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不是一家人,“草”進一家門(9)草子、枕草子、浮世草子

(2024-12-27 19:21:39) 下一個

   “草子”(Soushi)是日本文學的一種體裁。又名“草紙”,名源自“冊子”変化而來。
  日本最早的“草子”就是與《源氏物語》同時代的平安時期的隨筆文學,作者清少納言於公元996年至1008年間的作品(相當於中國北宋(960年—1127年)
)。與之同期的作品還有《徒然草》等。
  “禦伽草子”是鐮倉到南北朝時期的短篇物語的總稱。(相當於中國北宋至南宋(1127年—1279年))
  最早的《禦伽草子》也是八世紀《丹後國風土記》為原型的,作於室町時代(元朝(1271—1368年))的《浦島太郎》。
  單從“草”字講,1.是日本的漢語書籍和和本用紙綴訂合在一起的書,又稱“綴本”。2.物語,日記,詩歌等以和文表示的作品的總稱。3.禦伽(Otogi)草紙,草雙紙等帶有插畫的通俗作品總稱為草子。4.書法用的筆記本,字貼字模的草紙也稱“草子”。5.隨意寫下的散亂草稿也稱為“草子”。
  所以在日本古代有很多“~~草子”的書籍雜誌。
  在狹義上又專指江戶中期在大阪書肆刋出的23編篡,廣義500編篡的物語。主要內容是官場的戀愛小說,關於繼子,僧侶的兒童物語,武家的英雄傳記,異國風情,奇異物類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刋物。
  《假名草子》是江戶初期(1603年-1868年;中國的明朝(1368年―1644年)至清朝(1616年或1644年—1911年))文藝形式之一,有《雙草子(紙)》,《繪草紙》,《繪雙紙》,繪本,與卷本相對的是冊子形態的圖書。
  “草子”有備忘錄的功能放在枕邊以備記得的《草子》。有專門作為“題詞”,如羅列歌枕,名辭的章段多。
  “草子“也有“秘藏書本”之意,猶如枕頭一樣不隨意示人的秘藏本。
  江戶時代的《心學早染草》就是看插圖講故事的一種文學作品。
《鼠草子繪卷》,《浮世草子》,《草雙紙》等遊女,遊客的寫實文學作品居多。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這三句話,並不僅僅是對古代社會的一種描述,更是對當今人們現代職場生活的一種隱喻。它提醒人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不斷尋找和創造自己的價值。
  沾邊讓“明星”們表演,讓“演員”們以最低的投入或最小的代價達到最高的預期目的。讓策劃的對象贏得更高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前提下,策劃人為實現上述目標在科學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運用掌握的策劃技能、新穎超前的創意和跨越式思維,對現有資源進行優化整合,並進行全麵、細致的構思謀劃,從而製定詳細、可操作性強的,並在執行中可以進行完善的方案過程的人。往事越多年,很多人己作古或已是耄耋之年,……沒有人能活在確定性之中。對人生而言,我們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不確定的人生。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患。學會把無常當尋常,才能把日子過得行如流水。有喜怒哀樂,有悲歡離合,更有人間煙火,點點滴滴,勾勒出它的原貌。無論好與壞,悲與喜,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積極調整自己,去體驗、去感受、去從容應對生活的變幻,才能讓它變成我們想要的模樣。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秋詞二首·其一》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竹枝詞二首·其一》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西塞山懷古》
唐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陋室銘》
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和樂天春詞》
唐劉禹錫
新妝宜麵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再遊玄都觀》
唐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浪淘沙九首·其八》
唐劉禹錫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望夫石》
唐劉禹錫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載,隻似當時初望時。
《金陵五題·台城》
唐劉禹錫
台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千門成野草,隻緣一曲後庭花。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翛然是玉京。
《憶江南·春去也》
唐劉禹錫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
獨坐亦含嚬。春去也,
共惜豔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
無辭竹葉醉尊前。惟待見青天。
《酬元九侍禦贈璧竹鞭長句》
唐劉禹錫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贈比雙金。
初開郢客緘封後,想見巴山冰雪深。
多節本懷端直性,露青猶有歲寒心。
何時策馬同歸去,關樹扶疏敲鐙吟。
《視刀環歌》
唐劉禹錫
常恨言語淺,不如人意深。
今朝兩相視,脈脈萬重心。
《楊柳枝》
唐劉禹錫
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賞牡丹》
唐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漢壽城春望》
唐劉禹錫
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
田中牧豎燒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
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
《歲夜詠懷》
唐劉禹錫
彌年不得意,新歲又如何?
念昔同遊者,而今有幾多?
以閑為自在,將壽補蹉跎。
春色無情故,幽居亦見過。
《浪淘沙·其七》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