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半夏當歸夢故鄉

(2024-07-04 06:55:55) 下一個

  半夏當歸浪異鄉,
  蘇黃獨若遠朝堂。
  羽邦省裏山河戀,
  幾旅煙消背抜涼。
  中國的半夏,日本的半夏生(hangeshou),又叫“半化妝”(半化粧),其葉片隻有一半是白色的。產地隻有亞洲的中國和日本。學名古希臘語稱為“蜥蜴尾巴”。其花仿佛蜥蜴之尾。
  半夏,是天南星科的一類植物,又名地文、守田、羊眼半夏、蠍子草、麻芋果、三步跳、和姑等。
  半夏有水生和陸生兩種,即所謂的水半夏和旱半夏。旱半夏的藥用價值強似水半夏。繁殖力強,能耐寒,不耐幹旱,忌烈日暴曬,半夏喜溫暖陰濕的環境,生長在沙質壤士,在房前屋後、山野溪邊、林下都可見到半夏,前茬以豆科和玉米為宜,忌黏重土壤。
  公曆的六月,農曆的五月,是為仲夏,在中國,這個月是夏季的中間時段。這個時段也有另外的別稱,叫做“半夏”或者“夏半”。夏天到了一半。從傳統文字上來講,這個“半”有著輕靈生動的美感,仿佛坐著時光的船,行到了一半,暑風暴雨,都是風景,讓人覺得心理上的擴展。
  韓愈有“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說夏半就是夏至,夏至再怎麽炎熱,都會有陰氣生起,一場瀟瀟梅雨,就仿佛給人最爽的清秋之感。
  半夏的植物,恰好它在仲夏夏至前後,生長得最為茂盛。
  因為這種植物擁有“半夏”的美名, 周朝《禮記月令》中有,“仲夏之月”“ 鹿角 解.蟬始鳴.半夏生.木堇榮”。在六百年統治曆史的周朝,是將半夏列為重要的仲夏五月的物候。古人關於月令物候是有很多講究的,要求對應季節月份的植物,具有廣普性,代表性的特征。 
  “前湖後湖水,初夏半夏涼。夜闌鄉夢破,一雁度衡陽。”北宋 · 黃庭堅《荊州即事藥名詩八首 其二》。中年以後的黃庭堅實際過得很不如意,他是從起居舍人這樣的朝堂高官,一路貶謫,被委派到小地方做地方官,且經常接到調令。而這種被貶謫的官員,實際沒有回鄉的自由,比如他的朋友蘇軾,自從貶謫,終生都沒有回到四川老家。
  黃庭堅和蘇軾的不同在於,他很早就萌生了歸隱故鄉的想法,而他差點就實現了。比如他編修完《神宗實錄》就想退休,那年他才42歲。不過命與願違,因為這本《神宗實錄》,他被攻擊,結果就是不斷的貶謫,離家鄉和歸隱之夢越來越遙遠。57歲的他在貶謫生涯中,來到了江陵,就是荊州。這裏是古代的雲夢澤,到了宋朝,仍舊有大麵積的湖泊。而湖水邊,就搖曳生長著半夏,此時蒙茸一片。那麽黃庭堅是非常感慨,因為此時正是農曆五月,別人都是離家鄉越來越近,而他卻在他鄉,不僅節日回不去,可能在前途不明了的未來,都無法正式回鄉安定。這前麵後麵的湖水邊都長滿了半夏啊,半夏在水邊搖曳,一片水澤清涼。就像我望鄉不能歸的心,拔涼拔涼。
  我在半夜裏,從有著家鄉的夢裏驚醒,隻看見無邊天水,一隻大雁奮力在月光下啟程,飛過半夏的湖草,飛往它的故鄉。
  這是我看到的最美的一首半夏詩,將半夏草,半夏季節,將思歸的心夢寫得如此浩瀚又深邃。
  因為這年他57歲了。言簡而心深。
  三年之後,黃庭堅客死廣西宜州,他和蘇軾一樣,沒有回到家鄉。
  那半夏草開花搖曳的美,因為黃庭堅而厚重而淒涼。

  項羽雲“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反映了項羽的心態和價值觀。項羽在攻占鹹陽後,有人勸他定都關中,但項羽卻表示,如果富貴不回故鄉,就像穿著錦繡衣服在夜裏行走,誰能看到呢?這句話體現了項羽對於榮譽和家鄉的重視,以及他對於個人成就希望得到家鄉人認可的願望。項羽的這種心態,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他的性格特點和對家鄉的深厚情感。
  劉邦擊敗黥布回京途中路過沛縣老家時,他思鄉心切,便讓軍隊駐紮城外,然後喊上過去的朋友和父老子弟全部來沛宮參加酒宴。席間,劉邦興致高昂,他喚來一百二十個孩童和自己一起走到場上去唱歌跳舞,在劉邦的帶動下,沛縣的父老鄉親們都加入了這場熱鬧的狂歡中。
  在朝堂上劉邦是統治天下的君王,而在鄉親麵前他卻隻是一個思鄉的遊子。
  劉邦喝著美酒,唱著豪氣的戰歌,他望著鄉親們開心的樣子,一股熱血在他的胸中沸騰,劉邦敲著築,高聲唱起了自己所寫的詩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孩童們也跟隨著劉邦大聲歌唱,他們嘹亮的歌聲劃破了長夜,在天地間回響。
  聽著孩子們充滿朝氣的呐喊,劉邦又跳起了舞,他一邊跳舞,一邊放聲哭泣,鄉親們忙問劉邦是不是他們招待不周。
  劉邦朝著沛縣父老鄉親的方向,大聲說道:“鄉親們,你們誤會了,我這是遠遊的人再見到思念的故鄉,心情太激動了!我雖然建都在關中,但哪怕千秋萬歲之後,我的魂魄還是會思念著沛縣的父老鄉親。且朕自沛公以誅暴逆,遂有天下,以後我就把沛縣作為我的私邑,免除你們的徭役,你們和自己的後人世世代代都不用再服徭役了。”
  沛縣的父老兄弟在聽到劉邦的話後,極為歡樂,他們舉著酒杯極盡讚美之詞去歌頌劉邦的恩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