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天不予二物(二)神童,才子,凡人

(2024-10-07 20:39:48) 下一個

 日本諺語“天不與二物”(Tennibutsuataezu)意思是God doesn't give with both hands.God doesn't give two gifts.有人當著伏爾泰麵說“十歲是神童,十五歲是才子,過了二十歲就是凡人。小孩時候很聰明伶俐長大了不一定就不是傻瓜。因次被稱為神童的不一定是好人呢”。
  伏尓泰在子童時代被稱為是“神童”他聽了以上的話便看著該人當麵回敬道“看來您老先生在少年時代一定是很聰明的了”讓該人十分尷尬。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古代著名的“孔融讓梨”故事主人公孔文舉的身上。
  這個聯想是芥川龍之助雜文《才一巧亦不二》提到的,隻不過將太中大夫陳韙寫成了“大中大夫陳煒”。
  孔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很顯然並非該話題傳到十八世紀法國而成為伏尓泰的插曲。
  可見任何時代任何地方的“神童”不論東西中外都會不期而遇地將對手的利器奪來進攻對手。
  英國文豪蕭伯納是個瘦子。一天,他遇到一個有錢的胖資本家,資本家譏笑道:“蕭伯納先生,看到您,我確實知道世界還存在鬧饑荒的現象。”蕭伯納也笑著回答:“而我一見到您,便知道世界鬧饑荒的原因。”
  孔文舉十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到了洛陽。當時李元禮很有名望,擔任司隸校尉。登門拜訪的,都是當時才智出眾、有聲譽的人和他的中表親戚,隻有(這些人)才被允許通報進門。
  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守門的人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已經通報上去,孔文舉(進去)就在前麵坐下。李元禮問:“你和我有什麽親戚關係?”孔融回答說:“過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經拜您的祖先伯陽為師,這樣看來,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來親戚關係。”元禮和賓客們聽了無不感到驚奇。太中大夫陳韙過了一會兒也來了,有人把孔文舉的話告訴了他,他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文舉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應當很了不起。”陳韙非常尷尬。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芥川龍之介“才一巧亦不二”
  1927年發表短篇《河童》,對資本主義社會及其製度作了尖銳的嘲諷。同年7月24日由於健康和思想情緒上的原因,服安眠藥自殺,享年35歲。
  明治三十一年(1898)4月,入讀位於本所六町的江東小學。由於略帶神經質,故而易膽怯,且體質羸弱,但學習成績優異。“夜焚落葉見社神”據稱是他小學時代作的俳句,早早展示了他早熟的文采。芥川龍之介與森鷗外(活了61歲)、夏目漱石(活了49歲)被稱為20世紀前半葉日本文壇上的三巨匠。

  榮華恰似三更夢,
  富貴還同九月霜。
  功名有限通神定,
  利祿無常插炷香。

  杜甫《狂夫》
  萬裏橋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含翠篠娟娟淨,
  雨裛紅蕖冉冉香。(篠 通:筱)
  厚祿故人書斷絕,
  恒饑稚子色淒涼。
  欲填溝壑唯疏放,
  自笑狂夫老更狂。
  譯文
  萬裏橋西邊就是我居住的草堂,沒幾個人來訪,百花潭與我相伴,隨遇而安,這就是滄浪。
  和風輕輕擁著秀美光潔的翠竹,細雨滋潤著荷花,微風吹來陣陣清香。做了大官的朋友早與我斷了書信來往,長久饑餓的小兒子,小臉淒涼,讓我愧疚而感傷。

  神童詩
【作者】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自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
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
莫道儒冠誤,詩書不負人;
達而相天下,窮則善其身。
遺子滿贏金,何如教一經;
姓名書錦軸,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義,須知學後通;
聖賢俱間出,以此發蒙童。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
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
年紀雖然小,文章日漸多;
待看十五六,一舉便登科。
大比因時舉,鄉書以類升;
名題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喜中青錢選,才高壓俊英;
螢窗新脫跡,雁塔早題名。
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
一舉登科目,雙親未老時;
錦衣歸故裏,端的是男兒。
玉殿傳金榜,君恩賜狀頭;
英雄三百輩,附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誌,生當忠孝門;
為官須作相,及第必爭先。
宮殿召繞聳,街衢競物華;
風雲今際會,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
太平無以報,願上萬年書。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
土脈陽和動,韶華滿眼新;
一支梅破臘,萬象漸回春。
柳色浸衣綠,桃花映酒紅;
長安遊冶子,日日醉春風。
淑景餘三月,鶯花已半稀;
浴沂誰氏子,三歎詠而歸。
數點雨餘雨,一番寒食寒;
杜鵑花發處,血淚染成丹。
春到清明好,晴天錦繡紋;
年年當此節,底事雨紛紛。
風閣黃昏夜,開軒內晚涼;
月華在戶白,何處遞荷香?
一雨初收霽,金風特送涼;
書窗應自爽,燈火夜偏長。
庭下陳瓜果,雲端聞彩車;
爭如郝隆子,隻曬腹中書。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荷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北帝方行令,天晴愛日和;
農工新築土,天慶納嘉禾。
簷外三竿日,新添一線長;
登台觀氣象,雲物喜呈祥。
冬天更籌盡,春附鬥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鬢兩年催。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人在豔陽中,桃花映麵紅;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風。
院落沉沉曉,花開白雪香;
一枝輕帶雨,淚濕貴妃妝。
枝綴霜葩白,無言笑曉鳳;
清芳誰是侶,色間小桃紅。
傾國姿容別,多開富貴家;
臨軒一賞後,輕薄萬千花。
牆角一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柯幹如金石,心堅耐歲寒;
平生誰結友,宜共竹鬆看。
居可無君子,交情耐歲寒;
春風頻動處,日日報平安。
春水滿泗澤,夏雲多奇峰;
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鬆。
詩酒琴棋客,風花雪月天;
有名閑富貴,無事散神仙。
道院迎仙客,書道隱相儒;
庭裁棲鳳竹,池養化龍魚。
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
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