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中國有“韓信草”的中草藥(Scutellaria indica L. )。又稱大韓信草、耳挖草、挖耳草、大力草(廣州)、煙管草(江蘇無錫)、順草(貴陽)、順筋草、順經草、調羹草、疔瘡草、笑藥草、龍遊香草、偏向花(浙江)、合耳花、三合香(河南商城)、紅葉犁頭草、紅葉犁頭尖(湖南永興)、 藍花茶匙癀 、虎咬癀、鐵燈盞 、油燈盞、向天盞、立浪草(台灣)、昏病草、地蘇麻、金鎖匙、金茶匙、半枝蓮、心葉半枝蓮、大葉半枝蓮、鉤頭線、印度黃芩(台灣)。味道苦、辛,性寒,歸心、肺及肝經,能清熱解毒、 止血消腫、活血止痛等,主治肺癰、肺熱咳喘、皮膚瘙癢、腸癰、 牙痛、咽痛、喉痹、便血、吐血、筋骨疼痛 、創傷出血、跌打損傷及毒蛇咬傷等。
日本的“韓信草”主要叫作“立浪草”(Tatsunamisou)。學名:Scutellaria indica。日本的“立浪草”隻作觀賞用:appreciate、 view and admire、 enjoy the sight of、 Watch~
有詩雲
榮華一枕夢黃粱,
富貴三秋結露霜。
蓋主功高禍不遠,
謀臣敵破果遭殃。
日本有“義經草”。“芳年武者無類,九郎判官源義經”:源義經在日本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他不僅是平安時代末期的傳奇英雄,還在許多故事和戲劇中有詳細的描述。他的生涯富有傳奇與悲劇的色彩,因此深受日本人的愛戴和敬仰。
“義經草”別名“義馬草”、“Gubbasa”、“Gibasa”、馬尾藻、神馬藻(Hondawara),學名:Sargassum fulvellum大葉海藻 ; 馬尾藻 ; 中藥海藻海蒿子:sargassum fish 海草魚 sargassum fulvellum 微勞馬尾藻有人認為當年源義經活躍的年代義經曾經以此當作喂馬草故後人將此草稱為“義經草”。
中國的戰神韓信,日本的戰神源義經。都獲得後人的記念。源義經日本人愛戴的傳統英雄,他的一生傳奇而悲劇,數次力挽狂瀾,戰無不勝。至今在許多日本神社中奉祀著源義經,他與戰國末年的真田信繁、建武中興時代的楠木正成並列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劇英雄。
韓信和源義經的主君,一個是劉邦,一個是源賴朝,都是充滿大智慧,卻又都多疑猜忌的開國人物。
劉邦之妻呂後,源賴朝的正夫人北條政子,都是兩國曆史上有名的鐵娘子,相夫奪天下,大刀闊斧,手段殘忍。且又都在夫君辭世後,陰謀奪取天下政權。
馳騁中原,推翻秦王朝的項羽,和將平家痛擊並趕出京都的木曾義仲,又是何其相似。
韓信和義經的宿命,也就慢慢靠近了。韓信慘死千年後,再次在東瀛島國奏響。這是一個極其類似的悲劇故事。而這樣的悲劇故事,在中國的曆史上,也同樣層出不窮。從戰國的李牧到楚漢的韓信、彭越、英布,從北齊高長恭到南宋的嶽飛、明朝的徐達,袁崇煥等等,這些英雄無一不是能征善戰、稀世難得的名將,無一不因功高而遭到猜疑,或被敵人用計,冤死於主君之手。
曆史上的真正有“反骨”的陰險之輩,如王莽、曹操、司馬懿都是極其謹慎之人。這樣的生存方式,才有可能蒙得過主上。而義經們、韓信們,除了作戰時靈氣煥發,如有天助,戰神下凡,攻無不取,但在其他時候,常常會犯一些常人都不太犯的低級錯誤。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然,源賴朝和北條政子不僅逼死了源義經,還逼死了其他的家族內的功臣如同是親弟弟的源範賴和叔叔源行家等。手段之殘忍,絲毫不亞於劉邦之呂後。劉邦這個形象,特別是在《史記·高祖本紀》中,猶有一股仁者寬厚之氣。《史記·項羽本紀》和《史記·淮陰侯列傳》裏的劉邦,雖然缺點一一顯現,但是總的來講,對於中國百姓,仍是不失可愛的一個人物。更不用說反映其性格的大風之歌,千古傳誦。日本的源賴朝則不然,曆史記載也好,後世戲劇歌舞也好,其形象處處透著陰戾之氣。我想這也是劉邦出自廣闊的江淮民間,源賴朝出自公家且從小過著流放伊豆的生涯,以及中日兩國的不同文化所生成的。劉邦確實殺了一些功臣,但是也保留了更多的名相名將,終究開創了四百年之久的大漢王朝,奠定了漢民族的重要基礎。源賴朝苦心經營,倒是真正結束了日本的公卿時代,創立了幕府政權,功不可沒,但鐮倉幕府的生命卻極短,宛如櫻花般轉瞬即逝。源氏也終究被源賴朝妻家北條氏滅亡取代。這也應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道理吧。殺盡了那些追隨自己的親族功臣,固然斷絕了自己的子孫被叔父們篡奪權位的路徑,但是也孤立了本家,弱子若孫隻好遭人隨意擺布了。
《史記》中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這句話雖然古老,但它蘊含的深意至今仍然值得毎人思考。
韓信(?-前196年),古淮陰(今屬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韓信出身平民,早年家庭貧困,曾寄人籬下,受胯下之辱。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後,韓信先投靠項梁、項羽,後投靠劉邦,均不被重用。劉邦入漢中時,韓信逃走,被蕭何連夜追回,並推薦給劉邦。劉邦於是登壇拜韓信為大將,與項羽爭奪天下。漢元年(前206年),韓信獻“漢中對”,平定三秦。在楚漢之爭的過程中,韓信以其傑出的軍事才能橫掃魏、趙、代、燕、齊諸國,並數次以兵支援劉邦:蒲阪之戰,他以聲東擊西之計拿下魏都安邑;井陘之戰,背水一戰,大破趙軍;濰水之戰,水淹齊楚聯軍,斬殺楚將龍且;垓下之戰,布五軍陣誘敵,擊破項羽軍,最終迫使項羽於漢五年(前202年)自刎於烏江。戰後,韓信因功徙封楚王。漢六年(前201年),劉邦開始剪除異姓王,韓信被貶為淮陰侯。漢十一年(前196年),因被人告發參與陳豨謀反,韓信被呂後與蕭何合謀殺死於長樂宮,並被誅三族。韓信擅長治軍,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是秦漢之際第一流的軍事家,明人茅坤讚其為“兵仙”。他不僅指揮過許多重大的取得輝煌戰績的軍事行動,而且具有深厚的兵學素養,留下了兵學著作《韓信》三篇,是《漢書·藝文誌》記載的“兵權謀十三家”之一,與孫武、孫臏、商鞅、吳起等兵家並列。此外,韓信曾與張良一同整理流傳各家兵書。
煌煌京洛行
曹丕詩作
夭夭園桃,無子空長。虛美難假,偏輪不行。
淮陰五刑,鳥盡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
大憤不收,褒衣無帶。多言寡誠,抵令事敗。
蘇秦之說,六國以亡。傾側賣主,車裂固當。
賢矣陳軫,忠而有謀。楚懷不從,禍卒不救。
禍夫吳起,智小謀大,西河何健,伏屍何劣。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謂得臣。
峨峨仲連,齊之高士,北辭千金,東蹈滄海。
滿園桃花美麗茂盛,沒有結桃算是白生。虛有其表難以依賴,車輪安偏不能馳騁。韓信謀反遭受五刑,談鳥說弓曾經清醒。唯獨張良知進知退,保了軀體保了聲名。頭巾太大包不住頭,衣服太寬沒帶不行。話說多了就少誠意,最終導致一事無成。蘇秦曾到六國遊說,六國因他終於滅亡,顛覆齊國出賣齊國,遭致車裂極其應當。陳軫是個大好賢者,他既忠誠又有主張。楚懷不聽陳軫勸告,國家遭難無可救贖。削弱公族激起禍變,吳起智小掌了大權。作西河守多麽穩妥,伏 屍被 殺多麽可憐。我實歎服那位郭隗,古代正人他算一位。燕昭信他也很聰明,獲得將才值得敬佩。形象崇高要數魯連,名列齊國高士行內。曾拒趙人千金酬報,隱居東海更加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