化現代性(即啟蒙運動的文化傳統,包含叛逆情緒、責任感缺乏、享樂主義、自戀癖等)。他們認為文化現代性與社會的現代化格格不入,助長了當今西方社會中的破壞性力量。 那麽,何謂文化現代性?文化現代性構想,是指啟蒙運動前後,對現代文化的設計和憧憬。中世紀以宗教作為連接所有文化領域的紐帶和參照係的價值統一基礎產生了分裂,科學、道德和藝術等各自建立起自己的自足自律邏輯,並依據各自內在的邏輯發展而形成相對[獨立]的文化分支;各獨立的分支文化的目標是建立在保證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自由的不斷增進、社會和個人幸福的不斷進步的基礎設定上。由於文化現代性的本質是個人自由主義,尤其是“自我決定”的自由和“自我實現”的自由,使得不服從和權威的喪失難以避免。而個人自由主義被認為導致了政府管理機關負擔過重,進而威脅到資本主義的合法性地位。 對於文化現代性的討論,就無法避開提及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建立在對文化現代性構想的否定之上。現代文化的組成部分自康德之後就成為分裂的、各自獨立的話語。黑格爾試圖用絕對理性來統一現代文化,及對文化現代性內在價值分裂進行整合。但沒有成功。“二戰”使這種努力徹底落空,並由此引向了對文化現代性構想的否定。所以,後現代主義是對文化現代性感到絕望的繼續。 後現代主義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語),但它從一開始就沒有以解決問題的姿態而出現。從很大程度上,後現代主義以解構現代性為目標。它似乎專門毀滅現代性的精華而不能為西方指出光明的方向。它在對文化現代性進行著解構的同時,卻拿不出多少具有建設意義的主張來。後現代主義甚至讚美和提倡零亂性(詛咒整體化,喜歡片斷,選擇精神分裂症而非偏執狂)、非原則化、無我性/無深度、卑瑣性和不可表現性。它所表現出來的主體死亡、理想破滅、傳統喪失、遊戲人生等觀念和心態,從一個側麵折射出西方文明的理性危機、信仰危機和文化危機。 對於後現代主義的絕望情緒,哈貝馬斯認為徹底拋棄文化現代性是不可能的。他認為,首先文化現代性並非某種西方已經選擇了的東西,因此不能通過一個決定將其動搖和甩掉;第二它仍然包含著規範的、令人信服的內容;第三現代社會和經濟發展中存在著根植於體製性的、自我生存的危險。[注2]這樣,現代性的哲學話語隻能而必須繼續下去。但我的問題是:“如何繼續下去?如何繼續而又避開資本主義文化和現代性內部已被後現代主義察覺、意識到的致命弊端?” 作為“現代性”研究的學界泰鬥,哈貝馬斯看到了問題,提出了現代性必須重建的申明,但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解決方案。我認為在這裏值得一提的是詹明信的觀點。他認為解決後現代問題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馬克思主義是研究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理論工具。[注3] 把這些名詞和概念拉進本帖的意思,除了這些概念自身可以幫助我說明資本主義文化和現代性的實質、發生和發展脈絡之外,還要來說明和分析下麵的幾個想法。 其一,從哲學思想的視角,現代性的本質是主體/客體的二分法,並由此衍生出人/自然、目的/手段、征服/被征服、中心/邊緣等諸多二分法。以笛卡爾、波義耳、牛頓等人為代表的科學觀要求“人類通過觀察、試驗和理性思考來係統地發展科學知識,以便徹底了解自然並進而最終征服自然”[注4],亦即將自然界當作分析和征服的客體、一種可以徹底還原為基本粒子的東西、人類的資源倉庫,而不是使我們有在家之感的整體,這種建立在主體/客體二分法基礎上的現代科學觀正是造成當今全球性災難的根源之一。 其二,超越現代性在本質上就是超越主體/客體哲學,或者說,就是超越人類中心主義。我個人認為這就是意味著超越西方文明和資本主義文化本身。由此可見其難度。上麵談到了老保守主義和哈貝馬斯的不同看法。我個人認為老保守主義對於社會現代性的肯定和對於文化現代性的否定是一種隻見樹木不見土壤的淺薄之見。因為沒有文化現代性這個[土壤],資本主義的社會現代化這顆[樹]從何而來?當然,哈貝馬斯不但是要挽救文化現代性,他真正要做的是挽救整個的西方文明及其價值。他的本意是無可非議的(換了我,一樣會去作)。但他的方法和思路卻不能打破自己的局限,因此不具有開放性和創新性。 哈貝馬斯認為現代性“不僅尚未完成,而且有待繼續”。他認為現代性是一項在思想、社會和文化三方麵展開的綜合工程,包容了人類迄今創造的全部正麵價值和理想,繪製了一幅關於人類社會逐步發展和完善的理性藍圖。啟蒙思想家的現代性設計基於對一個民主、平等、自由的人類世界前景的憧憬,致力於這樣一種前景的實現。他對現代性尚未完成的原因,解釋為啟蒙運動開啟的“現代性工程”由於資本主義過去200多年的發展進程出現了嚴重偏頗而處於停頓狀態。但盡管如此,其價值和理想直到今天尚未全麵實現,而它們畢竟體現了進步的邏輯,為人類的未來指明了方向,因此,現代性仍然是一項“未竟的工程”。 我覺得有意思的還有哈貝馬斯下麵的這個觀點。他還認為,流行的反理性主義思潮(指形而上學批判派和後現代主義)僅對理性的一部分,即工具理性,作了批判,卻不看到整體的理性尚未衰竭的內涵:“在這個圈子裏被指責為‘理性’的東西,其實是被誇大的整體的目的理性,一個僵化為自我保存的主體性。” 他在這裏將“工具理性”,又叫“目的理性”或“技術理性”說成是一種“被資本主義惟功利化原則徹底異化了的理性,它僅僅著眼於利益關係而與道德要求相分離” 。他這樣一來,資本主義文化和文化現代性就有了本質的區別。更重要的是,西方文明的真正的、有價值的理性與工具理性就有了區別。他又試圖辯解,西方文明今天的困境隻是從這種異化,即理性的工具化開始的,而非有其內在邏輯所決定。當然,我的看法相反。 對於回答[莫大人] 民主製度能否化解資本私有製的深刻矛盾的問題,我認為到這裏已經了然了,那就是無論資本主義的理性是否代表了現代性的[誇大的整體],其工具理性的特征是千真萬確的。這幾乎已經判定了資本主義[唯功利化原則]與民主的天然衝突,這種衝突的結果就是民主在資本主義世界的被扭曲和難以逃脫被從本質上的[變性]的命運。所以,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其三,但正如我上麵所說,現代性的本質是主體與客體相對立的二分法。西方文明的精髓就是主體對於客體的[征服]。這種精神催生了現代性(包含科學和個人主義)。所以,正如哈貝馬斯所言,資產階級啟蒙的理想恰恰被保存在文化現代性之中。但是,又正如我上麵提到的那樣,“現代性文化的審美基本經驗具有一種創造性,一種摧毀的力量,這種摧毀力量表現在:對社會政治和經濟領域內的“絕對命令”——資本主義惟功利原則——提出了強烈抗議,揭露文化的庸俗化、人的精神的貧乏化、意義和自由的喪失。現代性文化的創造性則在於,它孕育出一種充滿叛逆精神的反傳統審美形式,向陳舊的知識方式、流行的審美趣味和統治的藝術規範提出了尖銳挑戰,從而打破了資產階級的“文化一體化夢想”(哈貝馬斯語)。 因而,啟蒙了資本主義的現代文化又在其本質上是對資本主義製度本身的判逆。 這就是我所說的西方文明的困境。但我沒有說西方不能擺脫這種困境。我要探討的恰恰就是擺脫這種困境的方案和出路,因為,正在走現代化道路的中國也麵臨或將會麵臨西方類似的問題,雖然中華文明的本質從肯定的意義上講可以引導其最終跨出這種現代性的陷阱。而從西方的角度來講,包括哈貝馬斯的“現代性工程”在內的西方思想家的種種探討和方案,仍是按西方普世主義方案設計的。這是現實社會中缺乏其它方案參照下的理論折射,也是西方思想界沒有能夠跳出自身的文化和心理局限,把眼光投射到遙遠東方的異質文明中去求取出路的必然結果。 寫到這裏,我覺得已經可以讓我開始探討中華文明的問題和未來之路了。這就放在下一貼繼續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