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景仰之情參拜了陳壽故居。做為三國愛好者,南充的陳壽的居是必訪之地。
與日本的紫式部的高光亮度相比,中國的陳壽卻是被低評的偉人。人們熱衷於《三國誌》,《三國渲義》,對《三國演義》的演義版本之多可迎汗牛充棟了。就象《史記》的司馬遷之偉大往往被忽略。中國沒有陳壽,古代三國記錄將會是另一版本。《三國誌》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耗時十年,參考當時的史書,編纂而成。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曹魏、蜀漢、東吳的紀傳體斷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陳壽(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他與李密皆師事譙周,初仕蜀漢,曆任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等職,入晉之後任著作郎。西晉滅吳後,陳壽開始攥寫《三國誌》,曆時十年方完成該書。
《三國演義》不僅在文學上有著極高的成就,還在曆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通過生動的情節和人物塑造,傳達了“忠孝節義”的道德觀念,深受民間歡迎,並在後世被廣泛引用和改編。明朝以後,《三國演義》的情節被大量引用到戲曲中,清朝初年,京劇及地方戲也有很多劇本取材自三國故事。然而沒有陳壽的《三國誌》,就沒有[《三國演義》。陳壽的《三國誌》是《三國演義》的藍本之一,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時,主要依據了陳壽的《三國誌》以及裴鬆之的注解,並結合了民間傳說、戲曲和話本等材料。
陳壽的《三國誌》是西晉時期由陳壽所著,記載了三國時期的曆史事件和人物傳記。由於《三國誌》的史料價值和權威性,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時大量采用了其中的內容。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開篇就明確提到“晉平陽侯陳壽史傳”,表明了對陳壽原著的尊重和依賴。
從唐朝起,中國就已經有一個“說書人”的行業,到宋代是更加流行。民間說書人在都市的酒樓、茶館和鄉間的以白話口語對群聚的百姓說故事,然後向聽眾收取小錢以養家糊口。說書的內容大多數取材於曆史故事,不同的說書人各有各的話本。同時也有文人開始將這些話本收集整理,寫成章回小說。《三國演義》就是這樣產生的,中國另外有《水滸傳》及《西遊記》等著名的章回小說,也都是這樣產生的。南北朝劉宋時期,也就是三國時代結束後約一百五十年,有一位名叫裴鬆之的曆史學者奉命為《三國誌》作注釋。裴鬆之博采群書,所列的參考史料達到二百四十幾種,其中有正史、雜史、傳記、筆記、家譜、文集等,十分多樣而豐富。裴鬆之最後完成的注釋文字竟然比本文多三倍。然而也正是因為裴鬆之的注釋如此麵貌豐富,使得羅貫中能夠從中取材,而讓《三國演義》的內容更加吸引大眾。不過羅貫中筆下的三國人物已經和陳壽筆下的人物有很大的差距了。
《三國誌》由《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三部分組成,共六十五卷。曹丕廢漢建魏,劉備與孫權亦相繼稱帝。陳壽從曆史實際出發,用“三國”命名,並分國編纂,記述這一時期的曆史,在紀傳體斷代史中別創一格。《三國誌》中,《魏書》居前,魏帝稱“帝”,其傳為“紀”;《蜀書》《吳書》居後,蜀、吳之帝稱“主”,其傳為“傳”。但陳壽又正視三國時期魏、蜀、吳地位等同的曆史事實,蜀、吳之主的傳與魏之帝紀采取相同的記事方法,都采用紀傳體“本紀”編年記事體例。《三國誌》實際記載了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184年)到三國結束(280年)將近一百年的曆史。《三國誌》善於敘事,文筆簡潔,當時人就稱陳壽有良史之才。因此,陳壽撰《三國誌》問世後,其他各家記載三國史事的著書相繼銷聲匿跡,獨有它流傳後世。但是《三國誌》也有缺點:(一)隻有紀、傳而無表、誌。(二)記載司馬氏與曹魏鬥爭,曲筆阿時,回護司馬。(三)失於簡略。
《三國誌》所記載之史料較為翔實可靠,是研究三國曆史的重要文獻。 《三國誌》通過將人物傳記合並,並融入詔書、奏章等多樣史料來豐富內容,為後世史書撰寫與研究樹立了典範。
《三國誌》自撰出後,受到曆代研習者的讚譽。陳壽之世,當時諸家敘三國史事之書,自《三國誌》行世而漸至湮沒無聞。《三國誌》主要善於敘事,文筆也簡潔,剪裁得當,當時就受到讚許。與陳壽同時的夏侯湛寫作《魏書》,看到《三國誌》也倍加讚賞,認為沒有另寫新史的必要,竟毀棄了自己本來的著作。後人更是推崇備至,認為在記載三國曆史的史書中,獨有陳壽的《三國誌》可以同《史記》、《漢書》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國史相繼泯滅無聞,隻有《三國誌》還一直流傳到現今。南朝人劉勰在《文心雕龍·史傳》篇中講:"魏代三雄,記傳互出,《陽秋》、《魏略》之屬,《江表》、《吳錄》之類,或激抗難征,或疏闊寡要。唯陳壽《三國誌》,文質辨洽,荀(勖)、張(華)比之(司馬)遷、(班)固,非妄譽也。"這就是說,那些同類史書不是立論偏激,根據不足,就是文筆疏闊,不得要領。隻有陳壽的作品達到了內容與文字表述的統一。自古以擁長安、洛陽為正統。所以,《三國誌》便尊曹魏為正統。在《魏書》中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隻有傳,沒有紀。記劉備則為《先主傳》,記孫權則稱《吳主傳》。這是編史書為政治服務的一個例子,也是《三國誌》的一個特點。
此外,陳壽在書中表現出品題人物的興趣。他說曹操是超世之英傑,劉備是英雄,孫策、孫權是英傑,周瑜、諸葛亮、魯肅是奇才,龐統,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劉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質是彥士,王粲、秦宓是才士,關羽、張飛、程普,黃蓋是虎臣,陳震、董允、薛綜是良臣,張遼、樂進是良將。
陳壽所著的《三國誌》,與前三史一樣,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後,尚書郎範頵上表說:"陳壽作《三國誌》,辭多勸誡,朋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豔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采錄。"由此可見,《三國誌》書成之後,就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好評和稱讚。陳壽敘事簡略,三書很少重複,記事翔實。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嚴慎,為曆代史學家所重視。史學界把《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合稱前四史,視為紀傳體史學名著。《三國誌》總起來說記事比較簡略,這可能與史料的多少有關。陳壽是三國時人,因黃皓弄權,陳壽不肯阿附黃皓。因此被遭排擠。蜀國滅亡時三十一歲。他所修的《三國誌》在當時屬於現代史,很多事是他親身經曆、耳聞目見的,比較真切,按說是有條件搜集史料的。但因為時代近,有許多史料還沒有披露出來;同時,因為恩怨還沒有消除,還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因此褒貶很難公允,也給材料的選用和修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南充是三國文化的發祥地,因為這裏是史學家陳壽的故鄉,也是陳壽寫《三國誌》的地方。南充的萬卷樓,是西晉史學家陳壽的故居,也是他青少年時代讀書治學的地方。這座樓始建於三國蜀漢建興年間(公元222-237年),曆經滄桑,於二十世紀60年代毀壞。但曆史的腳步並未停歇,1991年,萬卷樓在玉屏山上重現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