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閑人華華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願為閑人
正文

小區的改造

(2007-01-26 11:00:50) 下一個

我們住的小區,說新不新,說舊不舊,12年前建造的,雖是一梯二戶型的了,但房型已覺過時,最大的缺點是廳(起居室)夾在臥室和廚衛的中間,廳的朝向、光線、麵積都不理想。房型是無法改變的,但這兩年來屋外小區的環境倒是不斷的在改變,小區的建設在不斷的完善。

且不說前後左右遠遠近近一棟棟新房拔地而起,小區外圍的主幹道上,楊高南路沿線的房屋已改造一新,嚴楊路前還架起了人行和非機動車行雙股的人行天橋,楊高南路東段的博文路不僅在人行道和車行道之間豎起了隔離欄杆,連路名都改了,現在叫做高科西路了,所有這些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是不為過的。

這裏單說我們小區的內部改造。

小區裏所有的道路都更新了,清一色的小塊地磚替代了陳舊的彩色地磚,人行道中間是筆直的盲道。

每一條裏弄的大門口都新裝了沉穩的黑色鑄鐵雕花大門,綠化叢中辟出一角,牽環、跑步器、太空行走器等等常見的健身器材都一一安裝妥帖,另一側的綠化地中還鋪就了鵝卵石的健身路,弄裏活動室被擴充重建,寬敞漂亮多了,時常能聽見活動室裏飄出京劇滬劇的唱腔,垃圾房也被粉刷一新,並安上了紅色的尖屋頂。

每幢樓都裝上了電子防盜門,門前的三級台階都改造成了無障礙式的坡道,每家的電表都無償地調換成了分時電表,樓梯四周的牆壁被刷得雪白,扶梯的扶手鐵欄也被油漆一新,樓頂水箱的內壁都砌上了不易汙染的陶瓷瓦,隨後進水管出水管也都換上了持久耐用的新型管材。

看,不知不覺的,我們居住的小區起了這麽多的變化,但我還是不滿足,住在六樓的我還在熱切的期待著,希望早日能聽到平改坡的福音。   

出我們弄堂口,就是最近剛改名的“高科西路”,往東步行七八分鍾,是楊高南路口的?號線(忘了)地鐵口,往西步行四五分鍾,是錦繡路口的七號線地鐵口,等地鐵通車,高科西路將成為主幹道、景觀道,沿線的我們這塊遲早會得到平改坡的改建的,我堅信。                                                                                       2005.12.2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