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在古代科舉考試中,詩的句數要求通常是五言排律,即六韻十二句,也就是要在考場上現場寫一首12句的詩。這種格式要求考生在限定時間內完成,難度較大。唐朝科舉考試繁榮昌盛,創造了中國詩歌史上的第一高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科舉考試要考詩賦。 考詩賦有明確的規則,如五言排律,六韻十二句,限定題目和韻腳,這使得考場寫詩如同戴著腳鐐跳舞,精品極少,但錢起的《省試湘靈鼓瑟》等作品仍然成為了經典。例如,唐代錢起的《省試湘靈鼓瑟》就是典型的科考詩作品。這首詩緊扣題旨,馳騁想象,生動形象地再現了湘靈尋夫不遇的情景,尤其最後四句“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意境無敵,使得此詩成為應試詩中的佳作。
唐朝錢起的《省試湘靈鼓瑟》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淒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古代科舉登科及第的詩,蟾宮折桂、金榜題名後的喜悅!
登科後
唐代孟郊
昔日齷齡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及第謠
唐代 周匡物
水國寒消春日長,燕鶯催促花枝忙。
風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遙望龍墀新得意,九天敕下多狂醉。
驊騮一百三十蹄,踏破蓬萊五雲地。
物經千載出塵埃,從此便為天下瑞。
同光歲送人及第東歸
唐代齊己
西笑道何光,新朝舊桂堂。
春官如白傅,內試似文皇。
變化龍三十,升騰鳳一行。
還家幾多興,滿袖月中香。
送友人及第歸
唐代 張濱
家林滄海東,未曉日先紅。
作貢諸蕃別,登科幾國同。
遠聲魚呷浪,層氣蜃迎風。
鄉俗稀攀桂,爭來問月宮。
及第後答潼關主人
唐代 呂溫
本欲雲雨化,卻隨波浪翻。
一沾太常第,十過潼關門。
誌力且虛棄,功名誰複論。
主人故相問,慚笑不能言。
及第
宋代 胡則
金榜名傳四海知,太平時合稱男兒。
五言似劍裁鱗角,七字如刀研桂枝。
禦苑得題朝帝日,家鄉佩印拜親時。
小花橋畔人人愛,一帶清風雨露隨。
今成六韻十二句:神州遊
山舞銀蛇賽事休,
關通疫霽利周遊。
山鄉巨變爛柯客,
赤縣初升帶路頭。
水電氣網機耕道,
房廳廚具社區樓。
滿坡牲畜嫩芽啃,
舉目風光年貨收。
同僚同誌居二線,
學姊學兄顯傴僂。
互勉今生多聚首,
流年向晚唱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