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咀外文嚼漢字(388)寇

(2024-11-19 18:21:30) 下一個

  寇的本義指入侵;侵犯。引申:⒈ 盜匪,侵略者,亦指敵人:盜寇。賊寇。⒉ 侵略者來侵犯:寇邊。
  日本侵略中國時期的日本軍被中國人稱為“日寇”、古代被稱為“倭寇”。
  滿洲人入關當初被稱“滿寇”,後來統一建立了清王朝開始對中國的統治。
  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汗率領的蒙古大軍侵略日本時期被日本“元寇”。至今日本壹岐島對馬島一帯也留有“MokuriKokuri”的方言(蒙古、高句麗)。指“元蒙古、高句麗”侵略軍。中國叫“元日戰爭”、日本叫“蒙古來襲”。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隊將被被烏克蘭軍部稱為“俄寇”;相反入侵俄羅斯的烏克蘭軍隊將被被俄羅斯軍部稱為“烏寇”。
  當今被侵略的國家會有不同稱呼:“徳寇”、 “美寇”、 “英寇” 、“法寇”、“西寇”、 “葡寇”等等的稱謂。

  《元寇》,在日本作軍為歌,作於日本明治25年(公元1892年)。以曆史上的元日戰爭為題材,歌頌抵抗蒙元入侵的戰爭。在當時的背景下,這首歌曲對於磨刀霍霍的日本軍隊而言有莫大的吸引力,於是立刻在日本陸軍海軍中傳唱。
  曆史上,蒙元政權曾經在公元1274年與1281年兩度入侵日本,但都因遭遇日軍激烈抵抗與惡劣天氣因素而慘敗。盡管如此,這仍然是日本曆史所遭遇的最危險的一次的外敵入侵,幾乎導致日本亡國。所以在這兩場戰爭之後,日本對於中國大陸的敵視與優越感顯著上升,對中國政府也越加疏遠。
  而1644年明朝滅亡之後,滿洲人入關,建立了清王朝開始對中國的統治。一向“小中華”情節甚厚的日本自然將其與蒙元滅宋之事等而視之,自視為華夏繼承者。二百餘年後,隨著明治維新,沐浴西化春風的日本在經濟、政治、軍事實力上都飛速攀升,至19世紀90年代,已經初步實現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日本帝國早已將老朽的大清帝國拋在了後麵。值此關頭,日本舉國開始渴求對清朝的戰爭,以求吞並朝鮮與中國的台灣和遼東。
  時至中日甲午戰爭的前夕的1892年,朝野中的戰爭氣氛越發濃烈,日本的執政當局迫切需要一幾首有明確指代性的軍歌來提振國民的士氣與戰爭欲。於是,這首《元寇》便應運而生。該歌曲十分巧妙日本曆史上所遭遇的最大危機——蒙古入侵為題材,立刻能夠喚醒公眾的集體記憶。而當時統治中國的滿清與蒙元一樣,都是由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所建立的政權,性質相似,以蒙元指代滿清,借喻意義明顯。
  然而,所以能夠明顯感覺到該歌曲實有隱喻對中國戰爭之義的,不完全在於歌中反複強調“蒙古”的存在,關鍵還在於整首歌的第一段第一句中出現了一個關鍵詞“四百州”。四百州為南宋時其行政區劃體係,日後日本便以“四百州”來稱呼中國全土。所以在有著濃厚隱喻意義的歌詞中加上這個詞,用義不言而喻。在日本帝國時代,該歌曲因為其特殊的定位而被奉為神曲,也尤其受軍人及皇室歡迎。比如,1895年圍攻朝鮮平城的戰役中,前線的日軍就高唱此歌以鼓舞軍心。 而日本大正天皇也愛唱此歌。
  盡管該歌曲明顯是為合日本對外戰爭服務的產物,不過其作為歌曲本身的魅力甚至影響到了戰後。戰後許多日本電視節日仍然取其旋律,重新填詞播放,可見其在日本民眾心中的地位。

  日文原文譯成中文:
  第一段:鐮倉男兒
  四百餘州舉兵,十萬餘騎之敵。
  此般國難臨頭時,正值弘安四年夏季。
  毋論情勢多恐怖,有我鐮倉男兒在此。
  挾正義武斷之名,一聲吼示諸舉世。
  第二段:多多良海灘
  多多良海灘邊之戎夷,就是那群蒙古軍勢,
  傲慢無禮的家夥們喲,我們俱與之不共戴天。
  攜忠義之精神前進,而鍛煉我們的技藝。
  此番要為了國家,去測試日本刀的鋒利。
  第三段:築紫的大海
  心已朝向築紫的大海,隻求乘風破浪去迎擊。
  以此粗獷猛夫之身,不討取仇敵絕不歸陣。
  縱身死亦為護國之鬼,遂立誓言於箱崎。
  得神靈感知而召往天國,大和魂則名垂青史矣。
  第四段:玄界灘
  蒼天暴怒發令於大海,海上即卷起了巨浪。
  身為國家仇敵的,那十餘萬蒙古軍勢。
  當波浪退去之後,幸存的隻有三人而已。
  待到叢雲散開之際,玄海灘上月光照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