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關西關東,文化異同(10)七八能將就,長假九連休;梳理朝香宮

(2024-08-11 19:08:46) 下一個

  日本南海海溝大地震就似“狼來了!” 一樣,不是虛張聲勢、也不是杞人憂天、沒有緊鑼密鼓,但對一切可能的危險和困難保持高度的警覺中、人人自危的氛圍裏,又開始了長達一周的“暑假”:禦盆休假”(2024年8月13日星期二 – 2024年8月16日星期五)。
  一說起關東關西不同風俗習慣之一就是“關東七月關西八月”禦盆休假,而今天關東關西又完全統一在陽曆八月十五這個星期,居然沒有人覺得有違和感。因為這樣既滿足了關東人的“麵子”又將就了關西人的虛榮心。其實在明治維新以前日本采用的是“陰曆”,盂蘭盆會在陰曆的“七月十五”,而關西人的“八月十五盂蘭盆節”也正好在陰曆七月十五左右,所以當今的八月第二個星期的大型連休對關東人和關西人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新風俗習慣。
  盂蘭盆節,也稱為“Obon”,是日本僅次於元旦的大型節日,起源於中國,主要目的是祭祀祖先。這個節日通常在農曆七月十五日慶祝,但具體的放假時間可能會根據陽曆日期有所變動。
  在日本,雖然不是法定節假日,但許多企業會在此時給予員工休假,因此對於社會人士來說,“禦盆休假”是非常期待的。這個節日期間,日本人會有長達一周左右的假期,用於回家鄉祭祖或進行其他慶祝活動。盂蘭盆節的慶祝方式包括返鄉參拜和社區聚會等,體現了日本文化中對祖先的尊重和傳統價值觀的傳承。

  日本人的“盆休”是一年一度回老家掃墓,流放精靈,廟會,阿波踴,盆踴,煙火,京都山上燒“大文字”等等一係列盆祭活動的最高潮。各地舉行的“花火大會”,“納涼祭”的活動豐富多彩,別出心裁。讓人們感到夏天來了,夏天去了……

  回想參観舊朝香宮鳩彥王邸宅有感:朝香宮鳩彥親王(Asaka Yasuhiko:1887年10月20日—1981年4月12日),出生: 1887年10月20日, 京都府京都市;死去: 1981年4月12日, 靜岡県 熱海市;子女: 朝香孚彥、 大給湛子、 鍋島紀久子、 音羽正彥;配偶者: 鳩彥王妃允子內親王 (1909年 - 1933年);父母: 久邇宮朝彥親王、 角田壽賀子(Tsunoda Sugako);孫子: 朝香誠彥、 鍋島直要;祖父母: 伏見宮邦家親王。久邇宮朝彥殿下第八男子、昭和39年朝香宮受稱號。43年與明治天皇第八皇女子允子內親王結婚。戦前任近衛師団長、後任上海派遣軍司令官等任、昭和14年陸軍大將。22年根據新皇室典範脫皇族身分,晩年在熱海市自宅一人暮(獨居)。

  朝香是日本皇族與軍人,1906年被明治天皇賜予朝香宮的宮號,是南京大屠殺責任人之一,但因其是日本皇室成員,故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並未被送上軍事法庭。朝香宮鳩彥王是皇室遠親久邇宮朝彥親王八子,祖父為伏見宮邦家親王。1908年5月27日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1910年與明治天皇的皇女—富美宮允子內親王結婚。婚後的第十三個年頭,已經35歲的鳩彥親王毅然決定去巴黎留學,卻不幸於次年發生嚴重交通意外。鳩彥親王的連襟北白川宮成久王當場死亡,北白川宮妃和鳩彥親王也都受了重傷,鳩彥親王還因此留下了腿部的殘疾。鳩彥親王夫婦二人還是趁養傷的時候,觀摩了歐洲的諸多建築。彼時適逢裝飾藝術運動在歐洲大行其道,兩人在裝飾藝術博覽會上獲得很多靈感。1925年回到東京之後,他們就決定在白金台修築一座充滿裝飾藝術風格的宅邸。或許因為在裝飾方麵花費了太多精力,這座華麗宮殿的竣工時間比預期要晚一些。當然,這並不妨礙它引領了東京的時代潮流。這座宮殿的內部裝修融匯洋式與和式兩種風格,既有法國設計師亨利·拉賓、萊昂·亞曆山大·布朗肖和雷內·拉裏克等人在雕塑、玻璃、鐵藝等方麵發揮絕妙構思,也有以權藤要吉為代表的宮內廳內匠寮完成的精工細作。以玄關處伸展雙翼的四位女神的玻璃雕塑為例,室內的許多裝飾品都是當年從法國專門訂做之後運往日本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鳩彥親王妃親自參與設計了這座乳白色外觀的西洋建築,宅邸內部許多裝飾用花窗和柵欄都出自王妃之室外,分為草坪、西洋庭園和日式庭園三部分。日式庭園內,還保留著一座名為“光華”的茶室。這不免讓人想到中日兩國之間至今糾紛仍存的“光華寮”。茶室頗具規模,分立禮席、小間和大廣間三部分。在明治時代,為了遷就不會跪坐的外國人而特別設計了立禮席,不知多少風流人物曾流連於此,如今這裏也已成為日本國家指定文化遺產。由表千家主持的茶會定期舉辦,滿足想要體驗正宗和式茶道的客人的需求,不過值得留意的是,茶會席位有限,需要提前一個月申請的。

  朝香宮鳩彥王(1887年10月20日-1981年4月12日),陸軍大將,是南京大屠殺的真正元凶。昭和天皇裕仁的叔父。久邇宮朝彥親王第八子,兩個哥哥久邇宮邦彥王、梨本宮守正王和弟弟東久邇稔彥都是大將。叔叔就是參謀總長元帥閑院宮載仁親王。1906年被明治天皇賜與朝香宮的宮號,1910年,與明治天皇的皇女—富美宮允子內親王結婚,繼承人為朝香宮孚彥王。
  陸軍中將、上海派遣軍司令朝香宮鳩彥王
  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後,朝香宮鳩彥於1937年12月2日被任命為上海派遣軍司令,軍銜中將。12月7日朝香宮鳩彥趕到南京前線,接替因肺病而正在療養的侵華日軍華中方麵軍總司令鬆井石根,出任日本攻占南京的臨時總指揮官。在聽取攻城部隊匯報後,不日即簽署了一道“機密,閱後銷毀”的密令:“殺掉全部俘虜。”也有人聲稱激進的陸軍中校長勇(1945年在衝繩戰役後期作為牛島滿的參謀長一起自殺,牛島也是參與大屠殺的旅團長)在朝香宮鳩彥王的授意下發布的這個命令。然而,即便是長勇私自發布這個命令,指揮官朝香宮鳩彥王並沒有製止這曆時兩個月的大屠殺。此後,朝香宮鳩彥又陸續發布了一係列的殺人命令,最簡單而直接的隻有四個字“全部殺掉”,他的命令被層層傳達並被徹底實施,直接導致了日軍進城後令人發指的獸行。
  這一命令在南京城破後迅即得到貫徹,並使大屠殺越演越烈。第十六師團師長中島今朝吾(占領南京後任南京警備司令官)於南京陷落的當天,曾在日記中記下了該部執行這一命令的情況:“由於方針是大體不要俘虜,故決定將其趕至一隅全部解決之。”在鬆井石根的默許下,朝香宮鳩彥又指使負責日軍在南京地區的宿營安排的華中方麵軍副參謀長武藤章以“城外的宿營地不足”和“由於缺水而不敷使用”為由,修改了日軍官兵在南京城外宿營的原命令,宣布城外的日軍部隊可隨意在南京城內選擇宿營地。這一聲令下,猶如打開了野獸的牢籠,日軍部隊猶如一群群饑腸轆轆、上緊發條的惡狼,在南京城內的大街小巷上橫衝直撞,至此大屠殺及各種暴行進一步擴大。
  次年2月18日,由於大屠殺使日本軍隊臭名昭著,日本大本營撤銷上海派遣軍建製,朝香宮鳩彥王和鬆井石根都被召回到日本。鬆井石根被架空而朝香宮鳩彥王卻留在最高指揮部,任軍事參議官,1939年又晉升大將,任職於日軍最高指揮部。後又任貴族院議員,並兼任傷病軍人會總裁。1944年,朝香宮鳩彥又暗中聯合其他皇族及日本前首相近衛文麿向昭和天皇上疏,並最終將東條英機趕下了台。但他強烈主張本土決戰,主張還海陸軍一體化。
  戰後朝香宮鳩彥親王憑借他皇室成員的特殊身份逃脫了懲罰,屬下的第9師團和第16師團的兩個師團長吉住良輔、中島今朝吾都沒有受到任何懲罰,責任都讓華中派遣軍總司令官鬆井石根一人負了。這就是對南京大屠殺的交代。1947年,美國為壓製日本軍國主義,而大力打擊日本傳統貴族勢力,有一大批日本宮家被撤銷皇籍,朝香宮家也成為了被打擊的對象之一。被剝奪了皇籍的朝香宮鳩彥親王改名朝香鳩彥,帶領一門家眷離開了位於日本東京都的白金王府(現成為東京都庭園美術館),移居熱海。而朝香宮鳩彥則繼續他的花天酒地,後來還成為“日本高爾夫球俱樂部”的名譽會長,輕鬆揮杆於青山綠水之間,並最終以94歲的高齡逍遙終老。 再也沒有人提起南京的事,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各類文章中,這位真正的罪魁禍首總是有意無意地被置於一個次要的位置。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