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波爾特用日本的植物改變了歐洲的庭院。繡球花在日本有別名:“八仙花”、“七変化”,“紫陽花”,學名中有一“Otaksa”是日本人名“阿瀧”。阿滝(otaki)是1823年(200年前)27歲的醫學家希波爾特(原籍德國、從荷蘭來的醫生),在日本行醫時結認的一個病人,她的源氏名叫其扇(Sonogi),長崎丸山遊郭寄合町引田屋的遊女(花柳界女人),而希波爾特卻對“小瀧”一見生情,兩人後來結婚生子。後來希波爾特被江戶政權剝奪了愛,被驅逐出境,但他還戀戀不忘情人“阿瀧”,在他的著作中,將繡球花取名繡球小瀧草。後來受到日本學者的批判。Hydrangea Macrophylla var. otaksa。
“紫陽花的顏色會根據土壤性質的不同而改變,如堿性土壤就開紅花,酸性土壤就會變成紫色,所以又被叫做七色花,或八色花。花語是花心,水性楊花,善變。”
紫陽花的意義當然不僅限於此,否則,在日本就不會受到如此多的喜愛了,事實上,在日本民眾的心目中,紫陽花的地位僅次於櫻花。《源氏物語》中有夕霧將一枝紫陽花送給雲居雁乳母的一段描述:紫陽花會變化多色,有“多變的妖姬”之意。因花兒會散發孢子和在雨中開放,也稱之謂“雨中的精靈”。江戶時代的末期,這種花被希波爾特介紹到了歐洲。希波爾特的功不可沒。當時的日本處於鎖國狀態下,外國商人們隻能集中住在長崎市一個叫出島的指定地區。不許他們走出這個地區。
希波爾特1823年來到長崎不久,就遇見一位叫楠本瀧的美麗女性。兩個人很快結婚了。當時希波爾特28歲,瀧隻有17歲。希波爾特深愛著瀧,寫信回鄉說“決不會娶瀧以外的女人做妻子”。兩人生了個女兒叫小稻。
但是,希波爾特和瀧的幸福生活並沒有持續多久。小稻3歲的時候,希波爾特因為想要把當時被列為最高國家機密的日本地圖和帶有葵花紋服裝帶出日本而被判驅逐出境。兩人的婚姻生活僅僅持續了6年。被驅逐回國後,希波爾特開始運用它廣泛的知識,向歐洲人介紹日本的風土文化、植物和藝術等。
其中希波爾特最愛的,是這種開在雨季的美麗的花——紫陽花。紫陽花的學名叫作“Hydrangea Macrophylla var. otaksa”。這是希波爾特向歐洲介紹紫陽花的時候起的名字。希波爾特把瀧叫做“Otakusan”,並把自己對妻子的稱呼加在了紫陽花的名字裏,那就是紫陽花的學名最後的“otaksa”的部分。
兩人結婚35年後的1858年,希波爾特再次來到日本,日本已經開始走向開放。希波爾特與妻子終於再會了。他們的女兒稻,學著父親的樣子,成了日本最早的女醫生。希波爾特拿出自己珍藏的妻子和女兒的頭發和裝滿回憶的紀念品,流著淚對她們說:無論什麽時候我都沒有忘記過你們。
世界上許多東西都是模模糊糊的,人生在世,兜兜轉轉,為名為利,忙忙碌碌,到最後發現,赤條條的來,赤條條的去,什麽都帶不來,什麽也帶不走。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一切的功名利祿不過是過眼雲煙。
從2000多年前的桃花開始,原產於中國的花卉源源不斷地西行,改變了整個世界花園的麵貌,也讓中國有了“園林之母”的美稱。
桃花、萱草:最早傳入歐洲的花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根據植物學家俞德浚的說法,在亞洲大陸上, 東西方的交通和植物的交流至少已超過2000年。曆史上有確切記載的是自西漢開始, 但大量園藝植物種苗的交流直到16世紀以後, 才從海道開始。19世紀初,大批歐美植物采集家先後來中國,將大量中國植物介紹到歐洲。這股熱潮在20世紀30年代到達了頂峰。
羅馬時期是西方古典園林的一個興盛時期,但當時花園的生產性質遠大於其觀賞性質。當時著名的博物學家普利尼認為, 花雖然漂亮, 但很嬌嫩而且很快就會凋零。食用和藥用植物才是人類真正需要的。這代表了羅馬上層社會的一種普遍認識。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中,中國的桃花來到了羅馬。根據俞德浚的研究,公元前330年亞曆山大把桃從波斯或小亞細亞帶到希臘,是歐洲有桃的最早記錄,因此過去有西方學者認為其起源於波斯。之後桃漸次傳入今天法、比、荷、德、英等國的區域,9世紀後栽培漸盛。但桃樹其實原產於我國西北部,栽培已逾3000年,遠在波斯之前。
這一時期傳入羅馬的名花還有原產於我國並經古人改良過的栽培萱草(即俗稱的“黃花菜”)。由於其形狀很像百合, 而且每逢花季時, 每天都有一些花凋謝和盛開, 因此西方人稱之為“天天百合”。
梅花、牡丹:歐洲人曾認為隻是想象。
羅馬帝國崩潰後,歐洲進入了長達500年的所謂“黑暗時期”。之後經過文藝複興的洗禮,以及地理大發現帶來視野的拓展和審美趣味的變化,到十七八世紀時,園藝重新在歐洲成為一門成熟的藝術,對於奇花異草的渴求,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花園中來自異域的花木的品種和稀有程度,成為主人財富、見識和身份的象征。
西方一些早期旅行者和商人從中國帶回一些以花卉為裝飾的工藝品後,在歐洲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麵對那些中國工匠筆下的梅花、玉蘭、茶花、牡丹、菊花、玫瑰、竹子等花卉,歐洲人一度認為這隻是出自東方人浪漫的想象。隨著海上交通運輸的改善,越來越多的植物標本被運到歐洲。到17世紀中葉,歐洲人開始發現,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龐大得難以想象的園林植物寶庫,在等待著他們的開啟。
到了18世紀, 西方人通過各種途徑從我國輸入的花卉已經不少, 著名的有石竹、角篙、射幹、薔薇、牡丹、月季、芍藥、茶花、榆葉梅、菊花等。 中國菊花 點綴歐洲秋冬庭園
在早期傳入歐洲的中國花卉中,最重要的是菊花和月季。菊花在我國有兩三千年的栽培曆史,約8世紀時傳入日本。約在1688年, 荷蘭引進了6個漂亮的菊花品種。隨後英國人肯寧漢姆在舟山采集到兩個重瓣的小菊花品種的標本。1751年,瑞典植物學大師林奈的學生奧斯貝克從澳門帶菊花到歐洲。1789年, 當時英國皇家學會主席班克斯又重新引進中國的菊花,其後一段時間英國栽培的菊花主要由此種培育而成。
菊花為西方人所重視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菊花盛開於秋天花少的時節, 且花期長達一個月以上, 給眾花凋零的秋日園林帶來了璀璨的美,使十一二月的歐洲溫室充滿花卉的芬芳。
薔薇、杜鵑 改變歐洲園林的麵貌
今天的年輕人最熟悉的花,恐怕要數玫瑰花。實際上,漢語中玫瑰、薔薇和月季這“三種”花,在植物學分類上都是薔薇屬,在英語中也隻有一個名字—rose。
中國是薔薇科植物分布的中心,該科植物60%的屬和一半左右的種(近1000種)分布於中國。得益於從中國的引進,目前在歐洲的薔薇屬花卉已經有超過2萬個園藝品種。
俞德浚指出,歐洲各國薔薇品種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1800年以前, 歐洲各國庭園栽培的品種都屬於法國薔薇, 其中隻包括三個主要種, 即法國薔薇、突厥薔薇和百葉薔薇。從19世紀初起, 從東亞引種的四季開花的中國月季和香水月季落戶,把歐洲薔薇品種推進到了一個新階段。其中最重要的四個品種都來源於中國:1792年引進的矮生紅月季、1793年引進的宮粉月季、1809年的彩暈香水月季和1824年的黃花香水月季。它們大大豐富了西洋薔薇園的色彩,並延長了薔薇園的花期。世界著名的觀賞花卉杜鵑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名花。全球有杜鵑花屬植物約800種,中國有650種。僅英國派出的采集者就曾在滇西北、川西和藏東一帶進行了長達28年的收集,得到大量的杜鵑花和報春花,著名的有朱紅大杜鵑、腋花杜鵑、綿毛杜鵑等。
歐洲園林不少花木帶有中國基因
在西方庭園中和薔薇同享盛名的植物應屬茶花。18世紀初,在英國、法國和比利時,茶花是培植在少數富有階層花園溫室內的珍貴花卉。茶花屬中約3/4的品種原產於中國,最早由日本傳入歐洲,1739年以後有一些重瓣的園藝品種從中國沿海口岸傳到西歐。200餘年來在西方庭園中已培育出山茶花新品種3000個以上。那麽,在今天的歐洲園林中到底有哪些花木帶有中國的基因呢?僅以最為人熟知的品種為例,歐美著名的觀賞樹木中, 銀杏、水杉、拱桐、木蘭、泡桐、櫻花和多種鬆柏樹種,全部或大部分來自中國;觀賞灌木中的六道木、醉焦草、小蘖、栒子、連翹、金縷梅、八仙花、山梅花、石楠、火棘、杜鵑花等屬,草本花卉中如烏頭、射幹、翠菊、飛燕草、石竹、龍膽、百合等屬,都有不少種類來自中國, 或有不少品種是利用中國植物為親本雜交培育的新品種。曾有園藝學家如是評價:在任何北溫帶的園林中,如果沒有幾種來自中國的植物,那麽它就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