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8)
2007 (61)
2008 (69)
2009 (98)
2010 (87)
2012 (121)
2013 (49)
2014 (89)
2015 (75)
2016 (54)
2018 (169)
2019 (134)
2020 (257)
2021 (186)
2022 (363)
2023 (454)
2024 (457)
今天是教師節,寫寫幾位老師。
第一位是我小學六年級時的班主任。
他有腿疾,走路有點跛。但是脾氣很爆,動不動會一本書扔到某個學生頭上。六年級要考中學,我在的那個小學地區很差,大部分學生以後並沒有希望上重點中學。
填誌願的時候,爸媽覺得我沒什麽希望上重點中學,填了一個普通中學。酷暑的夏天,班主任特意走來我家,和我父母談話,讓我把誌願改成重點中學。他一直和罵其他學生一樣罵我的,所以我從來不知道他對我還有這個信心。
那時候改誌願是有風險的,萬一我上不了重點中學,就會一下子掉到最差的中學。爸媽有點猶豫,但是班主任對我父母說,你們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好的孩子在哪裏都會有出息。
臨走的時候,爸爸很感激他想送點東西,那時候家境貧寒也沒什麽可以送他,翻箱倒櫃找出一瓶雀巢咖啡硬塞給他。
我趴在窗口,看著他慢慢一拐一拐離去的背影,手裏拿著那瓶雀巢咖啡。那時候才十二歲的我,永遠銘記住了那個瞬間。
後來我再沒有見過他。我們之間並不是那種師恩如山的情誼。但是沒有那次他頂著六月驕陽來我家和我父母的談話,我今天的人生永遠不同。
後來再回去,那個小學都沒有了,我都不知道他如今怎樣了。不管他的職業如何普通,人生如何平凡,他曾經真真切切地改變了一個學生的人生道路。
第二位,是我高中的語文老師。
有時候就是一種緣分吧。我是語文課代表,經常幫助她改作業什麽的。她和我特別投緣,對我特別關照,暑假時候讓我去她家,她把自己收藏的書給我看,看完以後拿去還給她,她再給我另外的書。
我第一次肯德基就是她帶我去吃的,笑眯眯看著我啃雞翅,吃土豆泥。
她在我們那個一切都是數理化為主的高中裏,仿佛一股清溪,柔弱卻又堅強地捍衛著一點文學的風采,卻不是那種為了高考而瘋狂刷題式的文科教育。這樣的她在那個係統,注定是格格不入的,學生們會覺得她不知所謂,同行們也會呲笑她迂腐不識時務。
但是她在講述散文時候眼裏的光芒,讓我覺得我們的人生,不能隻有高考,還有最後一片樹葉,還有老人和海。因為她的鼓勵,我養成了每天寫日記的習慣,經常拿去給她看。她還會饒有興致地用鋼筆在邊上點評。因為她,我覺得我今天才是一個不同的人,沒有被高中的數理化完全吞噬。
高考前一周,大家都在疲倦地做題。她對大家說,都不要做了,好好休息,睡一覺吧。我至今記得她那柔柔的聲音。
我高中畢業以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她,每次打電話去她的女兒都說她不在。慢慢我知道她好像得了老年癡呆,卻再也無法聯係到她。真的很遺憾。她對我那樣的感情,我總覺得自己學醫也許會有點幫助,但是卻沒有這樣的機會。出國以後,向同學們打聽,卻聽說已經去世。 讓我非常惆悵。我多想去看看她,讓她知道自己當年愛護的一個女學生,現在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女兒,善良溫柔的她一定會很高興。
第三個人,是我的爸爸。
我出國以後,爸爸也退休了,受到熟人相托,到一家中專裏麵做班主任。爸爸從小對於知識就格外尊重,所以做了老師,覺得自己人生從此展開了新的一頁。
卻沒想到,中專的學生頑劣無比,全然不是和他的女兒一樣為了進大學而努力學習的。爸爸在網上聊天的時候,鬱悶地提起,孩子們上課打手機,打遊戲,男女生眉來眼去。期末考試的時候,老師漏題加提醒,不及格的人還是比及格的多。
媽媽擔心爸爸,因為他是一個做事情很認真的人,怕他太操心,累壞身體。
爸爸周末去家訪,學生惡作劇,全家不在,爸爸騎著車橫穿一個上海市吃了閉門羹。
學生補考要交費,爸爸怕學生不來,自己先墊上,不告訴家長,讓學生來考了再說。
班長是個孤兒,奶奶生病,孩子打電話給爸爸,爸爸深夜把奶奶送進醫院。
爸爸還經常向作過多年小幹部的我取經,我說,這些孩子進了中專,就不是讀書的料子,隻要不出亂子就好了,不要太辛苦自己,爸爸憂心忡忡地說,現在這個社會,不讀書哪裏有出路,總要幫他們一把呀。
那年教師節之前,媽媽跟我說,你跟你爸爸說教師節快樂別忘了。因為爸爸不是學校正式員工,教師節的活動和禮物爸爸都沒有,這讓已經把自己當成老師的爸爸,有點失落。
教師節那天,我打電話給爸爸,誰知道爸爸激動得語無倫次了,他收到了很多禮物,都來自學生,辦公桌上堆滿了賀卡鮮花和月餅。
他對學生們的心,大家都是記在心裏的。
第四個人,是我自己,哈哈
畢業以後留在附屬醫院,我也就變成了帶教老師,名正言順地竟然有了教師證。教師節那天,憑著教師證,好像公園電影院都可以免費,買東西也可以打折。當然我忙著值班從來沒有用過,但是那種殊榮,讓我第一次對於老師的職業有了特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