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星星的博客

★一顆美麗的亮晶晶的星星★
正文

繼承魯迅:因為熱愛而絕不放棄批判

(2007-09-30 13:50:33) 下一個
(南方報業)

今天是魯迅逝世七十周年紀念日。

一個人活過,又死去。這是一個孤獨的秘密,無法解開,難以揣測,不容虛構。而我們要紀念的,不過是這樣一個名字,一個連接集體感知的密碼:魯迅,一個憤怒而痛苦的人;一個以徹底絕望的方式尋找希望的人;一個否定一切絕不寬恕,但是以呐喊慰藉寂寞者的人。

簡單地以為魯迅是一個偏執的鬥士,就忽視了他曾經在沉默與開口之間的彷徨。他懂得沉默的充實,也了解開口的空虛。他已經並非非言不可,但是他選擇了因戰鬥而空虛。概括地稱魯迅為“民族魂”,就容易忘記,其實這個民族既不善於批評,也不善於接受批評,它從來不曾擁抱魯迅的靈魂。或許,他更合適被稱為“民族藥”——魯迅隻是懷抱著“最壞的惡意”,把自己變成一劑醫治民族靈魂的苦藥。魯迅這個名字,意味著於清醒中選擇偏執、意味著於無所希望中得救,意味著以痛苦來安慰,而尤其意味著以批判來熱愛。

關於魯迅,可知可見的已經足夠,可揣測可虛構的更是廣大。在學者的不斷解讀與反複挖掘中,魯迅甚至可以被歸入這個主義那個主義的陣營。還有人孜孜不倦地考察他的日本情結,以及他與新文化運動的因緣、與左翼陣營的離合。這些“還原性”的解讀隻停留在學術討論,因為魯迅這個名字在大眾聽來,就隻是孤零零的一個人。魯迅的批判讀起來廣大而貫通,隻要是可恥的,隻要是卑劣的,隻要是黑暗的,就是他所不能寬恕的。他不專注於任何明晰具體的政治訴求,更不在意建立具體的體製訴求。他站立於“無物之陣”,所以他才可以把整個世界當成敵人。

一個在符號語境中濡染的現代人,他腦海中的魯迅,就是一個人,在麵對一個時代。他似乎不必借由任何團體而獨自光榮,因為他似乎不曾借由任何團體獨自戰鬥。歸屬一個陣營就意味著放棄一塊批判的領地。魯迅這個名字,意味著因孤獨而獲自由,因為無所依賴而獲得權力,意味著以自由的權力做純粹而徹底的批判。

魯迅不寬容,但是沒有人能斷言他不理解寬容,更不能說他不讚成一個寬容、多元而自由的世界。隻是在他的時代,他如何能夠相信,以寬容的方式就可以爭取到因寬容而美好的未來?

即使是在我們今天的時代,我們又怎麽可以相信,沒有純粹、自由、徹底的批評,社會的汙穢可以自我清潔,靈魂的疾病可以自我痊愈?體製的缺失能夠自我糾正?公權的使用可以自我約束?沒有哪一個時代不需要思想者的醫治,沒有哪一個時代不需要批評者的堅持。

七十年前魯迅離開人世,這個名字從此任人評說。我們今天所紀念的魯迅,是民族靈魂中最悲痛的力量,是我們這個時代仍然需要的戰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