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咀外文嚼漢字(209)“巴塞杜”與 “橋本策”

(2023-02-17 16:09:49) 下一個

  巴塞杜與橋本策
  實行兩黨製的國家主要有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美國有共和黨與民主黨,台灣有國民黨與民進黨。
  兩黨製是資本主義國家中實行兩個主要政黨交替壟斷政權的製度。早在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議會中就形成了兩個政治派別:輝格黨和托利黨。兩黨交替執掌政權。後來形成一種製度,流行於英美等國。采用兩黨製的國家,通常由在議會中,特別是下議院中占有多數議席或在總統選舉中獲勝的一個政黨作為執政黨組織政府(內閣),代表資產階級整體利益,以國家的名義行使階級統治權。在議員或總統的競選中失敗而不參加政府的另一政黨,則作為反對黨,監督政府的政策實施,牽製其行政活動。實行兩黨製的國家,有的還有其他政黨,但勢力很小,不能影響兩黨輪流執政。兩黨製同資本主義的民主製是相適應的,是資產階級維護資本主義私有製、鞏固資產階級專政的一種手段。
  1847年美國著名畫家湯姆斯·納斯特繪製的一幅象與驢壓蹺蹺板遊戲的漫畫,“象”代表共和黨,“驢”代表民主黨。這幅漫畫的寓意是美國由兩個政黨一上一下輪流執政,共和黨和民主黨人看了這幅畫,不但沒反對,相反還讚賞。他們解釋說,大象穩重,毛驢倔強。從此共和黨和民主黨的黨徽便分別為象和驢。每逢大選之年,兩黨的支持者也常常舉著“象”、“驢”的標牌來進行競選宣傳,“象驢之爭”便由此而來。 美國是總統製國家,兩黨製主要表現在總統選舉上,競選獲勝的政黨為執政黨,失敗者為在野黨。
  以美國為代表的總統製。它是到了19世紀50年代,才形成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對立。美國總統製下的兩黨製的。
  日本也是二大政黨製。自民黨執政聯盟長期當政,日本進入“兩黨製”時代,從1955年到1993年細川護熙成立“非自民黨聯合政府”為止,日本就一直處於“兩大政黨”的時代。不同的是,當時的兩大政黨是旗幟鮮明、針鋒相對的自民黨和社會黨,日人稱之為“保(守)革(新)對峙時代”。而今日掌握日本政治命運的卻是兩個本是同根生,基本政策沒什麽差異的保守政黨。從這個角度來看,大選後的最大特征不是形成“兩大政黨”,而是“兩大保守政黨”壟斷政壇,關鍵語是“保守”二字。
  “兩黨製”的弊害一出如人體機能得
種疾病
  巴斯多氏病(突眼性甲狀腺腫:Basedow's disease):巴塞杜氏病是一種疾病,伴有眼球突出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甲狀腺肥大,全身代謝異常。最初由巴塞杜氏(K.A.vonBasedow,1840)所記述。也有用對本病詳細記述的格雷夫斯(R.B.Graves)的名字來命名的,稱為格雷夫斯氏病(Graves disease)。
  橋本病(橋本氏病:Hashimoto's disease:橋本病;慢性甲狀腺炎)橋本氏症也可能以甲亢的形式出現,或者甲亢與甲落矛盾式地同時存在。
  慢性甲狀腺炎(英: Chronic thyroiditis、或英: Hashimoto's thyroiditis)甲狀腺中的自己免疫疾患之一種。日本醫學研究者橋本策在1912年的醫學報告。
  甲狀腺慢性炎症,脖子腫圧迫感、倦怠感、身體浮腫、便秘、體重増加等症狀。慢性甲狀腺炎は、北美及日本原発性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原因中頻度最高。女性多(是男性的10倍至20倍)、45歳至65歳年齢層最多。
  潛在性自己免疫性甲狀腺炎、慢性自己免疫性甲狀腺炎、古典的橋本病 萎縮性甲狀腺炎。甲狀腺機能異常伴有神経症狀、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引起意識障害、認知症、運動失調的粘液水腫脳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症伴隨痙攣、躁狀態、妄想、不隨意運動引起甲狀腺中毒脳症等。甲狀腺荷爾蒙値正常化而改善。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是由於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血中甲狀腺激素濃度會增高,導致全身的代謝過快。甲狀腺功能亢進常表現為:體重下降、緊張、焦慮、易激惹、愛生氣、心律很快(常超過100次/分),眼睛突出、凝視、手顫、肌肉無力、疲乏、脫發、大便次數增加,指甲生長快,皮膚薄而光滑,怕熱出汗和月經紊亂。)
  (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簡稱甲減,由於甲狀腺激素合成及分泌減少,或其生理效應不足所致機體代謝降低的一種疾病。
  甲狀腺功能減退表現為以下症狀:疲乏無力,怕冷、記憶力減退,體重增加、抑鬱、便秘、月經紊亂或不育,關節和肌肉疼痛,毛發和指甲變薄變脆、皮膚幹燥。
  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Graves 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表現並不限於甲狀腺,而是一種多係統的綜合征,包括高代謝症候群、彌漫性甲狀腺腫、眼征、皮損和甲狀腺肢端病。巴塞杜氏病發病原因與人體自身的免疫係統有關。
  為了抵禦病毒或細菌侵入體內,身體的免疫細胞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有時身體免疫將自身做為攻擊對象分泌自體抗體,如果分泌自體抗體將會引起一些疾病。這被稱為"自體免疫疾病",巴塞杜氏病也是其中之一的疾病。為何分泌異常抗體至今原因還明確。
  患巴塞杜氏病,自體免疫抗體(TRAb,TSAb)將刺激甲狀腺所以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剩。
  據悉,巴塞杜氏病跟各種原因有關。患巴塞杜氏病患者當中約15%左右有家族病史,因此也可能有一些遺傳性質。不止這些,有些患者因分娩等體內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後也會患上巴塞杜氏病,所以遺傳性質以外的因素也跟發病有關。
  橋本甲狀腺炎,也稱橋本式病,是甲狀腺出現慢性炎症的疾病。
  橋本甲狀腺炎是非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有遺傳因素與自身免疫因素相互作用發病,有的可伴惡性貧血、係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本病90%以上發生於女性,臨床可沒有症狀,主要表現甲狀腺無痛性彌漫性腫大,少數(不足5%)可有甲亢表現,本病病程長,多數可逐漸發展而出現甲減。
1840年德國醫生Carl Adolph von Basedow研究發表了巴塞杜氏疾病,之後被命名為巴塞杜氏病。因為日本模仿德國的醫療製度,所以在日本也被稱為巴塞杜氏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