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咀外文嚼漢字(366)“謬讚”妙言“謬用”始

(2024-06-26 20:39:44) 下一個

  當今社會上經常看到“謬讚”一詞在網絡媒體上使用頻繁,卻讓人疑惑其語境是自謙還是在尊重對方。
  日語承襲了唐宋文化的一些精髓,有一整套敬語,尊稱,鄭重語(鄭丁語),自謙(謙遜)語。浪費的讚語本來意思是對方過大誇獎了。
  “謬讚”指對方,對方就該用尊稱敬語,而“謬”字卻顯然不是尊敬詞。尊稱對方過大誇獎了“謝謝你的謬讚”就顯得有些矛盾。既然如此還
是少用為妙。
  “謬讚”意思是錯誤,過高地讚賞的意思,本意有責怪之意。
  然而到了明清時期文化人的“謬用”將“謬讚”當作自謙詞,後代人將錯就錯地將“謬讚”當作自謙使用。錯誤的讚美“謬讚”有了褒義,當然“謬讚”也有“和稀泥”的意思,即無原則的調和紛爭。
  出處:世兄謬讚,實不敢當。弟是至濁至愚,隻不過一塊頑石耳,何敢比世兄品望高清,實稱此兩字。——(《紅樓夢》第一百十五回)
  釋義:兄長妄加誇讚了,我實在是不敢當。弟弟我就是最汙濁最傻的一塊頑石罷了,怎麽敢和兄弟你比聲望品德,實在隻配用這兩個字稱呼。
  1、長史大人謬讚了,我也就一把子力氣而已。
  2、這位兄台謬讚了,在下不過信筆塗鴉而已。
  皇上謬讚了或者是多謝皇上誇獎,臣妾不敢當,然後在拍拍皇上的馬屁後麵加一句不及皇上萬分之一。
  敬語:貴姓,貴地,
  自謙:弊姓,鄙人,在下……
  自謙語是一種以謙遜的態度來敘述自己的動作或有關事物時所用的語言,也稱為謙讓語。它的使用旨在表達對對方的尊重,通過降低自己以及自己一方的人的行為來實現這一目的。自謙語在日語?中尤為常見,例如,使用“禦+動詞+Masu(Shimasu)”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行為。
  此外,自謙語不僅限於語言行為,還包括對自己的稱呼和對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的稱呼,如使用“愚、鄙、敝、卑、竊、臣、仆”等詞來表示謙遜的態度。
  在古代中國,自謙語的使用是一種良好的交際傳統,連帝王也用“孤、寡”等詞自謙稱呼,以顯示對他人的尊重。
  在下,小生、自謙語的使用不僅體現了說話者的謙遜,也是對聽者的一種尊重。
而在中國古代文化中,自謙語的使用則是一種深厚的文化傳統,體現了對長輩、尊者以及他人的尊重和謙遜。
  於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人來說,自謙語的使用則是一種文化傳承,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古代文獻中的禮儀和文化內涵。
  中國傳統的生活交流裏,經常會用到敬詞,那麽什麽是“敬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語,表示尊敬客氣的態度,也叫“尊稱”。

  尊敬語、敬語&謙遜語、自謙詞
  尊敬語、敬語
  一、“令”字一族:尊稱他人的親屬,相當於“你的”
  令尊:稱對方的父親。如:令尊親手交給我的。
  令堂:稱對方的母親。如:令堂病體如何?
  令郎:稱對方的兒子。
  令愛(媛):稱對方的女兒。
  令親:稱對方的親戚。
  二、“尊”字一族: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或物
尊上:稱對方父母。
尊親:稱對方親戚。
尊駕:稱對方。
尊命:對方的囑托。
尊意:對方的意思。
三、“高”字一族:敬稱別人的親屬或事物
高堂:尊對方父母。如:高堂在,不遠遊。
高就:指人離開原來的職位就任較高職位。如:另謀高就。
高論:稱別人的議論。如:解讀金庸的高論。
高見:稱對方的見解。
四、“拜”字一族:用於動詞之前表示尊敬
拜訪:看望別人。
拜望:指探望別人。
拜托:指托對方辦事情。
拜讀:指閱讀對方的文章。
五、“先”字一族:表示已死,用於尊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
先帝:稱已死皇帝。如:先帝乃開國之君。
先考(先父):稱已經死去的父親。如:紀念先父鬱達夫。
先慈(先妣):稱已死母親。如:先慈清苦。
先賢:稱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如:海外遊子念先賢。
六、“華”字一族:稱美之詞,通常用於跟對方有關的人或事物
華誕:稱對方的生日。如:祝賀巴金百歲華誕。
華堂:稱對方的房屋。
華翰:稱對方的書信。
七、“謹”字一族:多用於署名下
謹稟:用於祖父母及父母。如:兒子國藩謹稟。
謹肅:用於尊長。如:護院會謹肅。
謹啟、謹白:用於平輩。如:吳將軍長白謹啟。
謹複:用於複信。
八、“台”字一族:表示稱呼對方或跟對方有關行為
台駕:舊稱對方。如:怎奈台駕見了聖上。
台甫:舊時用於問人的表字。如:見麵問我台甫。
台鑒:舊時書信套語,用在開頭的稱呼之後,表示請對方看信。
台端:舊時稱對方,多用於機關、團體等給個人的函件。
九、“垂”字一族:多用於尊稱長輩、上級對自己的行為
垂問:表示別人(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詢問。
垂愛:稱對方(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愛護。
垂青:稱別人的重視。如:台商垂青黃帝故裏。
垂念:稱別人對自己的思念。如:伏自將軍垂念。
十、“賢”字一族:表示對尊輩、平輩或晚輩的敬稱
賢宰:稱知縣。如:寄語河南賢宰。
賢家:稱對方。
賢弟:稱自己或對方的弟弟。
賢郎:稱對方的兒子。如:已與賢郎當麵言定。
十一、“屈”字一族:表示委屈對方
屈駕:委屈大駕(多用於邀請人)。
屈就:多用於請人擔任職務。
屈居:委屈地處於(較低的地位)。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十二、“老”字一族:用來尊稱別人,有時特指老年人
老伯、老大爺、老太爺:可尊稱老年男子。
老前輩:尊稱同行裏年紀較大、資格較老、經驗較豐富的人。
老兄:尊稱男性朋友。
老總:尊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某些高級領導人(多和姓連用);現也指一些公司的總經理或董事長。
“老”字用於表示姓氏的詞後,也可以表示尊重,如稱巴金為巴老。
十三、“俯”字一族:舊時公文書信中用來稱對方對自己的行動
俯察:稱對方或上級對自己理解。
俯就:用於請對方同意擔任職務。
俯念:稱對方或上級體念。
俯允:稱對方或上級允許。
十四、“光”字一族:表示光榮,用於對方來臨
光顧(多用於商家歡迎顧客):稱客人來到。
光臨:稱賓客到來。
十五、“雅”字一族:用於稱對方的情意、舉動
雅教:稱對方的指教。
雅量:稱對方的度量大。
雅興:稱對方的興趣大。
雅意:稱對方的情意或意見。
雅正:把自己的詩文書畫等送給人時表示請對方指教。
十六、“芳”字一族:用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的事物
芳鄰:稱對方的鄰居。
芳齡:稱對方(多用於年輕女子)的年齡。
芳名:稱對方(多用於年輕女子)的名字。
十七、“華”字一族:稱對方的有關事物
華誕:稱對方生日。
華翰:稱對方的書信。
華堂:稱對方的房屋。
華宗:稱人同姓。
十八、“叨”字一族
叨光:沾光(受到好處,表示感謝)。
叨教:領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謝)。
叨擾:打擾(受到款待,表示感謝)。
十九、“玉”字一族:指對方身體或行動
玉成:成全。
玉音:尊稱對方的書信、言辭(多用於書信)。
玉體:稱對方身體。
玉照:稱對方的照片。
二十、“大”字一族:稱與對方有關的事物
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稱年長的男人。
大哥:可尊稱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男人。
大姐:可尊稱女性朋友或熟人。
大媽、大娘:尊稱年長的婦女。
大爺:尊稱年長的男子。
大人(多用於書信):稱長輩。
大駕:稱對方。
大師(大師傅):尊稱和尚。
大名:稱對方的名字。
大慶:稱老年人的壽辰。
大作:稱對方的著作。
大劄:稱對方的書信。
二十一、“貴”字一族:稱與對方有關的事物
貴幹:問人要做什麽。
貴庚:問人年齡。
貴國:稱對方國家。
貴姓:問人姓。
貴校:稱對方學校。
貴恙:稱對方的病。
貴子:稱對方的兒子(含祝福之意)。
二十二、“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對待對方
恭賀:恭敬地祝賀。
恭候:恭敬地等候。
恭請:恭敬地邀請。
恭迎:恭敬地迎接。
恭喜:祝賀對方的喜事。
二十三、“惠”字一族:用於對方對待自己的行動
惠存:請保存(多用於送人相片、書籍等紀念品時所題的上款)。
惠顧:惠臨(多用於商店對顧客)。
惠臨:指對方到自己這裏來。
惠允:指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
惠贈:指對方贈予(財物)。
二十四、“奉”字一族:用於自己的舉動涉及對方時
奉達:告訴,表達(多用於書信)。
奉複:回複(多用於書信)。
奉告:告訴。
奉還:歸還。
奉陪:陪伴或陪同做某事。
奉勸:勸告。
奉送:贈送。
奉托:拜托。

謙遜語、自謙詞中國古代常用謙詞:
一、“拙”字一族:稱自己的(文章、見解等)
拙筆:稱自己的文章和書畫。如:拙筆一幅,敬請惠存。
拙見:稱自己的見解。
拙著(拙作):稱自己的作品。
拙荊:古人對人稱自己的妻子。
二、“小”字一族: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謙稱自己。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請。
小兒:謙稱自己的兒子。
小女:謙稱自己的女兒。
小可:謙稱自己(多用於早期白話)。如:小可不才。
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後來地位低的人也用於自稱。如:小人不敢。
小生:青年讀書人自稱(多見於早期白話)。
小店:稱自己的店。
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較小的照片。如:附小照一張。
三、“薄”字一族:稱自己的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謙稱自己的技藝。如:薄技在身。願獻薄技。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時的謙詞。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薄禮:不豐厚的禮物,多用來謙稱自己送的禮物。如:些許薄禮,敬請笑納。
薄麵:為人求情時謙稱自己的情麵。如:看在我的薄麵上,原諒他一次。
四、“賤”字一族:稱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
賤姓:與“貴姓”相對,謙稱自己的姓。如:(您)貴姓?賤姓王。
賤內:對別人稱自己的妻子(多見於早期白話)。
賤事:古人稱自己的私事。
五、“敝”字一族: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敝姓:稱自己的姓。如:(您)貴姓?敝姓王。
敝人:對人稱自己。
敝處:謙稱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
敝校:謙稱自己的學校。
六、“鄙”字一族: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鄙人:謙稱自己。
鄙意:稱自己的意見。
鄙見:稱自己的見解。
七:“愚”字一族:用於自己的謙稱
愚兄:對比自己年齡小的人謙稱自己。
愚見:謙稱自己的意見。如:愚見淺陋拋磚引玉。
愚以為:謙稱自己認為。如:愚以為不可。
八、“忝”字一族:表示辱沒他人,自己有愧
忝列:有愧被引入或處在其中。如:忝列門牆(愧在師門)
忝在:有愧處在其中。如:忝在相知之列。
忝任:有愧地擔任。如:忝任宰相之職。
九、“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
敢問:冒昧地詢問,請問。如:敢問先生貴姓?
敢情:請求。如:敢情先生替我寫封信。
敢煩:冒昧地麻煩你。如:敢煩小姐辦件事。
十、“勞”字一族:煩勞,請別人做事所說的客氣話
勞駕:麻煩你。
勞步:用於別人來訪。如:您公事忙,請問不要勞步。
勞煩:麻煩別人。如:勞煩尊駕。
勞神:客套話,用於請人辦事。如:勞神代為照顧一下。
十一、“家”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戚
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父親。
家母、家慈:稱母親。
家兄:稱兄長。
家姐:稱姐姐。
家叔:稱叔叔。
十二、“淺”字一族:較少
淺見:淺顯的見解。
十三、“舍”字一族: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戚
舍弟:稱弟弟。
舍妹:稱妹妹。
舍侄:稱侄子。
舍親:稱親戚。
十四、“老”字一族:用於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
老粗:謙稱自己沒有文化。
老朽:老年人謙稱自己。
老臉:年老人指自己的麵子。
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
十五、“寒”字一族:較少
寒舍:對人稱自己的家。
十六、“不”字一族
不才:沒有才能。
不敢當:表示承擔不起(對方的招待、誇獎等)。
不敏:不聰明(表示自謙)。
不佞:沒有才能。
不肖:品行不好(多用於子弟)。
十七、管”字一族:較少
管見:淺陋的見識。
另外,還有些零散謙詞,數量不多,也容易掌握。如下:
妾:古時女子謙稱自己。
寡人:本來是君王的謙稱,即寡德之人。
奴:青年女子自稱。
犬子:稱自己的兒子。
過獎:謙辭,過份的表揚或誇獎。
後進:學識或資曆較淺的人。
鬥膽:形容大膽(多用作謙詞)
奴家:青年女子的謙稱。
仆人:男子的謙稱。
不才、鄙人、在下、卑下、竊:“我”的謙稱。
過獎:指對方的表揚或誇獎。
見笑:指自己言行的拙劣被人笑話。
托福:指對方福氣使自己幸運。
高攀:指與地位高的人交朋友或結親戚。
恕:請對方寬恕原諒自己。
塗鴉:比喻書法拙劣或胡亂寫畫。
錯愛:表示感謝對方的愛護、培養。

請人原諒說“包涵”, 求人幫忙說“勞駕”
向人提問說“請教”, 得人惠顧說“借光”
歸還物品說“奉還”, 未及迎接說“失迎”
需要考慮說“斟酌”, 請人勿送說“留步”
對方到場說“光臨”, 接受好意說“領情”
與人相見說“您好”, 問人姓氏說“貴姓”
問人住址說“府上”, 請改文章說“斧正”
接受好意說“領情”, 求人指點說“賜教”
得人幫助說“謝謝”, 祝人健康說“保重”
向人祝賀說“恭喜”, 老人年齡說“高壽”
身體不適說“欠安”, 自己住家說“寒舍”
女士年齡稱“芳齡”, 稱人女兒為“千金”
送禮給人說“笑納”, 送人照片說“惠存”
歡迎購買說“惠顧”, 希望照顧說“關照”
請人赴約說“賞光”, 對方來信說“惠書”
需要考慮說“斟酌”, 無法滿足說“抱歉”
請人協助說“費心”, 言行不妥“對不起”
慰問他人說“辛苦”, 迎接客人說“歡迎”
賓客來到說“光臨”, 等候別人說“恭候”
麻煩別人說“打擾”, 客人入座說“請坐”
陪伴朋友說“奉陪”, 臨分別時說“再見”
中途先走說“失陪”, 請人勿送說“留步”
送人遠行說“平安”, 請人決定說“鈞裁”
接受教益說“領教”, 謝人愛意說“錯愛”
受人誇獎說“過獎”, 交友結親說“高攀”
祝人健康說“保重”, 書信結尾說“敬禮”
問候教師說“教祺”, 致意編輯說“編安”
與人相見說“您好”, 問人住址說“府上”
初次見麵說“久仰”, 長期未見說“久違”
求人幫忙說“勞駕”, 向人詢問說“請問”
請人解答說“請教”, 求人辦事說“拜托”
稱人夫婦為“伉儷”, 尊稱老師為“恩師”
稱人學生人“高足”, 平輩年齡問“貴庚”

分手辭別曰“告別”, 握手告辭曰“握別”
拱手辭別曰“揖別”, 揮手告辭曰“揮別”
親吻離去曰“吻別”, 叩拜辭行曰“拜別”
設宴送行曰“餞別”, 致謝告辭曰“謝別”
臨別贈禮曰“贈別”, 離別留言曰“留別”
前往送行曰“送別”, 丟開離去曰“拋別”
不願分別曰“惜別”、“戀別”
長久分別曰“闊別”、“長別”
永久分別曰“永別”、“訣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