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2025 (2)
被 “借用”的花名“曼殊沙華”
詠石蒜
蟑螂魔術鬼披裟,
平地一聲雷撒叉。
天雨四花雲攬至,
曼殊神界赤蓮華。
日本植物學者將一些花名為我所用、隨意挪用,不管其本身的名字意思,約定俗成是日本植物學者取名的“強項”。
當然有很多也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但更多是明治以降日本學者的“獨走”與“暴走”,“創新”出許多與中文完全不同的花名。
石蒜,拉丁學名Lycoris radiata (L'Hér.) Herb. 在日本石蒜被借用、挪用成“曼殊沙華”。又由“曼殊沙華”引申成“彼岸花”。
曇花(Epiphyllum oxypetalum (DC.) Haw.),被稱為“月下美人”。曇花本來是仙人掌科、曇花屬附生肉質灌木,百年前的日本統治台灣的年代(1923年)日本昭和天皇尚在皇太子時代去訪問台灣,看到一種嬌妍的花便詢問當時的台灣總督田氏“此花叫什麽名字?”,旁邊的田總督也叫不出名字便順口說此花像“月下的美人”,便通過新聞傳播將曇花定為“月下美人”了。
中文白居易不知名的花隨意取名“紫陽花”,日本留學僧將“紫陽花”套用在日本的“繡球花”上,以後約定俗成,“紫陽花”就是“繡球花”了,上千年以訛傳訛、“謬種流傳”、 以假傳成真了。
中文的“鴨蹠草”經常出現在日本的繪畫、服飾、陶瓷裝飾花紋中,常見藍色、白色、粉紅色。在日語叫“露草”。
中文的“紫珠”被日本稱之為“紫式部”。紫式部是日本古典文學最高峰《源氏物語》的作者,她在日本文學上的地位,也就如紫珠在家庭庭院中的地位一樣。到了冬天,脫去葉子的紫式部的枝條上掛著一串串華麗而長鮮的紫色珠子,異常華麗而高貴。據說紫色在平安時代代表高貴,並且是女官專用的顏色,所以稱呼它為紫式部。
《源氏物語》中為很多角色以花為名,也暗合了她們如花品性和命運。
中文的“牽牛花”被日本人稱之為“朝顏”(日本古時的“朝顏”,還指桔梗、木槿。)因其清晨盛開,而稱為朝顏。
而中國人則是因為有人因服用牽牛花種子治好痼疾,就牽著水牛去向此花謝恩,稱之為牽牛花。日本人最重視的是其朝開午謝的絢麗短促,大概也和日本人的物哀之心有關吧,就如《賢者之愛》中有一句台詞:“消失也是一種美。”
中國的“葫蘆花”(正名為瓠花或者葫蘆花)在日本被稱之為“夕顏”。紫式部《源氏物語》第四回“夕顏”,講了一個美麗哀婉的故事。對夕顏無可替代的思念貫穿了源氏公子的一生。
中文的波斯菊、格桑花被稱之為“秋櫻”(Cosumosu), 中文的“棣棠花”被日本稱之為“山吹(Yamabuki)”,由於山吹盛開之時亦是春光明媚之時,所以山吹在日本文化中逐漸成為春季的代表,被作為春的“季語”。在《萬葉集》中,寫山吹的俳句就有17首之多,而其中最有名的是江戶時代詩人鬆尾芭蕉的——“山吹凋零,悄悄地沒有聲息,飛舞著,瀧之音”。
山吹花色豔黃亮麗,這種花色也被稱為“山吹色”。
“曼珠沙華”,梵語音譯,佛教用語,是神界的天花的一種,它指的是赤蓮花,即紅色的蓮花,《法華經·卷一》(原文):“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摩訶曼珠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摩訶碎金》中關於此天雨四花出自《妙華蓮華經·序品》:佛說此經已,結跏跌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這裏的解釋是,“四花”,即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花,亦譯白蓮花、大白蓮花、赤蓮花、大赤蓮花。所以曼珠沙花對應的就是赤蓮花。
《道行般若經》雲,曼殊顏華,又雲曼殊沙。此譯雲攬花也。
《佛藏諸香》中提到法華諸香:須曼那華香, 闍提華香,波羅羅華香,青、赤、白蓮花香、華樹香、果樹香、旃檀香、沉水香、多摩羅跋香、多伽羅香,樹香、曼陀羅華香、殊沙華香、曼殊沙華香。
日本人把曼殊沙華挪用為蟑螂花或石蒜的雅稱,但在中國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將之稱為曼殊沙華的情況。蓮花今天在東南亞的佛教國家,依然是供奉佛祖的花卉。
石蒜在國外被人稱作“魔術花”,是因為其開花時無葉陪伴,花掌突然從地麵冒出,尤其一片片、一叢叢地放花,花朵異常美麗,所以也稱為“平地一聲雷”。
石蒜在中國有許多別名: 龍爪花、蟑螂花、紅花石蒜、灶雞花、老死不相往來、平地一聲雷、老鴉蒜、兩生花 、幽靈花 、舍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