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2025 (3)
梅花低調香更遠,一年一度的梅花盛開,人們又迎來了山花爛漫的良辰美景,從空中俯瞰宛如粉色的海洋。從地上遠望如雲如霞,陣陣微風拂過,花朵搖曳多姿,一抹粉白暈染,猶如高貴典雅的古代妃子們醉酒後的嬌顏令人心馳神往!日本人現在將櫻花當成國花一樣珍視。但在古代都是以梅花為國花。櫻花隻是山櫻的一種遠沒有梅花那樣高貴。梅花自中國傳入日本,遣唐使們帶回來的梅花自奈良時代始在貴族之間掀起賞梅之趣。
詩歌中詠梅頌梅的短歌遠比其它花多。《萬葉集》中詠梅詩比櫻花多得多。梅比櫻花是110首比43首。貴族之間掀起的“花見”(賞花)幽雅風俗習慣也是在奈良時期。
在古代大和語中是"Sakura":“薩”(sa)表示“田”,"庫拉"(kura)表示神仙座居住地,每年的櫻花一開就意味著山上的神下山來啦!於是大家聚集一起拿出供物來敬神。便開始了最初的“櫻花見”,在奈良人看來神聖的櫻花與其說是觀賞不如說是祭祀的對象。
到了平安時期,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宣布廢除遣唐使以後人們開始重新認識本國文化。首當其衝的就是櫻花代替梅花,平安初的《古今和歌集》中詠梅的短歌18首,而詠櫻花的短歌達70首出現大的逆轉。
在平安以後掀起“國風文化”潮,是後來日本梅衰櫻盛的源頭。菅原道真乃是始作俑者。菅原道真(Sugawaranomichizane)承和12年6月25日〈845年8月1日〉- 延喜3年2月25日〈903年3月26日)日本平安時代的貴族、學者、漢詩人、政治家。參議-菅原是善的三男。官位至從二位-右大臣。贈正一位-太政大臣。延喜7年(907年)唐朝滅亡,“遣唐使”的曆史落下帷幕。死後成為"學問之神"。11歲吟詩驚四座:“月輝如晴雪,梅花似照星,可憐金鏡転,庭上玉房馨”。被貶途中寫的詩“駅長莫驚時変改 一栄一落是春秋”。晩年“去年今夜待清涼 秋思詩篇獨斷腸 恩賜禦衣今在此 捧持毎日拜餘香”
菅原道真喜好梅花很有名氣,年輕時還親自栽培菊花菅原道,嗜好菊花的美。認為薔薇花妖顏得很比喻為讓人迷惑成其為俘虜的妖魔。菅原道不予餘力賛美櫻花的美是“使彌勒菩薩醒悟頓開茅塞龍華樹也遠遠不及”的。從此以後櫻花逐漸取代梅花正式成為了日本人心目中的神聖之花。
上下兩千年來,文人們寫作讚美梅花的詩作汗牛充棟。文人越是處於人生低穀和遭遇苦難時,越是願意用梅花自喻心誌,梅花注我我似梅。這簡直就是一個規律,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寄托和思想價值構成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古人並非一開始就吟詠梅花。尤其是對梅花淩寒傲雪高潔品質的挖掘和讚美開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到了唐宋以後才興盛起來。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和《楚辭》裏,並沒有寫到梅花。《詩經》中的“摽有梅,其實七兮”“鳲鳩在桑,其子在梅”“山有嘉卉,侯栗侯梅”所說的是梅子和梅樹,並不是梅花。《詩經》卻對桃花情有獨鍾。“桃花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其葉蓁蓁。”梅花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文人的筆下時,數百年匆匆而過。唐、宋、明、清、人們將梅而喩、賛美梅花......。
中國的歲寒三友,是指鬆、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出自宋·林景熙《王雲梅舍記》。花中四君子,即中國古詩文中常提到的梅、蘭、竹、菊。其中,梅迎寒而開,美麗絕俗,而且具有傲霜鬥雪的特征,是堅韌不拔的人格的象征。蘭,一則花朵色淡香清,二則多生於幽僻之處,故常被看作是謙謙君子的象征。竹,也經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剛直、謙遜,不亢不卑,瀟灑處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菊,它不僅清麗淡雅、芳香襲人,還豔於百花凋後,不與群芳爭列,故曆來被用來象征恬然自處、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花中四君子”都有梅花。
日本的“歲寒三友”:梅、桃、櫻同類。
菅原道真(公元845年——公元903年)日本平安時代中期公卿,學者。日本古代四大怨靈之一。生於世代學者之家,參議菅原是善第三子。長於漢詩、被日本人尊為學問之神。幼名阿呼(後改名為吉祥丸),也稱菅公、菅丞相。
877年任貳部少輔,並為文章博士。深得宇多天皇、醍醐天皇的信任和重用,891年任藏人頭(天皇身邊掌管文書、宮廷儀式、傳詔敕等事)。894年被任命為遣唐使,但根據唐朝國內形勢和渡海艱險,提出停派遣唐使的建議,故未成行。895年任中納言,後兼任民部卿。899年任右大臣職。901年因左大臣藤原時平讒言於天皇,被貶為大宰權帥,調往僻遠之地。不久死於貶所。903年追贈正一位太政大臣。
菅原死後因後來發生的清涼殿落雷事件,被尊為“雷神”、“文化神”。著有《類聚國史》、《菅原之草》、《新撰萬葉集》和《日本三代實錄》等。
在醍醐天皇即位後道真一直晉升,但對於道真掌權感到威脅的藤原氏開始有所行動,以及中下層貴族中對道真的政治改革感到不安者亦所在多有,雙方於是結合謀圖對付菅原道真。899年(昌泰2年)、道真晉升右大臣並兼任右大將。次年三善清行建議道真應該知足退隱享受人生之樂,但不被道真接受。901年,他升任從二位、但卻被誣告意圖幫助齊世親王簒奪皇位因而獲罪,被貶為大宰權帥,流放至九州太宰府。宇多上皇聞訊意圖阻止但未能成功。以長子菅原高視為首的四名子女皆被處以流刑(是為昌泰之變)。道真於903年在太宰府病逝、並葬在當地(長野縣上田市別所,現今之安樂寺)。
道真死後,京都陸續出現多種異相,先是醍醐天皇的皇子一一病死。後來在皇宮的清涼殿落雷事件中更遭遇雷擊,造成多名死傷者。朝廷對此相當驚恐,認為是道真的怨靈在作祟,因此赦免道真的罪名並追贈官位。道真之子也被解除流放之刑召喚回京都。923年陰曆4月20日,將其從二位太宰權帥回複為正二位右大臣之官位、993年追贈正一位左大臣、同年追贈為太政大臣。據傳當時陷害道真的藤原時平之後斷了子嗣、但相反地,對道真友好的時平之弟藤原忠平,其子孫則成了藤原氏的源流。
清涼殿落雷事件以後,因為害怕雷神是道真的怨靈,為了祭拜火雷天神而在京都的北野興建了北野天滿宮。之後道真成了天神信仰的一部份,並逐漸普及到日本全國。道真生前因是傑出的學者和詩人,因此被當成學問之神來敬拜。其神號有:天滿大自在天神、日本太政威德天及北野天滿宮天神。
江戶時代時以昌泰之變為題材的戲劇、‘天神記’‘菅原傳授手習鑒’‘天滿宮菜種禦供’等一一上演、特別是‘菅原傳授手習鑒’在“人偶劇淨瑠璃”和歌舞伎的表演相當賣座、成為義太夫狂言三大名作之一。現仍是反複上演的節目。
近代,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道真被認為是皇室的忠臣。1928年講談社出版的雜誌《キング》 (King),有一篇模仿菅原道真事跡“每日捧著恩賜的禦衣焚香膜拜”的句子被改寫成“每日捧著和尚的糞便焚香膜拜”,結果當時人在伊香保溫泉的講談社社長野間清治因此受到不滿人士的攻擊。
據傳道真素有胃疾,他胃痛時常以一塊加熱過的石頭放在肚子上以減輕不適。
在現今大阪市東澱川區有“淡路”“菅原”的地名、據說是道真被貶謫至太宰府途中經過時,誤認為當地為淡路島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