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高球勢必大眾化

(2023-01-26 18:10:23) 下一個

  七絕  詠高球道
  果嶺黃陂看鷺鴉,
  遠旗近洞聽池蛙。
  痩田瘠地麻姑石,
  聚樂紅顏皓
爺。
  高爾夫運動必然大眾化
  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均月收入200多元的年代,有一位故領導人打高爾夫球,儼然成了脫離了群眾路線的代表。當然那時人們想的是有條件打電話,有錄像機看錄像就很很了不起。私家車,豪宅別墅想都不敢想。十億人口九億賭 還有一億在跳舞。更多的是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坐在麻將桌上“砌長城”。
    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和中產階層的逐步崛起,越來越多熱愛健康時尚生活方式的消費者開始開拓休閑娛樂的新領域,拓展運動種類,像高爾夫、馬術這種曾經的貴族運動,也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人群正在迅速擴大並走向多元化。
    “高爾夫運動正在逐漸平民化。”據北京龍城高爾夫球的一位教練介紹,在不少一線城市,周末的高爾夫球場非常火爆。部分高爾夫球場開始出現平民價,花上百元就可以在練習場揮杆。
   “打高爾夫球練習場的費用和打羽毛球沒差多少,而除了春節期間外,全年都可以用。”家住北京海澱上地的程先生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他在離家不到20分鍾車程的球場辦了年卡,平均下來,每場也就100多元錢出頭的費用,和打羽毛球的費用差不多,而且停車還很方便,球場還有配套健身設施以及室內模擬練習場可供天氣不好的時候使用。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高爾夫球由於其“神秘感”,以及參與運動的多是社會精英,往往被解讀為一種“貴族運動”。
    中國高爾夫球協會某副主席曾表示,“貴族運動”、“財富的象征”等標簽化的理解是對高爾夫球精神的誤讀。高爾夫球在許多國家普及程度很高,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健身活動,很多三四歲的小孩子就開始練球,老人打球也不在少數。“美國擁有兩萬多個高爾夫球場,而中國還不到600個。中國人口多、球場少的矛盾給人留下了‘難以接觸’的印象。”
    事實上,高爾夫運動既是一項競技體育運動,又是一項大眾需求的體育運動。
  有人發現,這項運動近年來也開始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記者2007年在高爾夫球場練習時觀察到,身邊經常打球的都是年齡在40到60歲之間的中年社會精英,而近三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甚至青少年開始加入到這個運動中,很多家長也開始發力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職業球員。
    家住廣州市的某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說,三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讓自己的兒子接觸上了高爾夫運動,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孩子正式學球半年的時候,就拿到了六歲及以下組冠軍,從此便開始了高爾夫職業小球員的運動生涯。某先生告訴記者,“兒子曾在珠海比賽中打出9洞40杆的好成績。”
    談到培養一名小高爾夫球手一年的開銷時,某先生初步算了一筆經濟賬,他說,孩子一年在高爾夫以及相關活動的開銷大致如下:首先,教練費一年需要30000元,下場打球的費用大概是一年24000元,國內寒假短訓13000元。此外,參加國內、國外比賽的費用大概一年要花費130000元左右,再加上裝備耗材15000元,服裝球帽7000元,共計一年要花費219000元。這還沒有算上每年花費在觀看國際級高爾夫球現場比賽所需費用。如果選擇出國短訓的話,大概光學費就要35000元左右。
    在中國青少年高爾夫球隊際巡回賽上也看到,中國的青少年高爾夫球員無論在數量還是培養質量上,都逐漸與國際接軌,中國的青少年高爾夫相關產業正方興未艾,未來一定大有可為。
  高爾夫運動如唐人劉禹錫會寄物詠懷感慨: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注:麻姑石即花崗石。 花崗石是一種由火山爆發的熔岩在受到相當的壓力的熔融狀態下隆起至地殼表層,岩漿不噴出地麵,而在地底下慢慢冷卻凝固後形成的構造岩,是一種深成酸性火成岩,屬於岩漿岩(火成岩)。花崗石以石英、長石和雲母為主要成分。其中長石含量為40%-60%,石英含量為20%-40%,其顏色決定於所含成分的種類和數量。岩質堅硬密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