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葡萄風信子,相似多種花

(2024-10-23 19:46:34) 下一個

  葡萄風信子(grape hyacinth:muscari),原產歐洲中部的法國、德國及波蘭南部。葡萄風信子(葡萄麝香蘭),花序端莊,花姿美麗,色彩絢麗,在光潔鮮嫩的綠葉襯托下,恬靜典雅,是早春開花的著名多年生花卉。葡萄風信子在花園中最奪人眼球是其純真的藍色,可以成片密植,也可以作為其它球根花卉的融合材料,各色鬱金香、白色的水仙和黃色的花貝母之間密植藍色的葡萄風信子可以將不同的球根花卉自然地形成一個整體景觀。葡萄風信子別名有:藍瓶花、藍壺花串鈴花葡萄百合,藍壺花,葡萄麝香蘭,藍瓶……。與葡萄風信子相似的花有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馬醉木,2.葉薰衣草,3.釣鍾水仙;別名西班牙藍鈴花,4.瑠璃虎尾,5.藍花鼠尾草,別名:粉萼鼠尾草、一串蘭、 藍絲線,6.南燭;小小坊、別名烏飯樹;古稱染菽西燭葉、烏米飯、苞越桔,7.雪片蓮別名鈴蘭水仙,8.蔓穂、綿棗兒,9.魯冰花,又稱羽扇豆,10.維羅尼卡;婆婆納(Veronica hybrid:雜種婆婆納)、學名:Veronica hybrida L.是玄參科、婆婆納屬植物......。

  1.馬醉木:學名: Pieris japonica subsp. Japonica日本名(Asebi)。中文別名:梫木、興山馬醉木、紅蠟燭、鬧狗花、泡泡花、珍珠花 、桂花岩陀、美麗南燭、炮仗花、細梅樹等。杜鵑花科馬醉木屬。


  2.蕨葉薰衣草;羽葉薰衣草:學名:Lavandula multifida羽葉薰衣草。
  3.釣鍾水仙:學名Hyacinthoides hispanica;別名西班牙藍鈴花(學名:Hyacinthoides hispanica (Mill.) Rothm. ):是天門冬科、藍鈴花屬的球根草本植物。西班牙藍鍾花,別名西班牙風鈴草,花朵明豔,呈風鈴狀,常見淡紫色。


  4.瑠璃虎尾、學名:Pseudolysimachion subsessile


  5.藍花鼠尾草(拉丁文名:Salvia farinacea)別名:粉萼鼠尾草、一串蘭、 藍絲線。Blue salvia;Mealycup sage;學名 Salvia farinacea。


  6.南燭(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杜鵑花科;小小坊、學名: Vaccinium bracteatum烏飯樹;古稱染菽西燭葉、烏米飯、苞越桔、南燭。


  7.雪片蓮:鈴蘭水仙;彼岸花科;學名 Leucojum aestivum Leucojum 雪滴花,又名雪鈴花、雪花水仙、鈴蘭水仙。是石蒜科雪花蓮屬或雪滴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8.蔓穂、綿棗兒、學名:Barnardia japonica;綿棗兒(Barnardia japonica (Thunberg) Schultes & J. H. Schultes)是天門冬科綿棗兒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9.魯冰花,又稱羽扇豆學名: Lupinus、英文: Lupin
  Lupin在古希臘文裏是“苦澀”的意思,因為魯冰花的果實極其苦,未加處理難以食用;另外在拉丁文中lup也是“狼”的詞根,英文Lupine意為“英文Lupine意為“與狼有關的”,因此魯冰花有“狼”與“苦澀”的雙重含義。

  10.維羅尼卡;婆婆納(Veronica hybrid:雜種婆婆納)、學名:Veronica hybrida L.是玄參科、婆婆納屬植物。Veronica wizerding。       10.維羅尼卡;婆婆納(Veronica hybrid:雜種婆婆納)、學名:Veronica hybrida L.是玄參科、婆婆納屬植物。Veronica wizerding

孤獨症譜係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組以社交障礙、語言交流障礙、興趣或活動範圍狹窄以及重複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征的神經發育性障礙。自1943年Leo Kanner首次報道以來,隨著對其研究和認識的不斷深入,有關的名稱和診斷標準也相應發生演變。早期曾有過的名稱包括"Kanner綜合征"、"兒童精神分裂樣反應"等。   1980年,美國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三版(DSM-Ⅲ)首次將孤獨症-廣泛性發育障礙從精神分裂症中區分開來,稱之為"廣泛性發育障礙(PDD)"。1987年的DSM-Ⅲ修訂版進一步將其歸屬於發育障礙,命名為"孤獨樣障礙"。1994年的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四版DSM-Ⅳ中將孤獨症、未分類的廣泛性發育障礙、Asperger綜合症,歸屬於廣泛性發育障礙。2013年5月美國精神病學會發布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五版(DSM-Ⅴ),正式提出孤獨症譜係障礙(ASD)的概念。
  1 ASD 的流行病學
  全球ASD的患病率為0.6%,近年急劇上升。2011年英國報告的患病率為1.6%。2012年美國CDC最新報告,美國14個ASD檢測點8歲兒童ASD的患病率為1.1%。2011年韓國7-12歲學齡兒童中ASD的患病率為2.6%。我國對0-6歲殘疾兒童的抽樣調查顯示,ASD在兒童致殘原因中占據首位。匯總2000年以來,國內各省市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ASD患病率基本處於0.1%-0.3%之間,且呈上升趨勢。研究顯示,80%以上的ASD患兒共患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焦慮、行為障礙、抑鬱,45.0%-74.5%伴有發育遲緩,30%以上合並神經功能障礙和癲,患兒成年後大多社會適應不良或終生障礙,生活不能自理,成為社會和家庭巨大的經濟和精神負擔。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ASD是目前全球患病人數增長最快的嚴重疾病之一,已成為嚴重影響生存質量,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2  病因和發病機製
  ASD的病因至今尚未明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遺傳因素在ASD的發病中有重要作用。
  2.1  遺傳因素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ASD的同胞患病率為3%-5%,遠高於一般群體,存在家族聚集現象。ASD的單卵雙生子同病率為82%,而雙卵雙生子同病率為10%。近年來大量研究集中在查找與ASD相關的候選基因,但結果不一致,重複性差,需要在對ASD臨床表型更明確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多數研究認為,ASD不是一個單基因遺傳性疾病,而是多基因遺傳,涉及多種遺傳變異,包括核型異常、罕見和新發拷貝數變異、罕見和新發單核苷酸變異以及常見變異等,目前已知的ASD易感或致病基因已達100多個。此外,單純遺傳因素也不能解釋ASD近年來發病率持續增高的現象。
  2.2  神經係統異常
  神經解剖和影像學研究發現,ASD患兒存在小腦異常,如小腦體積減少、浦肯野細胞數量減少,以及海馬回、基底節、顳葉、大腦皮層異常;同時,近年來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發現ASD患兒的腦功能異於正常兒童,包括杏仁核、海馬回的大腦邊緣係統、額葉和顳葉等部位。然而,目前並沒有在這些神經生物學發現的基礎上提出係統的令人信服的ASD病因理論。
  2.3  神經心理學異常
  一些神經心理學假說被用於解釋ASD的異常行為。如心靈理論(theory of mind),ASD患兒缺乏對他人心理的認識解讀能力,因而出現交流障礙、依戀異常和"自我中心"等行為;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指ASD患兒缺乏對事物的組織、計劃等能力,從而出現相關的行為混亂、多動等;中樞集合功能(central coherence),指ASD患兒偏重事物的細節而常常忽略整體,即"隻見樹木,不見森林",以致行為刻板或具有某些特殊能力;然而,上述假說均不能完整解釋ASD患兒的全部異常行為。
  2.4  其他
  環境致病因素也是研究者探究的方向之一。有關疫苗學說、先天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麵均有研究,但結果不一,在ASD病因學中的意義尚未明了。
  3ASD 臨床表現
  社會交流障礙、語言障礙和刻板行為是ASD患兒的三個主要症狀,又稱Kanner三聯症;同時患兒在智力、感知覺和情緒等方麵也有相應的特征。一般從1歲半左右,家長會逐漸發現ASD患兒與其他兒童存在不同。
  3.1  社會交流障礙
  交流障礙是ASD的核心症狀。患兒喜歡獨自玩耍,對父母的多數指令常常充耳不聞,但聽力正常;患兒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缺乏與親人的目光對視,不願意與人互動。與父母之間似乎缺乏安全的依戀關係或是表現為延遲的依戀,在運用軀體語言方麵也同樣落後,較少運用點頭或搖頭表示同意或拒絕;很少主動尋求父母的關愛或安慰。
  3.2  語言障礙
  多數ASD患兒語言發育落後是就診的主要原因。2、3歲時還不會說話,或者在正常的語言發育後又出現語言倒退;部分ASD患兒具備語言能力甚至語言過多,但其語言缺乏交流性質,表現為無意義、重複刻板的語言,或是自言自語;ASD患兒語言內容單調,常難以理解。
  3.3  狹隘的興趣和重複刻板行為
  ASD患兒會對某些特別的物件或活動表現出超乎尋常的興趣,並因此而表現出重複、刻板的行為或動作,例如轉圈、玩弄開關、來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積木、特別依戀某一物件等。
  3.4  智力異常
  智力正常或超常的患兒稱為高功能ASD患兒,多數ASD患兒可以在某些方麵顯現較強的能力,如音樂和記憶方麵,尤其是機械記憶數字、路線、車牌、年代等。
  3.5  感覺異常
  ASD患兒可能對某些聲音、圖像特別恐懼或喜好;很多患兒不喜歡被人擁抱;常見痛覺遲鈍現象;本體感覺方麵也顯得特別,例如喜歡長時間坐車或搖晃等。
  3.6  其他
  大多數ASD患兒表現為明顯的多動和注意分散。此外,發脾氣、攻擊、自殘等行為在ASD患兒中均較常見。
  4  診斷標準
  由於ASD發病的生物學基礎仍尚未明確,因而目前ASD隻是一個症狀性疾患(phenomenological disorder)。 臨床醫生需要根據ASD的特征行為和臨床表現,通過病史詢問、體格檢查,以及對兒童行為觀察和量表評定,參照2013年DSM-Ⅴ作出診斷。
  目前國際上通用的ASD診斷量表有:ASD診斷訪談量表-修訂版(Autism diagnostic interview revised,ADI-R)和ASD診斷觀察量表(Autism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ADOS)。ADI-R是麵對父母和養育者的訪談問卷,涵蓋兒童在社交互動、溝通能力、重複刻板行為方麵的表現,多用於大年齡兒童。ADOS則根據兒童語言表達能力選擇相應的模塊,2009年修訂後增加了ADOS嬰幼兒模塊,可較好的應用於ASD的早期診斷。
  隨著對ASD認識水平的提高,對於專業人員來說,典型ASD診斷並不困難。然而如何早期診斷ASD,目前仍存在困難甚至爭議。ASD早期診斷重點關注於嬰幼兒的社會行為和溝通能力,尤其是非言語溝通能力的表現,較少出現異常刻板行為。以下特征可以作為ASD早期表現的警示指標:
  ①6個月後不能被逗樂,不會表現出大聲笑,眼睛很少注視人;
  ②10個月左右對叫自己名字沒反應,聽力正常;
  ③12個月對於言語指令沒有反應,沒有咿呀學語,沒有動作手勢語言,不能進行目光跟隨,對於動作模仿不感興趣;
  ④16個月不說任何詞匯,對語言反應少,不理睬別人說話;
  ⑤18個月不能用於手指指物或用眼睛追隨他人手指指向,沒有顯示、參照與給予行為;
  ⑥24個月沒有自發的雙詞短語;
  ⑦任何年齡階段出現語言功能倒退或社交技能倒退。
  溝通和象征性行為量表(communication and symbolic behavior scalesdevelopmental profile,CSBSDP)、幼兒ASD篩查量表(CHAT-23)、社交反應量表(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SRS)等也可用於ASD的早期篩查。
  5  治療
  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顯示,早期幹預采用以教育和訓練為主、藥物為輔的辦法,可以顯著改善ASD症狀,增加患兒的學習和生活能力。在ASD患兒的教育或訓練過程中有3個原則:①寬容和理解患兒的行為;②矯正異常行為;③發現、培養和轉化患兒的特殊能力。訓練應該以家庭為中心,為ASD患兒製定個體化的綜合幹預方案,同時注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在對患兒進行訓練的同時,也向家長傳播相關知識,家長參與是整個治療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ASD行為幹預方法主要有:應用行為分析療法、結構化教育療法、統合訓練、關係發展療法和地板時光。其中應用行為分析療法和結構化教學療法是運用最為廣泛的綜合性幹預模式,都已經曆幾十年的發展,在歐美國家獲得了較高評價,效果肯定。人際關係發展療法和地板時光也已得到一定的認可。感覺統合訓練,特別是聽覺統合訓練還存在一定的爭議。近年來,以發育為基礎的幹預模式受到重視,具有代表性的是早期丹佛幹預模式(earlystart denver model,ESDM)。需要強調的是,任何一種幹預方法都不是特效的,也沒有任何一種幹預模式是占主導地位的,每種模式都有其特點,而ASD患兒的個性差異也很明顯,應根據患兒情況客觀地選擇合適的幹預方法。
  至今ASD尚無特效藥物,尤其對於ASD核心症狀——語言和交流障礙缺乏有效藥物。在對其他異常行為,如已有控製注意力和刻板行為的有效藥物,合理運用這些藥物可以顯著提高ASD患兒的訓練和教育效果。
  老年孤獨症主要是因為神經係統失調導致發育存在障礙,一般多發生在一些年齡比較大的老人身上。主要是因為老年的生活習慣被改變後導致,另外與子女的接觸少也有直接關係。長期一個人獨處,不接觸同齡人,反而會導致老年孤獨症的症狀有所加重。通常體現在軀體表現與心理表現兩方麵,主要如下:
  1、軀體表現:較為常見的為食欲減退,可能會出現明顯的人體消瘦。可以給老年人多做一些喜歡的食物,或者多給老人吃高蛋白食物,以補充身體營養;
  2、心理表現:老年孤獨症會導致老年人的情緒比較低落,由於年齡的增長會導致很多事情受到限製,會導致對生活失去信心,久而久之會出現社會交往障礙以及交流障礙等問題。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做事方式會變得比較刻板。
  為了防止老人出現老年孤獨症,家人要給予老人多一些陪伴,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