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咀外文嚼漢字(400)海底月、水底月;年底月

(2024-12-29 18:48:45) 下一個

  日本叫:水母、海月、水月、蚱......(Kurage)。
  中國叫“海蜇”,是海洋中營浮遊生活的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屬暖水性大型水母。
  英文稱:Sea nettle ,jellyfish。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和利用海蜇的國家。晉朝《博物誌》記載“東海有物,狀如凝血,縱廣數尺周圍,無頭、無眼、無內腔,眾蝦附之,隨其東西,人煮食之。”唐代《本草拾遺》也提到“大者如床,小者如鬥,無眼目腹胃,以蝦為目,炸出以薑醋進之,海人以為常味。”
  由於大型的水母擁有“蜇人”的共同特征,因此都統稱為“海蜇”。海蜇的觸手表麵有一類特化細胞,稱為刺細胞。當人體接觸到刺細胞時會被蟄,海蜇因此得名。
  中文名太平洋海刺水母;英文名 Pacific sea nettle;拉丁名: Chrysaora fuscescens
  許多太平洋海刺水母都有鮮豔的金色,其學名Chrysaora來自希臘神話,指的是克律薩俄爾,他是波塞冬和蛇發女怪美杜莎的兒子,也是飛馬的兄弟。克律薩俄爾的名字的意思是“擁有一把金劍的人”,以警示被蜇的痛苦。太平洋黃金水母外表優雅,如果接觸到它具有明顯的刺痛感,且毒性極強,能癱瘓並消化獵物,但很少會導致人類死亡。它通過拖拽長觸須和布滿刺狀細胞的褶皺觸手來捕獵漂浮的小動物。當觸手接觸獵物時,被刺的細胞會使獵物癱瘓並緊緊地粘在一起,最後移到嘴裏,在那裏被消化。太平洋海刺水母傘狀體可生長到直徑約45厘米,觸手長3.6-4.6米。

  中國的“海月”一般指 海上的月亮。 唐張說 《送王光庭》詩:“ 楚 雲眇羈翼,海月倦行舟。” 唐白居易 《飲後夜醒》詩:“枕上酒容和睡醒,樓前海月伴潮生。” 明何景明 《九月二十五日會曹汝學侍禦於麓堂夜歸遂過侍禦宅》詩:“菊院霜天靜,楓城海月遲。”

  中國的“海月”也可指 海生動物。亦稱窗貝。貝殼圓形,薄而透明,多用來嵌裝門窗或房頂,以透光線;肉可食。《文選·郭璞<江賦>》:“王珧海月,土肉石華。” 李善 注注《臨海水土物誌》:“海月,大如鏡,白色,正圓,常死海邊,其柱如搔頭大,中食。” 宋 梅堯臣 《杜和州寄新醅》詩:“ 淮南 寄我玉醅酒,白蚶海月君家有。” 孫景瑞 《紅旗插上大門島》第七章:“頭上是瓦蓋的屋頂,在前簷鋪著的那四塊海月上麵,迅疾地滾動著雨水。”

  水中、海底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隻能白費力氣。出自唐·釋元覺《永嘉證道歌》。“鏡裏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也作“水中撈月”、“海中撈月”。

  年底月,12月,在中國歲末十二月,為一歲的最後一個月份,處在新舊交替的時段,它的別稱有很多,分別有臘冬、季冬、殘冬、窮冬、臘月、冰月、餘月、極月、冬素等30多種稱呼。其中,人們最熟悉和熟知的當屬“臘月”。年尾十二月被稱為“臘月”,這時的天氣雲量較少,且少雨幹燥,吹西北季候風,肉類不易變質且蚊蟲不多,最適合風幹製作臘味。臘月,通常指農曆十二月。一轉身就是年底的月:在日本年尾之月叫“師走”(shiwasu),年末請僧侶入家誦經是一種傳統習俗。僧侶們忙碌於各家各戶,進行佛事活動,因此十二月被稱為“師走”,意指僧侶們四處奔走的繁忙景象。莊子言:“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其意是人真不禁混,一眨眼就是一天,一打盹就是一個月,一轉身就是一年過去了。無論歲月匆匆,往事悠悠,過去那份深埋心底的經曆,都將固化在大腦的硬盤裏。李商隱這段詩句,似在感慨歲月匆匆,很多事都來不及回味,一年就從身邊悄悄的溜走了……“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我們在年終歲尾的當下,在步行變老的路上,不要懼怕年齡增長,應該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進取狀態。無論遇到什麽事,都要積極地去麵對,滿懷希望,心懷感恩,前方必然是蔚霞滿天。

  十二月通常稱:臘月、季冬、嚴冬、殘冬、冰月、嚴月、除月、末冬、嘉平。臘月:歲末十二月,在小寒至大寒之間,幹燥少雨、吹西風季候風,最適合風幹製作臘味。此月處在新舊之交,是祭祀較多的月份。
  臘月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燉豬肉
  二十七,殺肥雞
  二十八,把麵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