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3)
2023 (410)
祇祗袛祇
日本人言:京都是日本國中的異國,京都是日本最前衛的都市。
日本京都夏天的“祇園祭”起源於古代日本平安時代(中國的唐宋時期)為祈禱驅除疫病,消災免難的衹園禦靈會,是京都八阪神社的祭禮,在七月至八月一個月以上舉行各種神事活動廟會等等。
祇、祗、衹、袛這四個字雖然形狀相似,但它們的讀音和意義完全不同。
祇(qí 或 zhǐ):在古代,祇主要指地神,即土地神。它也用來表示“隻是”或“唯一”的意思,例如在句子中說“祇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此外,祇還可以表示對神靈的敬仰和恭敬。
祗(zhī):主要表示恭敬的態度,常用於表達對神靈或其他值得尊敬的人的敬意。例如,在古文中,“祗”常用於描述恭敬的行為,如“祗候”和“祗奉”,意味著等待或服務。
衹(zhǐ):實際上是“隻”的異體字,在現代漢語中主要用作量詞,表示“僅僅”或“隻有”的意思。例如,“衹有一本書”即“隻有一本書”。
袛(dī):與衣物有關,通常指短衣或汗衫。這個字不太常用,主要出現在一些與服裝相關的語境中。
這四個字雖然形狀相似,但它們的用法和意義各有不同,需要根據具體的語境來選擇使用。
祇園祭的山鉾巡行,被稱作“移動的博物館”,懸掛於各台山鉾的裝飾物,集合了古今東西的珍奇藝術品,因此被聯合國教科文指定為無形文化遺產。
京都是日本國中的異國,京都是日本最前衛的都市。
魑魅魍魎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二十四鬼 :
1、魑(chī)2、魅(mèi)3、魍(wǎng)4、魎(liǎng)
5、鬽(mèi)6、魁(kuí)7、魃(bá)8、魈(xiāo)
9、鬾(jì)10、鬿(qí)11、魀(gà)12、魆(xū)
13、魊(yù)14、魋(tuí)15、魌(qī)16、魐(gān)
17、魒(piāo)18、魓(bì)19、魕(jī)20、魖(xū)
21、魘(yǎn)22、魘(yǎn)23、魗(chǒu)24、魙(zhān)
“魑魅魍魎”,原意為“各種各樣的妖魔鬼怪”,這裏是指鬼的聚居地。
據史書記載:鬼界入口位於“鑊鐸島”,島上有魑、魅、魍、魎四小鬼鎮守。
其姓氏分別為:魑,喻氏;魅,李氏;魍,王氏;魎,梁氏。最早記載“魑魅魍魎”這個詞語的文獻是《左傳》。《春秋左氏傳·宣公三年》當中就有“螭魅罔兩”四個字,
雖然字形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是無論是含義、還是內涵,都和我們現在所說的“魑魅魍魎”是一樣的。
“魑魅”和“魍魎”,相傳都是上古時代黃帝與蚩尤大戰之時請來的鬼怪救兵。根據相應的民間傳說,部分學者推斷,“魑魅”就是成精的屎殼郎,而“魍魎”是成精的蜘蛛。
但是民間傳說具有很大的離散性,所以在其真實度上,很多出入。
1982年,宮崎駿創作了繪畫劇本《Mononoke Hime》,類似於《美女與野獸》,講述了城主女兒被妖怪山貓帶走,她為救被惡靈附身的父親,與山貓一同驅魔的故事。這個作品帶有龍貓的元素,麵向低年齡段觀眾。盡管原作與漫畫版《風之穀》同名,但內容差異很大,與《風之穀》的關係並不緊密。女主角San(珊珊或阿珊等譯名)和男主角アシタカ(阿席達卡)是主要角色,象征著人類的未來和自然的和諧。
Mononoke Hime,即《幽靈公主》,Hime意為公主,女主角被Mononoke養育,這個詞在日本文化中代表怪物或自然的精靈。Mononoke是泛指一切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象,包括自然災害到小妖精。多多洛也是其中一種。
影片中的石火箭,是日本早期的手炮,由幻姬的手下製造,用於對抗幽靈公主和山獸神。Kodama是森林精靈,白色小生物,象征森林的回聲或守護者,宮崎駿賦予了獨特的藝術形象。
蝦夷族是生活在日本東北部的原住民,男主角阿席達卡即屬於這個群體,他們在宮崎駿的創作中被描繪為與自然共存的部落。至於"Tatara Ba",即鐵城,象征著人類文明與自然衝突的象征,Tatara是古代日本煉鐵技術的代名詞。
阿席達卡騎乘的長角動物叫亞克路,是宮崎駿虛構的動物,類似犛牛。至於關於四小時版本的《幽靈公主》,宮崎駿本人並沒有證實其存在,企劃書、製作時間和分鏡腳本等資料都指向了133分鍾的版本,而非四小時。《幽靈公主》是吉卜力工作室於1997年推出的一部動畫電影。宮崎駿在《幽靈公主》中探討對環境的破壞,和人是否能夠與自然真正和平共處等問題。《幽靈公主》的背景設定在日本的室町時代,這是中古時代進入近代的一段轉變期,征夷大將軍的權勢大幅的衰弱。《幽靈公主》的配樂與主題曲《Mononoke Hime》都是由久石讓所創作,其中《もののけ姫》的CD在日本銷售量超過110萬張。《幽靈公主》在日本的票房高達193億日圓,共有1,420萬人次觀看,在當時是日本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