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都城綠色社模板,
泥捧高樓自景觀。
湖泊森林櫻聖地。
無聲細雨世桃源。
有詩雲:
莫裏傑皮塔,
麻布台野丘。
改造規模大,
東瀛第一樓。
緩陵山穀割,
手筆達芬流。
耗時三十載,
時勢與興休。
東京都,森必廬,從不宣傳這個新地標建築。泥捧:Nippon;莫裏傑皮:Moribuil JP;森必廬:Moribiru(森氏大廈)。
30多年前森氏建築在中國上海大興土木的時候親身感受到了中國未來的經濟上行氣運。“閑雲潭影日悠悠,物轉星移幾度秋”。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日本森氏建設集團在東京無聲無息地打造了一個新地標建築,一夜之間斬新的麻布台丘建築群出現在世人眼前。未來三十年日本經濟真可能翻盤上揚(後會有期⇒未來可期),一葉落地便知秋,一樓矗立識主流。
城市更新涉及城市的毎一角落,讓人們感受到身邊的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角度的変化,也可分析某一國家的興盛與衰落。
東京城市再生項目的新片區,占地約8.1公頃,由住宅樓、商業空間、一所學校、兩座寺廟、藝術畫廊、辦公室和餐廳組合而成,與以往的大型商業綜合體開發模式不同,開發商森大廈給出的概念是“多功能綜合體和世界級新社區”。這裏儼然一座城中之城,將容納約20000名上班族和3500名居民。
現在這裏已成為東京最綠色的區域之一,植被景觀與建築融合一體,屋頂綠道可步行而上。高密度的空間規劃,但呈現的方式卻是低密度的,它給快節奏的東京似乎帶來了慢節奏的生活。外來人士可與本地居民共同享受開放式綠色公共空間,包括廣闊的公共花園、中央廣場和雲活動空間。
在該場地的34年更新過程中,森大廈株式會社與300多家居民和企業合作,使該地區煥發活力。目前,超過90%的原有租戶和企業已選擇返回新片區。
從六本木之丘到麻布台之丘,幾十年的城市再生之路尚未結束,附近還有更大的城市再生項目在進行中。對於東京這樣快節奏的超級城市來說,這還真是個慢功夫,但是站在人類社會永續發展的視角,尋找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這也真是必經的路程。
中國的園林有個特點是西方園林沒有的,房屋建築和園林景觀融為一體,或者說互為景觀。建築順應地形布局,不與水係、山勢爭搶,順勢而為,同時也不委屈自己,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建築外觀和功用,充分利用水係、地勢的好處,達到居住效果最佳、審美效果最佳。這是一種人與自然的生態關係。蘇州園林的移步換景、人在畫中遊,蘊藏著古代“城市花園”的智慧和奧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