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堂若比鄰

(2007-02-13 14:50:14) 下一個
我曾經共事過五年的老板琳達又離婚了,她最近的電子信件裏的簽名又改回了她的父姓。

  我為她惋惜,也為她歎息:這麽善良的人,為什麽命運如此多劫。這已是她第三次失敗的婚姻。這最後一次婚姻持續了十二年,她為此付出了太多。為了幫這個丈夫把繼子撫養長大,她放棄了自己要孩子的打算。她是家裏經濟的頂梁柱,衣食住行幾乎都是她負擔,她卻無怨無悔。

  我想她此時的心裏一定又苦又澀。兩年前我們同時離開那間公司時,在門口擁抱告別,她的眼裏閃著淚光,雖然我們隻是共事多年的朋友。她是性情中人,這次她將何以堪?

  我不知道該對她說什麽,說什麽都是多餘的。而出乎我意料的,她卻在她的電子信裏給我講了這麽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女孩去見她的母親,抱怨她生活的不幸。母親把女兒帶到廚房,用猛火煮上三鍋水,第一隻鍋裏她扔進幾根胡羅卜,第二隻鍋裏她放的是雞蛋,最後一隻鍋裏她煮的是咖啡豆。

  二十分鍾後,她關了火,把東西撈出來。轉向女兒:“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麽?”“胡羅卜,雞蛋和咖啡。”母親讓女兒去感覺它們,胡羅卜已經軟塌塌的。雞蛋剝去殼,是硬的(HARD BOILED)。嚐一下咖啡,香氣撲鼻。女兒不解其意。母親說:“同樣的惡劣遭遇——開水,每樣東西的反應卻不同:胡羅卜進去前是堅強的,出來時卻軟弱無力。雞蛋之前有著一顆柔弱的心,要靠蛋殼來保護。經曆了苦難後,心變硬了。咖啡是最不同於眾的,它改變了水。”

  “你是什麽呢?”母親問,“胡羅卜,雞蛋,還是咖啡?當不幸敲你的門時,你怎樣反應?胡羅卜看著堅強,痛苦和不順讓它變軟,以至失去勇氣和信心,隻有放棄。雞蛋外殼雖然不變,但經曆了死亡,分離或破產等等後,心硬了,對生活抱上冷漠和苦澀的態度。而咖啡豆,卻改變了那造成它痛苦的環境。當水變熱時,正是咖啡釋放香氣和味道的時候。”

  這個故事讓我深思,我佩服琳達此時還有這樣的心境,我欣賞她做人的豁達,讚歎她處事的穩健。我不禁回顧我自己的生命曆程:小學,中學和大學,都是父母為我預為設計好的,我一路順風地走下來。留學,工作,結婚,是我自己安排的,一切也是這樣按方案完成的。我沒有崇高的理想,我為自己樹立的目標都輕易地按期實現了。大苦大悲大災大難在我生命中我根本數不出來。即令如此,我也有憤懣,有不快,有怨天尤人的時候。一個生於滿足,行於滿足的我也做不了咖啡豆,何況那些被環境折磨的人,對環境難道竟無一點怨懟之心?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結識了CND,也結識了很多CND上的朋友。光陰荏苒,掐指一年了,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了許多咖啡豆一樣的人物,雖然我從未有緣與他們謀麵,也不知道他們家住何方,仙鄉何處,但我卻能感受那咖啡的濃鬱香味。雖然他們的故事裏有苦難,有悲傷,有著人生的重壓,但從中真正傳遞出來的不是悲觀與頹喪,和對失去青春的怨恨,卻是咖啡的美味和和諧——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性美的追求。他們用自己特有的連珠妙語,用自在輕快的聊天和調侃傳遞出了天堂裏來的聲音,影響著周圍的人。這些咖啡豆一樣的人物正是天堂降落人間的希望。我想借用一句箴言:“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把它改動一下:人間多“咖啡”,天堂也就在身邊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