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3)
2023 (410)
新與舊,放與収,成與敗,得與失,恩與怨,是與非:新與舊相輔相成,開放與收緊應運而生。中國當年的“改革開放”是建立在“收緊信仰”的基礎上,沒有當年改革派從“毛思想”,“階級鬥爭年年月月天天”到對鄧的“黑白好”的信仰轉換就無法“開放”。新與舊缺一不開,收與放相輔相成。
日本的“明治維新”是建立在“王政複古”的基礎上得以成功。中國的“維新”沒有對“古”,“舊”的分道揚鑣隻能是徹底失敗。
中國後來的“改革開放”如果沒有對“自由化”的限製就像蘇聯解體一樣,除了“崩潰”就是“失敗”。
大政奉還號令施,諸侯倒幕起征師。廢藩置縣集權國,障礙清除拓展機。
1、明治維新推動了日本社會的進步,使之擺脫了民族危機,從此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2、雖然廢除領主土地所有製,承認土地私有,但隨著工業化的深入,地主所有製消極的一麵逐漸顯現出來,農民生活貧困,嚴重影響了國內市場的擴大,製約了工業發展。
3、出現了極端民族主義和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給亞洲各國帶來了深重災難。
4、明治憲法頒布後,藩閥長期以天皇名義壟斷政權,議會形同虛設,人民沒有獲得民主權利。
5、推行愚民政策,灌輸天皇崇拜思想,強製民眾絕對服從天皇,為天皇盡忠賣命。
6、封建殘餘製約了日本的經濟建設。
7、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確立了日本近代天皇製政治體製。采用君主立憲製(二元製)的形式,但實際上依然實行專製主義,藩閥以天皇的名義掌握政權。
8、促使中國的清王朝改變政治體製,仿日本實行君主立憲製,並於1908年8月27日頒布《欽定憲法大綱》,中國開始了“君主立憲”的道路。
1868年1月3日,日本的明治天皇頒布了“王政複古”詔書,這是日本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的開始。19世紀中葉,一向奉行“鎖國政策”的日本,遭到美、英、法、俄等國的侵略,麵臨著嚴重的民族危機。日本人民仇視外國侵略者,更痛恨和侵略者相勾結的幕府。
農民和市民紛紛起義,開展“倒幕”運動;中下層武士、商人、資本家和新興地主中的改革勢力也投入了“倒幕”鬥爭。就在1月3日這一天發動了政變,由明治天皇召開有倒幕派皇族公卿,大名和武士出席的禦前會議,宣布“五政複古”,恢複天皇親政、廢除幕府,成立新的中央政府,並責令幕府將軍德川慶喜交出領地和財產。
1月6日夜間,德川慶喜逃往大阪、集中兵力反撲。內戰爆發。1月底,倒幕軍在京都附近擊敗幕府軍隊,德川逃往江戶。2月,天皇組織了討幕軍,由於廣大農民和城市貧民積極配合,倒幕軍終於打敗了比自己數量大3倍的幕府軍,德川慶喜被迫投降,倒幕派取得了勝利,建立起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日本新政府。
明治天皇廢藩置縣,將全國劃為3府72縣,消滅了國內的封建割據勢力,建立起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為發展資本主義掃除了障礙,自此以後,由明治天皇主政,進行了一係列改革,使日本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開城無血入江戶,各勢勤王誅幕府。複古維新明治皇,自今走上資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