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杜詩對仗也有“不工整”

(2024-10-09 06:27:47) 下一個

  杜甫詩中很少發現不工整、不對仗的詩句。不是沒有,而是杜甫律中對仗工整當今人看來不工整,但在那個時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越是到了近代對仗工整是指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義的虛實做成對偶的語句,要求精細整齊。 在詩文中,對仗工整是重要的修辭手法之一,能夠增強語句的表現力和韻味。
  對仗工整的具體要求包括:
  平仄相對:出句和對句的平仄必須相反,這是對仗的基本要求。
  詞性相同: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特別講究數字對數字,  方位對方位,專名對專名等。
  句型相同:出句和對句的句型必須相同,語法結構要一致。
  避免重複:出句和對句的字不能重複,除非有特殊的修辭效果。
對仗工整的類型包括:
  工對:嚴格、工整的對仗,要求字數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平仄相諧、意義相關、文字相異。
  鄰對:對仗的要求稍寬,但仍然保持一定的對應關係。
  寬對:對仗的要求更加寬鬆,隻要大體上對應即可。
  借對:利用詞的多義性進行對應。
  流水對:兩句一氣嗬成,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扇麵對:三句或三句以上連續對應。
  杜甫的詩句不僅內容深刻,形式上也極為講究。他的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中對仗工整,體現了高度的藝術性和嚴謹性。例如,他的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不僅內容上描繪了生動的自然景象,形式上也嚴格遵循了對仗的原則,如“兩個”對“一行”,“黃鸝”對“白鷺”,“鳴翠柳”對“上青天”,展現了高度的藝術技巧和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描繪。
  杜甫在創作中還注重情景交融,每一聯都對仗工整,如“漢北豺狼滿,巴西道路難。血埋諸將甲,骨斷使臣鞍。牢落新燒棧,蒼茫舊築壇。深懷喻蜀意,慟哭望王官”。這些詩句不僅在字詞上嚴格對仗,而且在意義上相互呼應,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展現了杜甫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博大的胸懷。
  杜甫的詩句對仗工整,不僅體現在上述具體的詩句中,更貫穿於他的整個詩歌創作生涯。他的詩歌以嚴謹的結構、精煉的語言和深刻的內容,成為了中國古典文學的瑰寶,對後世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杜甫律詩中一些對仗由當今人看來是不工整的,但在那個時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詩聖的詩中很少發現不工整、不對仗的詩句。比如56歲時寫的那首《登高》,前四句寫景,後四句寫情,一共8句56個字,八句皆成對,一對到底,被譽為七律之冠,千年無人超越。
  
55歲時寫的《縛雞行》
  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
  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
  蟲雞於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縛。
  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
  唐王朝由盛而衰,安史之亂令百姓苦不堪言,這本是朝堂之爭,但這神仙打架受苦的卻是百姓,正中在詩中與人無怨無仇的蟲和雞一樣。詩人借此詩諷喻的就是那些胡作非為之人。
  這明明是一首七言古詩,卻被詩聖硬生生地寫成了一個散文故事。故事的大意是;家中小奴綁隻雞去集市賣,雞兒被抓住了各種叫喚。家裏人都討厭這隻雞平時喜歡亂啄東西,亂逮蟲子,可是卻沒想到它要是被賣了就要被做成菜吃掉。這蟲子和雞和人又有何仇怨,於是我叫小奴放了它。唉,這雞和蟲子的得失沒有終了時,想到這我感慨萬千,倚在樓閣注目遠處的寒江而思緒難平。
  對仗”是近體詩中最重要最特殊的部分,初學作詩的人,為了要求對仗工整,不知要花費多少鍛煉的工夫,桃紅對柳綠,白水對青山,勻稱妥帖。然而這隻是學詩的初階,稍有進境,便有所謂“對偶不切則失之粗,對偶太切則失之俗”的說法,不必泥於對偶。因為要求“工整”是一種境界,工整以後再求“不整為整”又是一種境界。
  杜甫晚年的作品中,對散文句式與對偶句式的使用已經很嫻熟,達到了收放自如的程度。這使他的詩歌愈發句法飄逸,詩意動宕,不拘一格。虛詞對詩句的散文化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詩句散文化特征之一就是不講究嚴格的對仗,這種句法在杜詩中很常見。如:“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與虛詞“與”相對的是實詞“河”。
  傳統中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的工整對仗之法,在杜詩中屢被突破。對仗不工,並不是杜甫不懂作詩之法,而是杜甫能突破詩法的約束,別開生麵。
  實詞語義較實,能表達具體的意義,形成具體的意象。如果四聯全用實詞對偶,詩歌成了眾多意象的不斷累積。所營構的意境再美,句法和章法沒有變化,最多也隻能算是平順工整,沒有可以特別稱道之處。
  從杜詩中的表現來看,虛詞能夠賦予意象以人的感情。我們看看這個例子:“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此句如去掉虛詞“自”和“空”,為“映階碧草春色,隔葉黃鸝好音”,是一句尋常描寫景物的詩句。
  加入虛詞“自”和“空”後,情形大為不同。詩中映階碧草“自”顧自地泛出春色,一副傲睨一切的模樣,可謂任它歲月流轉、萬物變遷,我依舊不變。與“映階碧草”悠然的態度相對應的“隔葉黃鸝”,一派忙亂的景象,正忙著發出婉轉的鳴叫,但是“空”字點出了黃鸝的徒勞。
  在這兩句詩中,黃鸝和碧草就如同有感情的人一般。詩人賦予它們的感情,其實也就是詩人自己的情感。這句詩在春天萬物繁榮的景象之中,由虛詞“自”和“空”點出詩人內心深深的寂寥和落寞。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頻煩”和“開濟”、“天下”與“老臣”看似不工整,
  “三峽樓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三峽”、“五溪”看似是出韻,當今的“峽”是屬平聲,但是古代是“峽”是三聲屬仄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